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走出去:印度

2021-12-16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张爽

电器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印度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张爽/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电力生产国和第四大电力消费国。印度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830GW,相当于整个欧盟总和;到2040年,印度能源需求将占全球能源需求项目新增的40%。

未来亚太地区将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2019年底,亚太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比重的43%;亚太终端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重达40%,位列六大地区之首。中国、印度终端能源消费合计超过全球的1/4,亚太地区引领全球电力消费增长。亚洲是新增装机及投资规模最主要的增长区域,主要增量来自于中国和印度。在加快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亚太将贡献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量的70%左右,主要由印度、东盟等发展中国家贡献。印度是我国电工装备企业走出去不容忽视的一个市场。

印度正处于电力建设高峰期,为改善电力短缺现状,印度“十三五”计划新增装机147GW,年均电网投资超千亿美元。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仅次于中国。印度能源与电力短缺,电网尚处成长期,为中国制造提供增量市场。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缺电问题,大力投资能源建设,我国电工行业企业加速市场开拓力度,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我国电工行业海外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

受新冠疫情和中印边境局势的双重影响,2020年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海外特别是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法规。面对印度新能源接下来的3~5年的高速增长期,新政的出现将使我国电力设备在印度市场占有额减少,对印出口总量将会受到影响。

2020年印度自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中国再次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方面说明了两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与西方的经贸关系并没有达到印度预期。

对于如何发展经济,历届印度政府都在自力更生与开放借力中寻找着平衡。近几年莫迪政府力推“印度制造”,大力发展本地企业,但还是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及中间产品为其提供支撑。印度电力产业链并不完善,有一些本国不能生产的设备及配件还是要依赖进口。与其他国际供应商的产品相比,“中国制造”不仅有完整的供应链,性价比也很高。不管印度怎么“自力更生”,都离不开自由贸易。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是冷战结束后30年间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中印在经贸合作上空间广阔,互为所需。

印度市场,永远是“危”与“机”并存。

一、印度电力市场分析

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的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疫情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封控政策,封锁边境和国际旅行,这对全球能源行业和大宗商品流转带来极大的影响,印度受疫情影响更甚,电力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冠疫情所带来的骨牌效应可能会严重影响印度中长期发展,多家国际权威机构在疫情发生前就已不同程度地调低了印度经济增长预期。

若印度疫情出现反复,病毒持续扩散,经济恢复至疫情发生前水平或将推迟至2023~2025年。2020年已不足以反映印度正常电力发展情况,本文仍以2019年作为重要参考研究依据。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19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GDP)达2.94万亿美元,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2020年,受疫情影响,印度GDP下滑至2.6万亿美元,世界GDP排名仍然第五。印度GDP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00~2019年印度GDP平均增长率为7%左右。预计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0万亿美元。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电力生产国和第四大电力消费国。截至2019年9月底,印度总装机容量366GW,印度发电构成35%来自于可再生能源,55%来自于煤电,2%来自于核电,其余8%来自于水电及其他来源。在《巴黎协定》中,印度承诺在2030年之前实现非化石燃料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40%的国家确定的预期贡献目标,并承诺到2030年将GDP排放强度从2005年水平降低33%~35%。在印度中央电力局的战略蓝图中,目标更为雄心勃勃,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7%。根据2027年的蓝图,印度的目标是275GW可再生能源、72GW水电、15GW核能和近100GW“其他零排放”能源。

印度正处于电力建设高峰期。印度电力短缺,尽管通电率已达8 0%,但停电现象经常发生,峰时电力短缺为2000万kW,印度电力短缺问题将持续存在,印度每年的电力缺口在12%~14%。为改善电力短缺现状,印度“十三五”计划新增装机147GW,年均电网投资超千亿美元。到2030年印度装机容量将达到830GW,相当于整个欧盟总和;到2040年,印度能源需求将占全球能源需求项目新增的40%。印度电力行业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印度电力市场化改革。印度的电力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然而其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格局和垂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却是在1948年印度通过的《电力法》实施之后,1991年之前的印度电力工业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实行纵向一体化的自然垄断经营模式,禁止外资和私人参与电力工业的经营。此阶段之所以禁止电力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经济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奉行的是对内限制自由竞争,对外贸易保护的政策。1991年在内外因素交织影响下,印度政府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由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印度原有的电力产业垂直管理的体系受到冲击,为了适应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和2003电力法的结构设置要求,印度对电力管理体系进行了纵向分割,按照联邦制国家特点形成了由中央和地方(邦)双重管理的格局。

印度纵向分权的电力工业管理模式给予了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电力产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然而,由于电力产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特性,因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割和协调困难却使得印度电力输配调度上难以实现一体化,大大影响了宏观调度电力资源的效率。地方各邦在电力改革与发展步伐不一致引发区域间或跨邦间电力调度协调成本大幅提高。

州际差异。印度基础设施研究所调查的2 4 家公用事业公司中,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的国营输电公司拥有最大份额。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的国营输电公司是唯一的拥有765kV电网的企业。在变电站容量方面,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和北方邦的国营输电公司拥有最大的份额。国营输电公司的传输损失介于0.85%(德里)至5.18%(北方邦)之间。

印度人均用电量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存在电力缺口,每个邦的电力资源都是按照配额来分配。受限联邦制带来的约束,国网公司与邦电力公司无管理关系,导致印度的国网调度中心只有建议权没有调度权,在处理应急问题上缺少手段,导致历史上大停电事故的发生。

印度政府不断调整政策和监管框架,跟上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在此背景下,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打破印度国家电网公司在输电领域的垄断地位,确保与私营企业之间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修改输电系统规划指导方针,激励项目早日完成,重新审视标准招标文件为TBCB,等等。

印度火电贡献超过八成。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印度G D P增长率在7%以上的同时,电力增长率要保持在10%以上。近年来,印度电网负荷始终高于总电力装机,但缺口在不断下降,电量短缺问题逐步得到改善。目前火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八成,但新批煤电项目受限,且部分燃煤依赖进口,比例上有望下降。此外,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光伏发电是最大亮点,2 0 1 2~2 0 1 7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7%。

印度政府宣布计划到2 0 2 2年将可再生能源规模增加到175亿kW。在此背景下,印度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施绿色能源走廊项目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计划在州际和州内增加17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和34650MVA的变电站容量,以支持33GW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同时,二期工程将帮助从即将到来的20000MW太阳能公园输送电力至需要的地区。

