APP下载

校园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2021-12-16王琼李劲廷

四川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校园

王琼 李劲廷

【摘 要】文章以四川旅游学院二教中庭景观设计为例,对校园公共空间的植物配置进行探究,通过实地勘察、分析,场地具有空间单一、功能性差、景观性弱等问题,遵循科学性、结构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其周围不同的功能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校园; 公共空间; 植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2+4【文献标志码】A

校园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校园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空间,是校园师生、游客进行公共交往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校园公共空间主要包括道路、广场、体育场、绿地等,它是校园的文化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也是形象建设的重点[1]。

1 校园公共空间植物景观作用

校园中的植物景观具有改善校园环境的作用,在生态方面,丰富的植物景观能增强校园生态系统并提升其稳定性,净化空气改善校园小气候;在观赏方面,不同植物独特的花、果、叶随着季节和生长年限发生变化,植物景观因此在形态、色彩、层次上都有着日异月新的变化,常常与小品、水景配合,增添景观的互动性、趣味性[2];在文化代表方面,植物景观可以是地区的特有记忆和文化标志,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电子科技大学的银杏,将其升华成一种文化艺术,熏陶师生情操。

2 二教中庭概况

2.1 场地概况

二教中庭位于校园AAA景区微缩景观旁。场地为规整的矩形,长42 m宽17 m占地714 m2,四周建筑围绕,左右两侧建筑半开放与中庭绿地相通,上下两侧建筑封闭内部为教室,通过窗户可以观看到中庭绿地,建筑占地面积3 006 m2,楼高14 m,外观为棕灰色,窗户整齐排列,给人以现代科技感。

2.2 现状分析

二教中庭场地目前为一平整的绿地,无道路、无景观小品、无植物景观,光照时间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土壤适合植物生长,现生长着黑麦草及一些杂草,四周围绕一圈排水下水道,无景可观。空间单一,不满足休憩交流等功能(图1)。

2.3 存在问题

2.3.1 空间单一

整个场地为一完全开放的空间,无空间划分,无任何视线遮挡,单一无层次。

2.3.2 功能性差

场地不具备道路,没有园林设施,既不能满足通行也不能为二教师生提供学习、休憩、交流等功能的场所。

2.3.3 景观性弱

场地就是一块草坪,没有园林小品和植物景观,观赏性差。

3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3.1 科學性

植物景观设计不同于山石、水体、建筑景观的构建,它是有生命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的植物景观设计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设计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将植物的动态性与场地的功效性结合起来,对树种的选择、种植的疏密程度、乔灌草的搭配比例、生长速度等进行科学配比,做到 “适地适树”,实现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

3.2 结构性

植物能和建筑物的墙体、门窗一样,作为空间的构成要素,起到结构作用。它们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形态去完善中庭由建筑、围墙等构成的空间,构建起必要的二次空间结构,运用植物的高低、疏密、节奏来丰富公共空间的层次变化。

3.3 艺术性

植物景观自然多变,它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应用中我们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如利用植物的树形、高度、冠幅、季相、枝条、叶形、花色、质感等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点展现出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

4 二教中庭植物景观设计

4.1 设计构思

构思以四川旅游学院校训“读万卷出,行万里路”出发,以诗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为灵感,借鉴经典以“聚散”为主题,为校园赋予值得回忆的的一里方圆。聚: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往往代表家庭团圆,月圆人更圆更象征着团聚,取月亮圆形、圆弧为元素用到设计中。散:漫天繁星散乱天际也点点星光,取点元素,用植物组团去代表。圆在整个平面的呈现来看更能体现主要思想,校园中年复一年上演着,9月会汇聚各方的新生前来求学,6月也会散去在校园生活了四年的毕业生,校中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如同一团火一样,展现光彩发光发热,走出校园独自一人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也能如同星星一样闪耀夜空。

从整体布局、植物选择、园林小品等方面体现设计。从整体布局上,采用“一中心、多板块”的形式,正中的圆不仅是场地的活动中心也是景观的视觉中心,主道路设计成由宽变窄并出现分叉,道路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板块,圆与道路流线穿插结合,正表达主题思想“聚散”另外跟随的弧形花池和水池,不仅突出中心构筑物,更似的景观层次丰富。从植物选择上,首先考虑场地选取大小、生长习性合适的植物,另外考虑寓意,选取竹给学生们淡泊、正直、清高的人格追求引导,选取六月雪、满天星皆象征莘莘学子发光的未来;在园林小品上,中心的圆形组合式地台,一部分为廊架,另一部分为开放式休息台,从形和使用方式上都表达整体与分散的想法(图2、图3)。

