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仁学思想对陕州地坑院景观格局的影响
2021-12-16李旭芳翁飞帆陈榕榕丁铮沈伟棠
李旭芳 翁飞帆 陈榕榕 丁铮 沈伟棠
【摘 要】生态仁学思想是先秦儒家在实践中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生态环境伦理观,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筑,是我国乡土建中璀璨的文化明珠。目前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对于生态仁学思想之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较为稀缺。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走访调研之后,通过对儒家生态仁学思想的学习,以陕州地坑院为研究对象,从它的相地选址、空间形态、细部构造以及植物配置四部分来探寻生态仁学思想对地坑院营造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仁学; 天人合一; 地坑院; 景观格局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志码】A
儒家生态仁学思想由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历经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价值体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先民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采用窑洞居住的方式,地坑院建筑应运而生,儒家生态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地坑院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统治影响之下,地坑院在选址、布局、建筑朝向、规划建设等等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以及重视自然、长幼有序的宗族观念、仁学思想对于今天的人居生态学研究具有启迪作用。从古人的生态伦理观以及与自然相处方式的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找寻如何以“仁学”的生态思想合理利用、改造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期可以为现今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 生态仁学思想
在古时农耕文明的时代,儒家以“仁爱”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仁学”的思想,独具东方的特色。这种思想反映在宇宙哲学中, 是一种人与天地融洽无间的主张[1]。它强调将人们融入到天地自然孕育出来的和谐秩序中,在参与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人们的仁爱情怀,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共存,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反映的是儒家的生态伦理观,表达了先秦儒家看待人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宇宙观、生态观和价值观。
生态仁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它包含了“时”的行为规范、“仁爱”的道德原则和“生生之仁”的道德本体论,此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儒家生态仁学的主体内容。提出“天地以生物为心”,从“生”的原初意义看,并非指某一个生命的诞生,而是指万物的生生不息[2]。“仁”与“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天人关系的一个映射,天地孕育出自然万物,人是世间万物之灵。古人在仁学思想的影响下,以仁道精神顺应天道自然,“知天命,下学上达”,与天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相融通进行相应的實践活动,达到天人生态之境。
2 窑洞与陕州地坑院
2.1 窑洞
儒家天人合一观离不开农耕文化的生活世界[3]。在农耕文明时期,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气候打交道的同时,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以便于更好地生存,我们的祖先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根据地理条件和自我需求精心选择, 以最简便的手法创窑洞建筑用来居住[4]。我国的窑洞建筑根据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分布的疏密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地区:陕西窑洞区、陇东窑洞区、晋中窑洞区、豫西窑洞区、河北窑洞区和宁夏窑洞区。窑洞的外部形态和景观特征又因为不同地域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分为平顶式、独立式和靠崖式。
2.2 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地坑窑、地窨院,它是生土建筑中窑洞类建筑中的一中特殊的建筑形式,先从地面向下挖出院落,然后再从院落向四周挖窑洞形成一个矩形的空间,是一种在地平面之下的、带天井庭院的下沉式窑洞。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距离三门峡市区11 km。陕州地坑院整体都在黄土塬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表是深厚的黄土层,有机质的含量很高,沙石的含量较小,地层构造的质地非常均匀,因此它的抗压力以及抗剪强度都较高,有利于进行地下建筑的营造,于是古老的穴居建筑——地坑窑建筑应运而生,亦称其为 “天井四合院”“地平线下的古村落”“居民史上活化石”,陕州地坑院是我们勤劳的古代人民穴居方式的遗留,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陕县窑洞民居已留存千年,独有的建筑形制和特色的周边村落风貌为我们展现了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5]。它是我们国家的乡土建筑和居民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亦是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它其中所蕴含着独特的儒家生态仁学思想以及地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对于现今保护传统建筑,改造人居环境,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理想的居住空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 生态仁学思想下的陕州地坑院
3.1 相地选址