近日, 全球风能委员会(GWEC)和MEC Intelligence(MEC+)联合发布了《2025年印度风能市场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印度将在2021~2025年间增加20GW的风电装机。GWEC和MEC曾预测,2020年将是印度风电的突破年,但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比预期的要严重得多,实际上,印度没有达到2020年预计的3.3GW新增风电装机量,只安装了1.1GW,剩余装机或被开发商放弃。目前,印度正在招标10.3GW风电装机,预计2023年将推动安装。目前,印度政府已经开始尝试多种形式的混合项目,以探索大型风能和太阳能混合项目的可行性。

输配电侧。印度电网由隶属中央政府的国家电网(由跨区电网和跨邦的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北部5个区域电网组成)和2 9 个邦级电网组成,覆盖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印度区域电网间联络线共47条,以765kV和400kV交流为主。印度主要负荷中心集中在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能源及电力流具有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的特点,输电方向主要为东电西送,辅以北电南送。印度电网常见的电压等级为765kV、400kV、220kV和±800kV、±500kV。

电网规模。近年来,印度稳步发展其发输配电能力以支持经济的增长。印度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规模达到41.3万公里。其中,400kV输电线路规模最大,长度达到18.1万公里;765kV输电线路长度为4.2万公里,而直流输电近几年发展相对缓慢,线路长度仅1.6万公里。

按照中央电力管理局2 0 1 6年国家电力计划(N E P)草案,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2017~2022)增加线路105580公里,变电站容量增加292000MVA,需要投资2.6万亿卢比。印度基础设施研究预计,到2025年,印度输电网络基础设施将达到5 7 7 7 9 7 公里和1291796MVA,在2017~2025年期间每年将投资5600~5900亿卢比。

跨区输电。印度跨区输送容量达到9910万kW,其中,西部与北部跨区输送容量最大为2950万kW,占比达30%。根据规划,预计到2021年,跨区输电容量达1.2 亿kW。同时,印度位于南亚地区中心位置,与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接壤,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目前,印度已经与其中大多数国家建成了跨国输电线路,在促进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项目。2015~2016财年,印度输电领域持续推进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关键性的±800kV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设;连接Biswanath Chariyali-Agra的双极线路,也是印度国内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506公里,于2015年9月投产。2016年9月,长度达到2574公里的±800kV双极线路投入使用。同时,印度国家电网还在Bina地区测试1200kV国家测试站。

西门子2021年3月表示,连接泰米尔纳德邦的Pugalur和喀拉拉邦的Thrissur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已经完成建设,输电容量达到2000MW,它的建成将支持印度电网公司应对南部地区的电力短缺并提高电网稳定性。西门子公司的一份声明说:西门子公司已经完成印度首条采用电压源转换器(VSC)技术的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西门子有限公司与西门子能源公司(德国)和日本住友电气工业集团联合完成了±320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根据声明,它首次将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电缆与印度架空线集成在一起。2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出席投产仪式,并宣布该输电线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实现双向电力传输。

西门子在印度的工厂提供主要的HVDC高压直流设备(例如,接口变压器和基于IGBT的功率转换器)以及其他高中压交流设备(如空气绝缘开关设备、控制和继电器面板等)。

在电网发展规模与速度方面,印度均排在世界前列,印度电源装机增速排名世界第一。在电网清洁化水平方面,印度居于世界中等水平。在电网安全与质量方面,印度年户均停电时间和户均停电次数分别为9 0 小时和139次,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电力设施建设落后,电力调度体系松散,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老化严重,且偷电现象普遍。印度在输配电环节的损耗率高达22.7%,部分地区的输配电损耗率甚至超过50%,印度电力公司不堪重负。

印度将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及微网系统,微网将应用于在农村地区的最后一英里连接。印度拥有全球第二大电力客户市场,是所有新兴市场国家中最具潜力的智能电网市场。印度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智能电网,这将为全球参与者提供非常重要的市场机会。印度专门成立“国家智能电网工作组”,以资助和监测智能电网的部署。据第三方机构报告,未来10年,印度计划投资449亿美元用于智能计量、配电自动化、电池储能及其他智能电网市场领域;印度电器电子制造商协会称到2022年印度计划将安装3亿只智能电表。

印 度 “ 十 三 五 ”(2017.4~2022.3)期间,可再生能源计划将有750亿美元~800亿美元的市场机遇;输配电线路将有600亿美元的机遇;智慧城市将有150亿美元的机遇;未来5~8年内建立6万个充电站。印度政府计划2022年前建造5000万所房屋;预计印度建筑业2019年至2028年的年均增速为6.6%。需求上升、工业和经济的扩张以及人口增加都将推动印度的本土投资机会。预计2014~2035年印度累计电力投资额将达1.56万亿美元。

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已具备了走出去的基础,但如何高质量“走出去”,需拓宽思路,考虑新的发展路径。我们除了要观察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变化,也要看到全球能源转变的大趋势。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电网资产投资并购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新兴产业国际化路径应如何统筹推进?电工装备企业需留意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重新评估全球能源需求格局;强化供应链产业链韧性;积极创新调整,增强企业柔性生产能力;使电工装备企业出口保持稳定与良性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数据显示,未来亚太地区将是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2019年底,亚太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比重的43%;亚太终端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重达40%,位列六大地区之首。中国、印度终端能源消费合计超过全球的1/4,亚太地区引领全球电力消费增长。亚洲是新增装机及投资规模最主要的增长区域,亚洲主要增量来自于中国和印度。

展望中长期,全球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张导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动力仍较为强劲。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出现饱和或下降态势,发展中国家则保持稳定增长,贡献绝大部分增量。在加快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亚太将贡献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量的7 0%左右,主要由印度、东盟等发展中国家贡献。印度是我国电工装备企业走出去不容忽视的一个市场。

印度十大发电公司:

1)印度电网公司(Power Grid Corporation of India Limited)是一家印度国有电力公司。它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由印度政府控股的公共有限公司。它在印度各地运营,总部设在古尔冈。印度电网公司输电网络运行101886公里电力,197个EHVAC和HVDC变电站,总容量为168063MVA。它传输的电力约占50%印度总发电量。印度电网公司是印度中央输电公用事业公司,在印度电力部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印度国家电力公司(NTPC Limited)成立于1975年,它是一家总部设在印度新德里的公共部门。印度国家电力公司还涉足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煤炭开采领域。印度国家电力公司在印度约55个地方开展业务,在斯里兰卡有1个,在孟加拉国有2个。公司总产能为45548MV,遍布全国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加油站。

3)塔塔电力公司(T a t a Power)于1915年在Kohopoli建立起72MW的印度第二个水电项目。公司在1911年成立为塔塔水电供应公司。其发电量为9432MW,是印度最大的综合电力公司。塔塔电力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不丹和南非都有业务。其发电容量已扩大至4000MW。塔塔电力为印度超过26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它也是全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之一,拥有179MW的清洁能源组合。