4.2 中庭设计

中庭绿地的整个空间相对建筑内部是开放的空间,相对建筑外部又是封闭空间,在空间上的处理着重在改变空间形式、增加空间层次、提升观赏性等方面。

在改变空间形式上,它的整体相对于外界是封闭的,四周建筑环绕略显压抑,相对于内部又是完全开放的状态,无任何遮蔽,使用者会缺乏安全感,因此改变这种空间状态,使用景观构筑物、植物、道路等改变空间形式。在空间层次上,设计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增加空间的层次,利用低矮的植物与建筑形成对比,缓解原本建筑带来的压抑问题,使用者能根据需求选择多层次的空间,增加空间的利用率和空间的舒适度。私密空间的设计,在中庭中心的廊架一侧,半私密空间,上方遮蔽,后方竹子包围,前方植物组团遮挡,周围环境形成包围感,而且廊架下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对一人、两人、三人使用者有简单的划分,使得休憩空间更加的舒适,是一个环境优美自然独立的空间(图4)。开放空间的设计,地台的另外一侧,提供了高低不同的桌椅,是个开放空间,水声相伴,景色优美,供课程讨论、交流想法(图5)。部分空间仍然为原来的开放式草坪,为中庭空间留白,增加空间的呼吸感。在观赏性方面,考虑植物季相、水景相伴,无论从大厅观看还是楼上向下看,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象,在此多层次的空间使得景观不会过于单一,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美。

4.3 植物组团设计

4.3.1 植物组团一

此植物组团位于中庭绿地的中心,是景观的中心,需要打造层次丰富、色彩协调、四季可观的植物景观。由于中庭空间的限制,不宜高大的植物景观,会使得整个空间变得局促,选择中等植物为宜。植物组团模式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种类选择:桂花、变叶木、绣球、吉祥草、佛甲草。桂花四季常绿,变叶木四季有色,春季佛甲草开花、夏季绣球开花、秋季桂花香气弥漫,四季不同皆有景(图6、表1)。

4.3.2 植物组团二

此植物组团位于中庭道路边草坪,日照时间少,精巧的植物景观更适合于此地,选择低矮植物为宜,植物组团模式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种类选择:鸡爪槭、绣球、澳洲朱蕉、紫娇花,乔木选取低矮且喜阴的鸡爪槭,灌木层选取全株紫色的澳洲朱蕉和花朵硕大的绣球,草本层选取紫娇花。绣球与桂花、变叶木、绣球、吉祥草、佛甲草这一组团相对应,开花时可形成丰满艳丽的植物景观。澳洲朱蕉四季有色、春季紫娇花开花、夏季绣球开花、秋季鸡爪槭红叶(图7、表2)。

4.3.3 植物组团三

此植物组团位于中庭道路两侧的弧形花池中,中庭不宜过高的植物,因此花池植物组团模式为: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种类选择:日本血草、六月雪、金边黄杨、睡莲,此组团为规则式的植物种植方式,更加的大气,为道路增添仪式感,日本血草色泽红艳,能形成良好的花带色块配置,六月雪春夏开花,白色花朵星星点点,寓意主题,金边黄杨常绿灌木四季可观,睡莲自古以来是圣洁、美丽的化身。此植物组团简单而富有深刻含义,耐人寻味(图8、表3)。

4.4 植物选择

4.4.1 植物种类

本场地总共选择栽种的园林植物42种,隶属30科37属。其中属于乔木的植物有11种,属于灌木的植物有16种,属于草本的植物有13种,属于藤本的植物1种,水生植物1种。观叶植物22种,既观花又可观叶植物20种。

4.4.2 植物季相

春季观赏的植物有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西洋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红花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红叶石楠(Pittosporum tobira)、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金雀儿(Cytisus scoparius)、佛甲草(Sedum lineare),春季开花植物较多色彩丰富,紫叶李和日本晚樱的选择与校园霞客路植物相对应,营造满园春色的景象。

夏季观赏的植物有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紫藤( Wisteria sinensis)、紫娇(Tulbaghia violacea)、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烟花草(Nicotiana alat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蓝花楹与校园路的植物相对应,绣球夏季开花繁盛花朵大,很容易形成大片的景观惹人注目,校园中很缺少以这种观花为主的景观点,因此绣球为观赏中心的植物组团很有必要又很恰当。

秋季观赏的植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秋季观赏主要是彩叶植物,营造绚丽的秋景。银杏是成都市市树,鸡爪槭秋天的红色格外耀眼,这两种植物形成秋天的主要景色,红黄搭配温暖又明亮。

冬季观赏的植物有山茶(Camellia japonica)、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澳洲朱蕉(Codyline)、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冬季开花的植物很少,盡量做到在绿意中点缀色彩,营造彩色冬景。

5 结束语

校园景观化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建设之重,良好的景观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交流场地,促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据了解,优良的校园景观环境渐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择校的一个新标准[3]。植物的作用不仅是绿化更是美化,以四川旅游学院二教中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尝试植物配置的形式、植物品种的选择、季相搭配等,为校园公共空间植物设计提供参考,共建舒适、愉悦的公共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项奕.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以及营造[J].现代园艺,2018(12):88.

[2]何林洁.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9.

[3]王珏.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景观环境改造规划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定稿日期]2021-03-02

[基金项目]四川旅游学院2019“旅院金课”(社会实践金课)(项目编号:川旅院[2019]278号)

[作者简介]王琼(1998~),女,本科,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

[通信作者]李劲廷(1983~),女,硕士,副教授,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