陕州,东边临近崤山关,连接着中原的腹地,西边接潼关、秦川,是东西交通的关键通道,南边承接两湖,北边对着晋,亦是南北通商关键之地,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地坑院所在地北营村是陕州大地上一个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村落,群山环绕,内有河流,避风向阳,地势由南向北呈阶梯降落,黄土层的厚度可以达到20~70 m。选址冬暖夏凉地坑院里有乾坤,天圆地方黄土塬上显匠心。受儒家生态仁学思想的影响,陕州地坑院建造地点位于黄土较为丰厚的陕州地区,先民以“仁爱”的情怀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黄土高原这一资源,向下凿地而居形成聚落。建成后的地坑院民居由于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坚固耐住,而且具有有冬暖夏凉、挡风防风、抗震减震的特性。儒家期许的“仁学生态”世界图景,是一种以诚致道的智性活动,客观化其仁德于天地之间[6]。这种古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一直延续至今,将人们自己的需求与大自然的馈赠相结合,人们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不会违背自然,又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人类提供栖身之所,一举两得,以仁爱之情对待万物,生生不息。
3.2 空间形态
陕州地坑院村落的的空间形态根据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外部空间、院落空间以及建筑空间。三个空间相互交错,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以及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图1)。
外部空间主要是自然景观,是地坑院外部周围的环境总称,地坑院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符合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人们遵守“时”的行为规范,按照天地四季交替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生活所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安居乐业。院落空间也称为“天心”是指向下开凿出来的空间,一般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它是古人天圆地方的风水思想的一个体现,也是儒家思想以及衍生出来的行为方式的体现(图2)。天心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感,整体中轴对称,呈棋盘的格局。进而根据地形地势的走向通过坡道或者甬与地面相连接,方面进出以及与外界的交流,整体有一种秩序感与厚重感(图3)。建筑空间主要是指开凿的窑洞,作为居民的日常起居生活空间,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窑洞空间根据家族的宗法以及关系分割为不同的等级以及大小关系,尊卑分明,长幼有序。整个地坑院的景观气势恢宏,空间形态变化丰富多彩,景观构成多种多样,是一副充分展示出人、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壮美画卷,同时又洋溢着黄土高原雄浑、阳刚和粗狂的气息。
3.3 细部构造
陕州地坑院的窑洞立面造型深刻反映了生态思想以及儒家的仁学思想。立面的要素主要包括拦马墙、眼睫毛、窑脸及窑洞口(图4)。拦马墙是为了防止下雨时雨水沿着地面灌入院内造成内涝,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人和牲畜不慎掉入院内保证他们的安全,用砖或者土沿着地坑院的顶部围砌一圈花边围墙(图5)。主窑上边的拦马墙一般略高于其他三面,以体现它的尊卑主次,这与儒家所倡导的的“礼”、“仁”思想不谋而合。眼睫毛是沿着拦马墙向内部砌的一层挑檐,不仅能够满足使用功能,而且也起到了装饰点缀的作用,古人的审美以及艺术造诣也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窑脸是窑洞的门面,上部呈拱形,下部呈矩形,包括门和窗,用于通风采光以及作为出入口。一般包括全窑脸和半窑脸,地坑院四个角落的窑洞一般采用半边脸的做法,既可以节省材料,减少开挖的土方量,又增加了形式感。这些细部构造是古人为了更好地生存所创造出来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們在儒家生态观中所找寻到的适应环境的最好方式。
3.4 植物配置
陕州地坑院天心中的植物种植的位置以及种类也蕴含了儒家的生态观。树木作为地坑院中的绿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树木的高度随着地坑院窑洞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在天井处展开树冠,一方面在不影响阳光透入的情况下为天心遮荫挡风,另一方面形成景观的同时起到指示的作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院内主要种植梨树、石榴树、杨树、梧桐树,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而且一般不种植单棵。树下的空间会被合理利用,一般用来种植蔬菜满足日常生活或者圈养家畜,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平衡发展。
4 结束语
先民在儒家仁学的生态观以及礼制的道德观的影响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不朽的民居建筑—地坑院。但是现今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地坑院建筑也在不断消亡,越来越多的人也离开了地坑院去往城市发展,因此如何留住传统留住文化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儒家生态仁学思想对于当今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更新、人文景观的发展、生态景观的营造具有理论指导,它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思考、和谐相处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对今天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建立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前瞻性的启示意义。将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生态观念与现今的景观行业相结合,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源.浅议儒家思想对中国民间建筑的影响[J].四川建筑,2006(6):44-46.
[2]徐朝旭,徐晨.儒家生态仁学初探[J].中国哲学史,2020(5):20-26.
[3]徐朝旭,黄宏伟.儒家生态仁学的独特性及启示——基于对环境伦理学二元论范式反思的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8-46.
[4]王颂,彭建勋.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生态观[J].四川建筑,2009,29(2):54-56.
[5]秦嘉庆. 三门峡陕县窑洞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6]严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以“仁义礼”为论域[J].广东社会科学,2018(4):77-82.
[定稿日期]2021-01-28
[作者简介]李旭芳(1998~),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信作者]沈伟棠(1978~),男,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