4)阿达尼电力(A d n a n i Power)是印度企业集团阿达尼集团电力业务子公司,总部位于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它在1996年7月开始发电。蒙德拉超级大型项目是印度最大的煤电项目,也是世界第五大项目。阿达尼电力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发电厂之一。它是印度最大的私营生产商,产能为10440MW,也是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商。

5)印度国家水电有限公司(NHPC Limited)是在1975年成立的一家印度水力发电公司,目标是在各个方面促进规划和组织综合高效的电力发展。公司还拥有其他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印度国家水电有限公司已完成21个6627MW容量项目和5个89.35MW工程项目,其他项目在尼泊尔和不丹。印度国家水电有限公司经营20个水电站,4个正在开发中,总容量为18386MW。

6)Reliance Power是在2007年成立的一家印度公司,它是Reliance Anil Dhirubhai Ambani集团子公司。它是一家私营公用事业公司,容量为6000MW。项目地点大多位于印度西部,印度东北部和印度南部。Reliance Power拥有六个燃煤项目,两个燃气项目和四个水电项目。Reliance Power通过子公司来开发1个中型和大型项目,总容量为33480MW。

7)Torrent Power凭借煤基,天然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独特组合,Torrent Power总发电量超过3334MW。Torrent Power SEC Limited成立于1997年,已收购Gujarat28.98%股权。它是阿格拉、苏拉特、甘地纳加尔和艾哈迈达巴德唯一电力分销商,为300万客户提供电力。

8)JSW Energy Limited于1994年在印度孟买作为JindalTractebel电力有限公司创建。JSWEL是第一个在卡纳塔克邦设立的电力商,发电容量为3140MW。公司在建设或实施阶段建立了2790MW发电量。JSW Energy Limited发电项目正在开发中,拟议总装机容量为7740MW。

9)内韦利褐煤有限公司(Neyveli Lignite Corporation Limited)是由印度政府拥有的褐煤开采和发电公司,公司已安装了2740MW电力。内韦利褐煤有限公司在印度经营着最大的露天褐煤矿,褐煤开采的整个过程是机械化的,目前正在开采24MT的褐煤。公司成立于1956年,在泰米尔纳德邦内韦利和拉贾斯坦邦Bharsingsar建立3个火力发电站。

10)SJVN Limited是由喜马偕尔邦政府与印度政府在1988年成立的合资企业。它经营印度最大的1500MW NathapaJhakir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喜马偕尔邦。目前,SJVN Limited在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比哈尔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和阿鲁纳恰尔邦,以及尼泊尔和不丹运营项目。它是电力行业快速增长的企业,容量为1500MW。

印度主要赋税和税率:印度现行的主要税种有:公司所得税、资本收入税、个人所得税、货物税/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等。

印度的公司所得税规定:本国公司35%(另需加税款2%的附加税);外国公司40%(不征收2%的附加税)。在印度注册成立的或将其管理权和控制权放在印度的公司,视为本国公司,其在世界范围的收入均要纳税。除此以外的公司即为外国公司,只对其在印度境内的经营收入征税。印度的增值税只针对商品,而不针对服务。该税替代了销售税,没有代替其他间接税,如服务税、消费税等。

印度电价水平:印度的商业用电(108kVA以下负载)在10kW以内每度7.9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00卢比的固定费用,10~100kW之间每度7.6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15卢比的固定费用,100kW以上每度8.9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50卢比的固定费用。工业用电在10kW以内每度7.6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80卢比的固定费用,10~100kW之间每度7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90卢比的固定费用,100kW以上每度8.5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50卢比的固定费用。

印度利润汇出规定:外国投资者在印度直接投资,需要在30天内向储备银行报告股份转让、汇款金额等信息。非居民个人投资购买股份,可通过银行正常渠道汇款,外国机构投资者则需要开立非居民特别卢比账户,将其款项存入该账户。除建筑工程领域、发展项目和国防项目等有投资锁定期规定外,所有外国投资本金和利润都可自由汇回母国,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股息和出售投资所得收益均可全额汇回。其中证券销售收益和清算收益汇回,应取得印度财政部所得税司完税证明,并通过指定银行(AD Category-Ibank)进行。

二、印度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印度过去五年报告的经济增长平均6.9%,钢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受教育人口规模、本币零售总额等指标更适合用来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总量决定产业发展的可能性,本币反映本土实体的变化。从这些指标上看,印度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发展趋势,都优于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印度目前比较独立地把自己的电力、钢铁、能源、基础化工和水泥等重工业体系搭建了起来,是在中国以外的第三世界当中,唯一一个走在一条方向大体正确的现代化道路上的国家,印度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基础建设速度跟不上,交通拥塞,污染严重,尤其是像新德里这样的城市中心。

莫迪的改革雷厉风行,莫迪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让国际社会对印度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乐观预期。2014年,莫迪以“咆哮的雄狮”为标志推出“印度制造”计划。2015年,推出超级工程“国家太阳能计划”,以彻底改变印度缺电面貌。2016年,推出“印度创业”计划,同年,发起“废钞运动”,打击偷税、黑钱和贪腐。2017年,实施GST简化税改,推动市场统一,改善营商环境。2019年,宣布2019~2025年“100万亿卢比”国家基建计划,聚焦公路、铁路、民航、航运、电信、石油和天然气、能源、采矿和房地产等基础设施,颁布减税修订法令,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印度经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成长。近20年间,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中就有约62.74%发生在莫迪执政时期。根据数据,1990年中印刚刚恢复双边贸易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6亿美元,之后的30年间,双边贸易额开始突飞猛进并在2019年创造了迄今最高值928亿美元。2000年4~9月,印度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达5千亿美元,而中国并不是其主要外资来源地。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仅次于中国。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新成立公司的数量全球第三;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中,从2014年的第142位跃升79位至2019年的第63位,世界银行赞誉印度连续三年位列进步最大的前十名。到2020年,印度的消费支出或将增加两倍,从2010年的9910亿美元增至3.6万亿美元。对于商品出口,进口的物流流程比出口的更有效率。通过班加罗尔机场的电子产品出口和进口表明印度的物流流程是世界级的。印度船只周转时间从2010~2011年的4.67天减半至2018~2019的2.48天,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物流、税务和海关、航运和港口部门的协调。2019~2020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跃升15%至261亿美元,通过加强印度市场和出口增长以实现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

