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镜邀同学举目望苍穹

2021-12-16杨巧莉

大学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天文门槛望远镜

杨巧莉

中国空间站飞过人大上空

星月空天文社组织月全食观测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0月27日,一群青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二楼草坪前架起摄影机对准旷远天宇,期待而紧张地凝望着远方。少顷,天幕中出现一枚白色光点,将周围的群星衬得暗淡。道路两旁行色匆匆的人们也停下脚步,与架着摄影机的青年们一同见证中国空间站飞过校园上空。

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星月空天文社组织的观测中国空间站活动。

此次观测空间站活动的门槛较低,人人都可以观测。星月空天文社利用“天文通”小程序,获取了能够肉眼观测到空间站的日期、具体方位等重要信息。观测者只需调试到合适的方位,在推荐的时间段等候,就有机会观测到正绕地球运动的中国空间站。

虽然观测的门槛不高,但最终出片效果仍受到器材与摄影技术的限制。活动之初囿于种种条件,无法在场地上搭建天文社仅有的一架望远镜,这就意味着不能通过望远镜拍摄清晰的过境照片,这一度令大家感到失落。所幸,一位精通天文学的学生骨干主动承担了摄影指导的任务并带来了专业的摄影设备,为这次的观测活动留下了优质的摄影、摄像记录。

作为当代自然科学中极具活力、颇受关注的前沿学科之一,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与数学、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一系列专业术语、数值计算,有时会“劝退”一些天文爱好者。

天上的星星为每个人而闪耀,看星星没有门槛。探索宇宙的好奇与观星望月的热情,从不为学科分类的藩篱所限。一直以来,星月空天文社都在为打破“天文是一项有理科门槛的爱好”这一印象而不断努力着。今年中秋节的“路边天文”活动中,他们在教二草坪上架设望远镜并邀请同学体验,一同以独特的方式赏月。除此之外,社内还经常开展天文讲座、天文科普等一系列活动,为校内的天文爱好者们科普天文常识、提供交流平台。

天文观测与天气、光照、空气质量等因素息息相关。在策划活动时,社团成员需要查找当日的天气预报以评估活动的可行性。为了使预报尽量精确,他们练就了一套观看卫星云图进行天象预报的本领,有时甚至还会尝试通过云的形状、薄厚来判断天气。完备的活动预案,促成了此次观测空间站活动的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天文门槛望远镜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打造最大望远镜
超级望远镜头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异地高考岂能不断提高门槛?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