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赶考”精神成为引领当代新青年的主旋律

2021-12-16祝理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赶考任正非中华民族

祝理佳

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惧挑战、积极进取的奋斗史。建国前夕,毛泽东与周恩来关于“赶考”的对话,表明了两位伟人对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也郑重地指出,“赶考”永无止尽。(引用材料完整、精炼,文字概括很到位。)从两代领导人的精辟论述可以看出,“赶考”精神正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精要地阐述“赶考”精神,言简意赅。)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只有学习拥有這种“赶考”精神,才能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托,担当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巧妙地过渡到当代新青年的历史使命,自然,贴切。)

“赶考”没有终点,奋斗永不停止。(先承认一下事实,退一步说明观点,低调,高明。)古往今来,无数王朝的成败兴衰,都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迎接挑战,积极进取,则事业兴,反之则败。毛泽东、周恩来与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史为鉴,才悟出了“赶考”精神。(照应前文。)放眼当下,华为的成功,也预示了“赶考”精神的重要。华为作为通讯行业的龙头企业,掌握了手机通讯市场的大部分资源,市场份额在世界上领先。但掌舵人任正非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默默地进行系统开发、生态圈的研究。正因有任正非这种绝不止步的“赶考”精神引领,华为才能在面对美国制裁时泰然自若地进行反制,孟晚舟才能如愿回国。(引用华为的事例,佐证“赶考”精神的作用,富于时代意义。)

假如华为在拿下大部分市场份额后便暗自得意,停下了进取的“考试”脚步,那么它的成功,便会如昙花一现,也无法取得如今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看来,“赶考”不仅要考出好成绩,更要在答出高分卷后不骄不躁,继续奋斗,争取在一次又一次考试中都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因势利导,随物赋形,顺着“赶考”,延伸出“高分卷”“答卷”等说法,比喻论证运用非常娴熟,也自然贴切,道理不言自明。)

即使已攀上高峰,我们也要明白,赶考之路的终点并不在脚下,而是视线所能及的群山。(假设未来,通过比喻论证进一步说明观点,形象,高明。)

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离不开这种“赶考精神”。(赋予文章时代意义。)推翻“三座大山”,进行“三大改造”,深化对外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重又一重困难,我们的新中国也一步一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历史,精辟简洁。)但是,即便如此,“赶考”之路仍未到达终点。因为,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应不断续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令人满意的答卷。(联系现实,科学合理。)

如今,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理应传承“赶考”精神,接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断努力,积极进取,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再次点明“赶考”精神,紧扣材料主旨与主题词。)

对于我们新青年来说,“赶考”精神应是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应是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人生态度,应是心系祖国、锐意创新的胸襟抱负!(科学阐述什么是“赶考”精神,振聋发聩。)面对人生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应尽力写下最好的答卷;面对民族即将到来的“考试”,我们应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紧扣现实,阐明该怎么做,步步递进。)

铭记“赶考精神”,做不怕挑战,常思进取的当代新青年。让我们共勉!(所发倡议简洁有力。)

小作者在写作时立足于材料的核心概念——“赶考精神”进行分析论证,全篇紧扣“赶考精神”这一关键词,议论分析丝丝入扣,说理切中要害,全文读起来顺畅自然,叙事说理浑然一体。且议论说理时不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谈,能在精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自然、精准地切中“赶考精神”的本质,即积极进取,绝不止步的奋斗精神。本文在结构上跨跃了一般考生常用的并列式,而是釆用递进式,从“赶考未到终点”到“赶考已攀上高峰”,从国家、企业到当代青年,思维严谨,很有思辨性。总之,这是一篇颇显作者思维深度、写作功底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赶考任正非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站在矮处得人心
做人美德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季札挂剑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