印度有着良好的机遇来规划类似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出口的发展轨迹。印度积极促进创业,以驱动生产力增长和创造财富,在2018年新成立124000家公司,比2014年增长约80%,2014~2018年间新成立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12.2%,通过把“在印度组装输往世界”纳入“在印度制造”,印度计划到2025年前创造4000万个薪资丰厚的新岗位,到2030年计划创造8000万个,正式就业总量从2011~2012年的8%增长至2017~2018年的9.98%。中产阶级将是印度发展的中坚力量。印度从1990年改革到现在,第一批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出现。未来十年内,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1.1亿。

为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印度自独立后便积极利用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组织,以及前苏联、欧美国家提供的官方优惠援助。与此同时,印度也确立了对外资的利用与限制结合的政策,此后历任政府都在这个基调上,仅根据当时经济情况变化对外资政策进行一些调整。1950~1980年期间的外资政策是在印度政府和外国垄断集团之间的斗争中形成的。其中,20世纪70年代印度对外资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8 0 年代后则逐渐放松了政策限制。9 0 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印度政府持续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外国直接投资也成为比贷款和其他形式的金融更受欢迎的资金来源,且被认为是引进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自此,印度吸收外资不断增加。在利用与限制之间摇摆是印度外资政策的一贯传统。印度在独立初期就选择了混合经济模式,是最早将西方主流市场经济与前苏联计划经济结合的国家,前瞻性不可谓不强。但是,印度的经济发展却充满了波折与反复,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政策制定、执行中的折衷性与摇摆不定。与经济模式相似,其外资政策的制定、执行同样具有反复与摇摆的特征,也体现了该国对外资的一贯纠结态度。比如,印度政府担心外资控制印度的重要产业和公司,大公司会不会垄断和接管有利可图的部门、政府能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本土企业是否会受到影响等。

常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印度在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的国家战略,历经多年但成效不佳,制造业在GDP中的权重不升反降,服务业至今仍牢牢占据着半壁江山。自力更生的传统让印度甚至拒绝了可以提振印度经济发展的RCEP。莫迪任期内有关“印度制造”的宣传造势十分高调,但实际成果却略显尴尬:从数据看,制造业产值在印度GDP中的份额不断下滑,2019年占比仅为15%,甚至低于辛格政府时期18%的平均水平。

三、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印度市场概况

印度能源与电力短缺,电网尚处成长期,为中国制造提供增量市场。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缺电问题,大力投资能源建设,我国电工行业企业加速市场开拓力度,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我国电工行业海外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我国电力设备自20世纪9 0 年代开始开拓印度市场,从2004年开始规模性进入,近年来一直是印度发电设备主要供应商。据印方的统计,2018~2019年,印度电力部门总进口额为7100亿卢比,其中2100亿卢比来自中国,占据了其进口额的30%左右。

我国传统的火电设备在印度“十一五”、“十二五”(2007~2017年)中,凭借“供货及时、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等优势成功中标多个发电厂,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都实现了对印度市场的批量出口。据统计,印度“十一五”期间新增装机容量55GW,中国电力设备占了所需设备的34%;“十二五”前三年新增装机容量中,超过一半的设备由中国制造商提供。中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以及哈电集团都与印度进行过一系列电力设备合作。2004年,东方电气成为第一个在印度签下大型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项目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商;2007年,东方电气(印度)有限公司设立,成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印度建立的第一个公司。

2010年,哈电集团签下印度8台600MW机组供货项目;2012年,东方电气的火电发电设备在印度的订单量已经达到约40GW,同年东方电气在印度首个水电项目成功投运。2010年,上海电气与印度电力企业签署价值100亿美元的电力设备合同,3年内提供30GW的燃煤发电设备。2012年上海电气印度公司成立,印度成为上海电气最大的海外市场,中标12个电站建设项目。自2007年起,哈电集团相继在印度市场承揽了多个600MW等级机组项目,到2015年出口印度600MW等级机组的总台数达到24台套,总容量15GW。

2 0 1 2 年印度政府对电力设备进口强制征收21%的进口税费,其中包括5%的基本关税、12%的反补贴税以及4%的附加税,同时取消了针对装机容量超过1 0 0 0 M W的超大型发电项目的免税措施。此外,印度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2017~2022年)中将不再增加新的煤电项目,继续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我国传统的火电、水电出口印度市场力度减弱,目前国内火电三大家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哈电集团在印度几乎没有新履约订单,之前订单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

印度“ 十二五”(2012~2017年)大力扶持新能源,印度光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2012年印度光伏发电装机量仅为0.94GW,到2017年光伏装机量为12.29GW,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7%,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4%剧增至2017年的21%。根据印度“十三五”(2017~2022年)规划,2017~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175GW,其中光伏100GW、风电60GW,光伏和风电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的主要部分。

受印度市场蓬勃发展和印度政府政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印度的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组件)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增速。2016年4月~2017年1月间,印度进口太阳能设备价值21.7亿美元,其中进口中国设备达到19亿美元,占比87%。2018年中国对印度组件出口份额由2017年的29.8%降至15.2%,2019年中国对印度组件出口份额降到7.8%。由于基数较大,2017~2018年,中国组件出口总量连续排名第一位的都是印度,仍是中国主要出口国之一。虽然印度光伏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该国光伏市场发展却具备不稳定性,如印度自2012年起频发起反倾销、贸易保护调查等。此外,印度要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实施政府采购或公共采购时,应优先考虑“印度制造”产品,对于政府采购和公用事业单位开发的并网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要求100%本土制造,其他部件如光伏逆变器则要求至少40%需印度制造。

晶澳、协鑫集成、东方日升、隆基、正泰等多家企业组件产品已经大规模进入印度市场,逆变器产品也多有应用于印度光伏项目。除产品出口印度外,不少新能源企业已经在印度设厂。正泰2012年至今已累计出口印度1200MW的组件产品,其新能源产业在2014年设立印度办公室和印度仓库。2018年公司增加了专门针对印度市场的BIS认证,主要为应对印度进口关税政策。

输配电方面, 印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大力建设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据统计,十年间印度±500kV/800kV高压输电线增长了2.6倍;765kV输电线增长了13.5倍。此外,印度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加速了印度市场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得益于此,我国多个输变电设备企业也实现了设备的批量出口。特变电工2010年获得印度国家电网公司8个765kV变电站共计5个包的变电站局部成套工程;2013年平高公司签订了印度坎普尔电站765kV GIS工程总承包项目。

从2008年起,特变电工的主变产品就已经进入印度国家电网,2010年获得印度国家主电网和邦电网9座变电站84台765kV电抗器及相关工程投标,这是印度首次从中国企业采购765kV特高压输电工程设备,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美元。2014年特变电工能源(印度)有限公司投产,以生产、试验400~765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电抗器为主,同时向下兼容生产220kV产品的能力,年产30000MVA以上,并预留生产、试验1200kV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场地空间和设备升级空间,公司主要客户为印度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该公司实现达产运营并盈利。2019年11月29日,特变电工首个海外GW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在印度落成,年产能可达2GW,拥有全新的1500V组串式、集中式逆变器两条全流程生产线。

