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富春在兴国

2021-12-16陈赛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下田兴国妇女

1931年11月,李富春到达中央苏区,不久被苏区中央局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委机关最初设在兴国县牛坑塘李家祠堂,李富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李富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把兴国县建设成为闻名中央苏区的模范县。

“像模像样的兴国佬”

李富春到兴国上任后不久,与妻子蔡畅同骑一匹马,前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驻地开会。他带着鸭舌帽,系着长围巾,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呢大衣。不知情的农民在路上见了他,很是好奇,说他像个“外国佬”。一句玩笑话提醒了蔡畅,衣着虽是小事,却也是与群众联系感情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会后,她劝李富春“改装”。李富春笑着说:“是啊,入乡随俗嘛,我应当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兴国佬。”于是,蔡畅按照当地百姓穿的样式给他赶制了一套对襟褂子和便裤,褂子上缝了两个宽大的口袋,肥大的裤子走起路来还发出“嚓嚓嚓”的响声。李富春穿着这身衣服,在牛坑塘附近转了几天,既不骑马,也不允许警卫和工作人员陪同。遇到爱唠嗑的老表哥、老表嫂,他都会坐下来与他们唠唠家常,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党的政策。到了红军家属的家里,他就要进人家的谷仓掀开瓶瓶罐罐,瞧瞧粮油食盐,看看盖的被褥,铺的稻草。到了孤寡老人的家里,他便卷起袖子和裤腿,帮着挑水、劈柴、锄草、拢谷,没有半点官架子。他走到的地方总是伴着欢声笑语,群众纷纷称赞:“李书记,你真成了像模像样的兴国佬。”

兴国扩红出成绩

1932年10月23日的《红色中华》曾报道说:“我们红军开到兴国时,那里的群众真是好,对红军的认识很是深刻。我们红军一到驻地,那些工农劳苦群众都欢天喜地,替红军打扫屋子呀!搬门板呀!烧开水呀!煮稀饭呀!开欢迎大会呀!真是好极了,真是模范中的模范。”

兴国的扩红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就在于李富春和兴国的党员干部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为了在全苏区推广兴国扩红工作的先进经验,李富春组织了宁都、于都、会昌、宜黄、乐安、永丰、胜利、广昌和石城等10个县的干部到兴国进行了半个月的参观学习。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为兴国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从此,“模范兴国”闻名遐迩,传颂至今。

倡导“脱掉花鞋,扶犁操耙”

隨着扩大红军运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兴国的青壮年男子大部分上了前线,广大妇女无可推卸地承担起后方各项工作的重担。

为了完成农业生产的重任,李富春以省委的名义号召广大妇女发扬半边天的作用,“脱掉花鞋,扶犁操耙”,下田劳动。兴国的妇女都是大脚,上山砍柴,下河挑水,素来吃苦耐劳。但是,当地农村充斥着“妇娘学犁,母鸡学啼,触犯天神,会遭雷劈”“妇娘子下田生瘪谷”等封建迷信的说法,所以一提到犁田耙地,妇女就纷纷打退堂鼓。虽然有些妇女受到党的教育,愿意响应省委的号召,但因为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巨大,家庭纠纷不断发生,她们也不得不退缩。为了破除封建迷信,宣传科学思想,李富春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积极对妇女开展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他对蔡畅说:“你先下田,让群众看看会不会被雷劈。”第二天,时任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的蔡畅便下田扬鞭扶犁,还拜老农为师学习耕作技术,成了一名妇女耕作能手,从而用事实教育了大家。

在李富春和蔡畅的带动下,广大妇女勇敢地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以高昂的劳动热忱投身于革命生产。她们纷纷下地学犁耙耕作,组织了上千个妇女耕田队、犁田合作社和劳动互助组,挑起了农业生产的大梁。

妇女们嘹亮欢快的歌声飞扬在田野间:“春风吹来百花鲜,多少细妹学犁田。女人赛过男人来,亲哥看了笑连连。”在参军人数最多的1933年,全县不但没有荒废耕地,而且农业生产还得到了发展,粮食作物实现了增产。

在兴国的一年中,李富春与兴国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戴。

(摘自《党史博览》2021年第11期 陈赛/文)

猜你喜欢

下田兴国妇女
画家花盆下有冤魂:悔将女儿托付熟人
“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
当代妇女的工作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战友
深耕
深耕
吴刚学艺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