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
2021-12-16舒华
舒华
女儿有一个特别珍贵的小米手环,那是在九年级上学期时,爷爷给她买的。手环买了没多久,爷爷就因为突发脑出血去世了。女儿自小由爷爷带大,手环成了爷爷留给她的唯一念想。
那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孩子一改往日的磨蹭,飞奔而来,老远就大声喊:“妈,我的手环不见了!昨天晚自习,我把手环放在文具盒里,一大早来到学校就找不到了!”女儿一把抓住我的手,焦急地说:“我的手环和你的手机是绑定的,赶紧拿着手机,跟我一起到教室里找一找。”女儿拿着我的手机,点开“查找手环”,在教室里到处走动,期待听到震动、看到闪光。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出现。
孩子们都去吃饭了,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眼里期待的光芒慢慢消失了。她意识到,手环真的找不到了,便一下子扑倒在我怀中,眼泪止不住涌了出来:“妈妈,爷爷买的手环被我弄丢了,找不回来了。爷爷走了,手环也丢了,都怪我!”孩子既伤心又自责。
我安抚女儿,帮助她回忆前一天的细节。女儿笃定地说,一定是班上的小文偷了她的手环。小文曾多次请求女儿把手环给她戴一戴,女儿都拒绝了。而且,昨天女儿把手环放进文具盒的时候,小文正好从旁边走过,也看到了。
虽然女儿言辞凿凿,但我不能下定论。同在一个班级,我的学生拿了我女儿的手环,我该怎么办?直接去找小文询问,会不会既有“徇私”之嫌,又有“逼供”之实?而且,我不愿意把“偷”字用在我的学生身上。然而,我要是不查清楚这件事情,既对自己的女儿不公平,也纵容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果彻查,如何把握尺度,既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又避免伤害学生?
大课间的时候,我走进教室,一向热闹的教室竟异常安静,所有的孩子都像商量好了一样坐在教室里,气氛有些凝重。女儿的眼睛依然红肿,我也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另一张惊慌失措的脸,心里有了主意。
我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某位同学借走了小李(我女儿)的小米手环。我非常理解,你们还小,很多时候没有能力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相信你是因为特别喜欢,所以才借走。如果真的喜歡,你可以多保管几天,但是请你务必妥善保管,不要弄坏了。”
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或许,借走手环的同学并不清楚这个手环对于小李的意义。这是小李爷爷生前留给她的最后的礼物,对小李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希望在合适的时间,你能把手环放回讲台。如果你想长时间保管,我今天在这里也代表小李决定,把这个手环送给你了。你也不用有心理负担,默默记在心里即可。明天上课前,我会把手环的充电器放在讲台上,请你在合适的时间取走。”
“What?”“疾风骤雨呢?”“一场好戏呢?”教室里,学生炸开了锅。这群想看热闹的孩子,对我的处理方式非常意外。
晚上回到家里,女儿气呼呼地埋怨我。我安慰她:“放心,你的手环会回来的,因为你们都是好孩子。”嘴上这样说,其实我心里很忐忑!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准点到校,女儿又飞奔而来:“妈妈,手环找到了!一大早,值日生上去擦黑板的时候,这个手环就已经放在讲台上了。”我心中异常惊喜:那个拿了手环的孩子没有让我失望!
如今,这个手环静静地躺在女儿精心制作的盒子里,崭新如故。它时刻警醒着我,教育不必剑拔弩张,给教育一点温暖,阳光才能照到阴暗的角落!(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中兴学校)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