西电集团2 0 1 0 年为印度Reliance公司提供10台750kV电抗器,创下当时我国出口电抗器电压等级最高的纪录。2012年,企业获得3个765kV变电站成套工程,共计1800万美元订单。2016年获得印度国家电网公司8个断路器间隔800kV GIS和12个断路器间隔420kV GIS项目订单。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开拓印度市场,该公司145~765kV的GIS产品出口印度市场已经占到公司产值的10%,占出口总额的90%左右,过去几年产品出口印度市场金额超过3亿美元,并投资2500万美元在印度建厂运营。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印度市场占海外比例一直在50%以上,出口额接近1亿元,已在印度设厂。

配网环节:2014年印度开始相继发布城市和农村配网升级方案,重点投资智能电表、配网自动化等领域,带给中国配网企业机遇。比如低压电器产品,2018和2019年出口印度市场金额为4.5亿美元左右,我国低压电器出口产品中约59%是面向亚洲众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需求逐年旺盛。随着印度政府推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智慧城市计划”“综合电力发展计划”“100万亿卢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等各种计划,将刺激低压电器元件需求的攀升,也带动我国低压电器元件产品在该地区和国家的出口和投资的增长。用电方面:2019年我国电机出口印度市场金额为3.99亿美元,占电机出口的4%左右。

印度一直依赖电力设备进口,印度政府对中国电力设备总是抱有“爱恨交加”和“戒备”的心态。“爱”是因为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力设备一直在印度各个电厂承担着重要的工作;“恨”是因为大量进口中国电力设备,对其本土电力设备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印度制造业缺乏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企业凭借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承包电力工程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四、新冠疫情及限制令后对中资企业的影响

2020年,疫情暴发后,随着企业停工停产,全球产业链都受到很大冲击。印度汽车、电子、纺织、制药这四大支柱产业的正常生产也都受到冲击。世界银行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受疫情冲击,预测印度经济在2020~2021财年将萎缩9.6%。由于疫情因素,印度国内经济下滑、失业率高涨、消费疲软、本土投资信心下滑、贸易逆差加大、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需求也深受打击。不断恶化的经济大环境,印度日益严重的疫情对中企的经营、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冲击。

受新冠疫情和中印边境局势的双重影响,2020年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海外特别是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法规。4月修改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限制中资企业投资印度;5月推出“自力更生”运动,减少从中国进口;6月封禁59款中国手机应用,海关暂停对中国货物清关;7月暴发的“抵制中国产品”运动;7月,印度电力部出台新规,要求所有电力设备需在指定机构检测,从巴基斯坦和中国进口电力产品前需获得政府许可,检测认证的测试方案和指定机构须由电力部批准。截至目前,印度政府已经陆续采取禁止中企参与该国政府和国企的项目、能源部颁布政策限制使用中国电力设备等措施;并提高了投标项目本地化制造要求。此外,部分企业反馈,正在印度做本土认证的产品将遇到检测加码和延误,导致无法及时获得证书而阻碍销售。印度政府此前也多次通过其他方式抬高电力设备进口门槛,试图封堵与中国产业链的对接。

印度2020年4月针对外商投资政策变化。2020年4月17日,印度出台了《为抑制COVID-19流行期间机会性收购/并购印度企业的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政策》(简称“印度FDI新政”)。印度FDI新政已于4月22日生效,其中的主要内容为:除了印度FDI政策禁止投资的行业或投资行为以外,非居民企业可以在印度投资。但是,与印度接壤国家的商业实体,或者在印度投资的最终受益人/所有人是上述国家的居民或者位于该国的企业,只能根据印度政府路径进行投资。在印度直接或者间接转让现有印度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或将来外国投资者在印度投资,导致最终受益人/所有人归于上述范围内,则该最终受益人/所有人的变更也应获得印度政府批准。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从上述国家对印度FDI投资的实际情况及所具备的FDI投资能力看,该政策明显对中国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印度2020年7月电力设备进口政策变化。2020年7月2日,印度电力部颁布法令称电力供应系统是一项敏感而重要的基础设施,任何对供电系统的威胁都将造成灾难性后果并有可能使整个国家瘫痪。电力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漏洞主要通过在进口设备中植入恶意软件和木马程序等进行网络攻击。因此,保护供电系统及国家电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法令要求所有从事先参考国(由印度内政部界定,且范围不时调整)进口的电力设备或零部件,都需要事先获得印度政府的许可,获得许可的设备需要在电力部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检验。虽然从目前掌握的印度政府公布文件看,尚未明确中国属于印度内政部界定的事先参考国范围。但是在上述政府法令颁布后,印度电力部长辛格曾强硬地宣称印度政府已经决定不允许从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口电力设备。从中国进口电力设备和部件需要预先批准。部分印度项目业主表示,印度电力部7月2日限制电力设备进口的法令,业主方也是在其颁布后方得知,由于该法令中缺乏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细节,业主方也需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接触并落实具体的操作细节和要求。

印度哈里亚纳邦决定取消已经交付给中国企业的两个火力发电厂的环保工程订单。此前,印度本土公司哈里亚纳邦发电有限公司(HPGCL)曾邀请多个企业共同竞标Yamunanagar和Hisar两个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脱硫系统工程项目,最终由两家中国公司成功中标。受到牵连的两家中国公司分别是北京清新环境和上海电气,如今,因印度对中国实施贸易禁令,这两份涉及金额高达78亿卢比的合同或因此不了了之。

中电协调研了一些电工企业、光伏企业反映,虽然近两年印度市场占比下滑明显,但规模仍可观。输配电领域企业特变电工表示在印业务受到一定影响;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表示,印度自发布相关限制电力设备政策后,印度国网取消了已投出的6个765kV设备项目,重启的2个项目招标方式由原国际招标改为国内招标。新东北电气企业负责人表示,6个项目涉及的金额超过1亿元,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影响。部分配件企业表示对印贸易没受到多少影响,江苏京沂反馈照样可以收到印度客户一次43万只分流器的订单。总体来说,电工领域配件、零部件企业受影响较小,但今年印度市场情况不容乐观,面对印度新能源接下来的3~5年的高速增长期,新政的出现将使我国电力设备在印度市场占有额减少,对印出口总量将会受到影响。

五、新形势下在印度投资经营及出口风险分析

(一)在印投资风险

(1)审查趋严,政府背景项目面临强制解除合同风险

目前,中印关系处于敏感时期,印度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违反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的政策措施,以对中国投资和产品进口进行限制,这些政策出台的政治背景色彩较重,对中国企业针对性较强,多家中资企业承建的具有印度中央或地方政府背景的铁路、地铁、电站脱硫项目已被印方强制解除合同。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和电力设备进口将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查政策。

(2)银行保函开具难度增大,业主索兑保函风险增大

鉴于目前中印关系的现实情况,在开展印度项目银行保函业务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和印度银行业都更为谨慎,业务风险审查标准更为严格,银行保函开具难度增大,对中资企业继续投标印度工程项目较为不利。印度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普遍要求使用独立保函,并且适用印度法律,原则上只接受当地银行开立或转开的担保,且当地业主一般占据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以当地政府为受益人开立的保函,约束更为严格。印度央行要求担保银行收到受益人的索赔后立即偿付,不得以需寻求法律意见、等待上级行批准等理由拖延,除非可以证实受益人存在欺诈或者保函偿付将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在合同尚未终止情况下,考虑到近期印度不断出台的新策,业主滥用付款请求权,欺诈索兑承包商独立保函的风险增大。

(3)印度法律和政策分散、复杂,法律维权成本较高

印度作为联邦制国家,各邦在环境保护、土地等邦内事务方面享有较高独立性的立法权和行政审批权,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在印度投资经营需要考虑联邦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法律和政策。印度保护外资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一旦出现商业纠纷难以找到合理的维权渠道。一直以来,印度诉讼程序繁琐、积案多、耗时长的司法现状未有改观。普通民商事案件一审程序历经3~5年较为普遍,部分案件因程序或实体等问题在各级法院之间往返多次较为常见,在印度通过法律程序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

(二)出口印度需留意的风险

(1)清关风险

印度疫情持续恶化,导致印度各地不同程度封锁、部分港口和物流业停摆,清关流程或将受阻。

(2)汇率风险

今年1~3月,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曾小幅上涨,但卢比在4月份印度疫情严重的时候,表现糟糕,卢比对美元汇率大跌近4%。当一国货币突然、大幅贬值时,将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进口成本也将随之上升。

(3)企业存续风险

调查显示,超过50%的受访印度企业表示,疫情至今,企业收入减少了20%~50%。规模越小的企业,影响越为严重。根据标普公司的预计,印度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将高达12%。随着疫情恶化,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4)蝴蝶效应

受新冠疫情影响,航运业本就已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海员换班危机。而印度是海员主要来源国之一,在全球约170万名海员中,有20多万人来自印度。印度疫情的暴发让“海员短缺”问题变得格外严峻。除此之外,因担忧货轮上暴发疫情隐患,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涉及印度航线的船只和人员实施更严格防疫规定,令不少航运企业面临调整海员的压力。国际船舶管理人协会主席奥尼尔也警告,与海员换班危机相比,今年3月的苏伊士运河堵塞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微不足道”。

六、中资企业下一步应对建议

(1)强化法律风险意识,及时调整在印度投资经营策略

目前情况下,建议中资企业审慎对待在印度新增投资的计划,谨慎对印度企业开展投资、并购活动。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对在印度投资经营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印度官方政策变化,特别是印度电力设备进口、关税调整、安全审查等方面的新政策。当前中资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法律风险意识,密切关注印度官方政策变化对印度在建项目和收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及时调整在印度的投资经营策略,审慎在印度投标、承揽新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具有印度中央或地方政府背景的电站项目或电站脱硫项目。

(2)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在印度市场开拓多年,印度公司运作相对成熟的企业,通过印度公司了解细则,密切关注中印双边关系走向,尤其留意印方的新政策、新动向,并及时调整经营政策。牢固树立法律合规意识,严格遵守印度当地法律法规,在用工、纳税、经营等方面严格遵守印度劳动法、税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避免在敏感时期发生违法违规事件,避免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触发新闻事件,确保人员和资产安全。如遇到合同被无理取消等情况,可考虑通过上诉法院等方式自救;为规避风险,在印中企可考虑加快本地化进程。此外,中企有必要与邦、地方政府沟通以获得更多支持,为双边关系恢复后的长久经营打好基础,探索继续深耕印度市场的可能性。

刚进入印度市场不久的企业,建议密切关注印度政府对于零部件进口政策的变动以及印度电网招标的变化、对招标企业本地制造比例的要求,谨慎处理。企业新增投资或扩大经营等决策需谨慎。考虑到中印关系走向、印度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现阶段不建议企业进行新投资。可考虑减少对印度市场的投入;做好业务、人员方面的统筹安排,做好资金安全管理。

(3)积极以协商方式解决争议

根据实施印度工程项目的经验,结合当前中印关系的现实情况,建议中资企业目前针对印度投标项目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扎实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工作;在建项目诚信履约,努力提高自身履约能力,积极推动项目执行;发生争议的项目,客观理性分析双方立场,科学决策、及时决策,抓住黄金窗口期的处置时机,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积极通过协商方式妥善解决重大争议分歧,逐步化解存量风险,快速收尾项目。

(4)组建专门重大风险应对小组

中资企业一旦遭遇了合同终止、保函索兑等重大风险事件,应当及时联合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精通印度法律或国际仲裁的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组建专门的重大风险应对小组,商讨应对方案,尽可能将相关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当下的疫情和中印关系对在印中企的业务影响很大,放眼中长期,在印中企所面临的限制与压力也不会明显降低。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积极筹谋、探讨应对之策。鉴于两国民间的误会与成见甚深,建议政府和商会联合商界、学界、媒体等组成智库,通过开展双边对话增进民间交流;建议组织专项调研,分析、识别出影响投资的主要风险要素,尽快构建起中企对印投资风险的预警与防控机制;驻印使馆、商会可组织企业与当地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协助企业在印度合法合规开展经营。

中国企业投资印度,需要充分理解印度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文化,只有在尊重文化,规避禁忌,建立情感,依靠印度的人才、管理和组织,成功实施本地化策略,才谈得上成功投资印度。印度生意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人情和信任,认识了解,并真诚地与印度客户交往很重要。中国供应商不喜欢跟印度人做生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人给的价格太低,这与印度本身的经济发展阶段脱不开关系。在印度,很难靠一己之力开拓市场,印度贸易的本质是代理贸易,当货物到达真正买家手中时,已经经过了至少三重代理。印度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外国企业在与当地官员打交道时不胜其烦,只有寻找到理想的当地合作伙伴,与这些懂得当地经营运作、熟悉法律规定以及人脉通达的印度企业或公司联手合作,才能相对容易进入印度市场。

七、印度疫情现状

2021年3月中旬以来,印度疫情持续升级且越发严峻,特别是在全球其他主要地区疫情普遍改善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截至5月29日,印度累计确诊2755万,死亡超过31万,日新增从高峰时期的30万、40万正逐步降到18万。近期印度已经开展了大范围的病毒检测,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检测阳性率约为15%,德里等一些城市甚至能达到30%以上。受限于检测能力,印度当前疫情可能仍并未反映出其全貌,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还未被确诊,其疫情严重程度令人担忧,目前多国已经实行对印度入境封锁措施。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从5月10日起,开始实行为期两周的封锁,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泰米尔纳德邦境内拥有戴姆勒、福特、现代、雷诺等知名外国汽车制造商。除了泰米尔纳德邦之外,印度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等26个地方邦先后宣布进入封锁状态。印度第三大城市、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现存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全国最多,当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比例超过30%。

印度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因为政策放松、疫苗防护不够、病毒变异催化。印度疫情初期死亡率(总死亡病例/总确诊病例)相对其他国家较低,印度政府因此将该数据作为其重启经济和复工的参考之一,认为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放松警惕。2020年5月印度政府开始放宽限制,9月允许100人以内的集会,这一进展明显快于主要发达与新兴经济体。2021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宣称已经战胜了病毒,并开始公开集会,进行选举和宗教节日等活动。莫迪在3月举行一次选举集会,吸引了80万选民。随着地方选举、节日集会和宗教活动带来的人潮流动等聚集性活动的增多,为疫情的加速传播推波助澜。

在日超30万的情况下,印度教的“大壶节”照常举行,每天约有百万人次聚集在恒河边沐浴祈祷,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聚集性条件,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形同虚设,成为疫情的超级传播活动。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报道称,约700万人前往哈里瓦尔参与恒河沐浴等大壶节活动。受到疫情持续升级影响,印度疫情的恶化或将给全球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贫困人口聚集和医疗系统薄弱也是此次疫情再度暴发的重要原因。人口所居住密度高的贫民窟卫生质量差,更易造成病毒传播。此外,印度医疗系统较为薄弱,每千人病床拥有数仅0.5张,面对大规模暴发时医疗系统难以正常运转。此外此轮疫情带来的氧气短缺更使得医疗系统雪上加霜。B.1.617病毒变体已成为印度主要的新冠突变体。

目前,印度疫苗接种速度依然缓慢。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在疫苗原材料短缺、疫苗供应缺口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进行疫苗接种,将是印度需要面对的巨大的难题。路透社5月8日报道,印度人口大约13.24亿,全国只有2%的人口完成两剂疫苗接种;接种第一剂疫苗人数为10.3%。从5月1日起,政府开放了18~44岁人群接种许可,但印度当前所面对的并不是接种意愿不足,而是疫苗供给严重短缺。

印度当前共两种获批疫苗,一种是牛津—阿斯利康研发的Covishield,由印度血清研究所(SII)生产;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全世界最大的疫苗生产厂商之一,但由于产能受限,叠加当前美国对疫苗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出口禁令,其疫苗供应面对危机,目前印度血清研究所停止疫苗的出口。另一种是当地公司巴拉特生物研发并生产的Covaxin。印度人口规模庞大,接种速度放缓,接种比例过低,难以起到有效防护效果。印度是全球最主要的疫苗代工和供应地,印度对疫苗大幅增加的需求也将影响全球疫苗供给情况,其中最主要影响印度邻国和非洲地区。

莫迪政府紧急宣布已获得世卫组织、美国等国家批准使用的辉瑞、莫德纳和强生等疫苗可在印度获批使用,以便加快疫苗接种进度。Moderna预计明年将在印度推出单剂量新冠疫苗;PTI援引其消息来源称,他们正在与Cipla和其他印度公司谈判,希望提供5000万剂疫苗。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5月表示,该公司正与印度政府就新冠疫苗供应进行谈判。印度政府已承诺加快审批海外疫苗,以弥补缺口。

印度周边国家的疫情状况,也需要警惕。印度邻国特别是疫苗接种缓慢国家面临压力,相对风险敞口较大。5月29日菲律宾单日新增确诊9000余人;马来西亚宣布“封国”后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但5月29日单日确诊首次突破9000例;尼泊尔疫情升级,阳性率高达36.1%,每日新增确诊近7000人;印尼情况也不容乐观,每日新增确诊近6000人;泰国自4月初暴发第三波疫情,全国实施紧急状态法,但多地仍出现聚集性感染病例,5月29日单日新增确诊近5000例;截至5月29日,越南累计确诊新冠本土病例5213例,其中自4月27日以来新增确诊新冠本土病例3643例。最近一个多月几乎是直线上升。按照越南卫生部长阮青龙最新的说法,越南检测出一种新冠病毒变种,似乎是印度和英国发现的变异的混合,能在空气中迅速传播。越南目前的接种率只有0.03%,远远不够。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的确诊病例,在印度衬托下很容易被忽视,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加重,这些国家疫情也需要关注。考验还在继续,拐点还未到来。在东南亚,“空气传播”如果确定,更是一种警讯。作为近邻,我们更不能有丝毫大意。

印度的人口流动容易引起疫情扩散,十分难控制。这些东南亚国家,除了新加坡,都是发展中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实力本就偏弱。印度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样板,全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印度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医疗体系薄弱,基层执行能力差,能获得的疫苗资源非常有限。就连锁反应而言,国际限制措施的实施时间要比预期更长。要防止这波疫情从印度蔓延出去,就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和旅行限制措施,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抑制作用。随着防控意识增强、以及美欧疫苗过剩后加大对印出口都有望起到帮助。疫苗接种迅速保证了以英美等代表的发达国家走出疫情和经济修复的大方向,但除中国外的部分新兴市场因疫苗接种慢、供应不足,其疫情退出和复苏进展仍将落后。

八、印度后疫情经济表现及中印关系近期发展态势

(一)印度后疫情经济表现

截止2020年12月,印度全年经济增长-7.5%,全年通胀率6%~7%,12月失业率11%。印度政府财政赤字G D P 占比高达9.5%。印度储备银行发布的1月份统计报告指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正在接近正增长。报告表示,1月16日,印度政府启动全国疫苗接种工作。印度国内需求也正在逐渐复苏。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收缩之后,印度的商品进口于2020年12月出现了反弹,黄金、电子产品、机械和纺织品等供应链中间产品的进口也有所增加,反映出印度国内经济活动在复苏。国内消费者的信心也逐步恢复,供给端的表现亦有好转。由于农业生产与工业活动的恢复,印度国内的供给状况得到了改善。在工业方面,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2020年12月达到56.4,呈现出好转趋势。

今年疫苗大规模投产之后,全球资本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前景相当乐观,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展望报告,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前景非常乐观,预测2021年、2022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6%、4.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预测2021年印度经济增长将达到创纪录的12.5%。莫迪政府更加乐观地预测2021年印度GDP增速有望达13.7%。之所以对印度2021年的经济复苏保持积极乐观态度,是相对2020年的经济低迷而言的,期待印度经济能够在疫情之后“报复性增长”。

但全球经济复苏充满更多复杂的变数,近期印度暴发的第二波疫情给这种乐观的预测和期望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疫情的再度加剧,给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印度疫情升级导致国内复工受到拖累,如果持续升级,可能会对未来国内生产和需求产生进一步影响,进而拖累进出口。此外,印度疫情将会加剧部分全球供应链如航运等紧张程度。根据金融时报报道,疫情造成各国航运港口实施限制入港措施,更为严格的检查和船员感染情况进一步冲击航运业,或提升运价和拖累效率。一些国家例如新加坡、阿联酋的富查伊拉在内的港口禁止到访过印度船员换班,航运业周转速度受到拖累。

受疫情影响,印度国内的消费及投资再度遭遇“寒流”。本来印度政府预计,疫情在今年就能得到控制,届时强劲的需求反弹将为印度经济重新注入活力,但是在残酷的疫情现实面前,印度央行将不得不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疫情全面失控,印度政府左右为难,只在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几个大城市进行1~2周的封城。之所以不再实行第二次大面积的封城,主要是对印度经济难以承受的考量。实际上,即便是部分封锁措施也会影响劳动力和商品的流动,从而影响工业生产。封城不仅会极大地抑制经济活动,还会削弱投资信心并降低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持续的疫情蔓延导致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中小型企业也在疫情中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

对印度自身而言,疫情升级造成国内疫苗告急并导致复工停滞,但金融资产反应不大。印度金融市场反应相对“淡定”,股市、汇率和资金流向自疫情暴发以来都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动荡。但疫情导致印度制造业持续收缩,3月,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七个月来的最低点55.4。进入4月,印度制造业增长放缓的现象更加显现。据美国路透社消息,印度国内经济正处于减速阶段,工业生产降至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高频数据显示复工已再度大幅下滑到疫情前一半水平。根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5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3月份,印度进口同比大涨53.7%;4月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7%。

(二)中印关系近期发展态势

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最近得到了趋缓。2月20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中方一侧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双方对前期班公湖地区一线兵力实现脱离接触给予积极评价,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对话,稳控局势,有序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印度政府和行业消息人士透露,随着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缓和,中印关系开始回暖,印度准备于未来几周内批准来自中国的4 5 项投资提案,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投资提案,这4 5项提案大多数来自制造业,受中印对峙影响,这些提案自去年以来一直被搁置。这并非印度方面首次传出这样的声音,印度向中国发出了信号,希望在经贸上缓和关系。

今年2月23日,《今日印度》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印度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77亿美元。尽管低于前一年的855亿美元,但足以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印度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降至759亿美元。此外,数据显示,印度自中国的进口总额为587亿美元,超过其对印度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和阿联酋的总和。彭博社在报道中指出,以地缘冲突为背景,印度政府禁止了数百种中文应用程序,放慢审批中国投资案的速度,并呼吁要自力更生,但印度摆脱不了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重型机械、电信设备和电器现实状况。2020年印度自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中国再次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方面说明了两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也证明西方的经贸关系并没有达到印度预期。

如何解读中印“ 政冷经热”的现象?印度经济学家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Aiyar所言:印度要想“自力更生”,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就必须要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和生产原料。印度需要世界上最好的资本和技术来源,包括来自中国的。所谓“中印经济脱钩”,印度既没有能力做到,也脱离了客观事实。莫迪政府力推“印度制造”,大力发展本地企业,但还是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及中间产品为其提供支撑。一个本土企业要生存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印度需要多长时间、多大成本才能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来取代中国产品?这仍是摆在印度政府面前的问题。

印度电力产业链并不完善,有一些本国不能生产的设备及配件还是要依赖进口。与其他国际供应商的产品相比,“中国制造”不仅有完整的供应链,性价比也很高。因此尽管短时间遭遇政策障碍,但从经济规律上看,生产者和消费者最终仍会选择中国产品。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 Research的报告,即使经历了海关暂停零部件清关,民间暴发大规模抵制运动,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2020年的印度市场份额仍在增长,占据整个市场的77%,比2019年还提高了5个百分点。除此之外,重型机械、机电产品、电信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也几乎找不到与中国制造匹敌的替代供应商。

对于如何发展经济,历届印度政府都在自力更生还是开放借力中寻找着平衡。近几年,莫迪政府一直在强调“自力更生”“印度制造”,不过,不管怎么“自力更生”,印度都离不开自由贸易。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是冷战结束后30年间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中印在经贸合作上空间广阔,互为所需。中国面临国内产能转移和产业链升级,而印度又亟需打造全产业链工业体系,两国产业互补性强,中国产品以高性价比和高效为印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印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目前中印经贸水平与两国的经济体量、经济互补性极不相称。中印间电工装备贸易额仅占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的4%,中国对印度电工领域投资规模较小,中资在印度市场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2020年不管对印度还是中国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两个地理位置如此靠近的超级经济体在经贸合作上仍有广阔的空间,希望中印经贸能早日恢复正常。

印度市场,永远是“危”与“机”的并存。

九、推动电工装备企业印度高质量“走出去”有关建议

(一)电工装备企业印度高质量“走出去”行业角度建议

(1)谨慎研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加强政府宏观指引和政策引导

受新冠疫情和中印边境局势的双重影响,2020年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海外特别是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法规。4月修改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限制中资企业投资印度;5月推出“自力更生”运动,减少从中国进口;6月封禁59款中国手机应用;7月,印度电力部出台新规,要求所有电力设备需在指定机构检测,从巴基斯坦和中国进口电力产品前需获得政府许可,检测认证的测试方案和指定机构须由电力部批准;并提高了投标项目本地化制造要求。印度政府此前也多次通过其他方式抬高电力设备进口门槛,试图封堵与中国产业链的对接。建议政府部门加强中长期预判,做好宏观引导和信息发布,指导企业做好风险防控、优化海外市场布局。

我们对印度的电力市场不应当灰心,应当顺势而为。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特高压网络的建设,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技术出口及产品出口占领印度高端市场。紧跟印度产业政策的变化,出口印度产品结构也将由中低端产品为主逐渐向高端成套设备为主转变。

(2)加快标准互认,推动标准国际化

加强与国际标准和印度标准的沟通协调,不断提升我国标准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

深化相关国家标准化双边、多边合作,积极推进电力标准互认。与成员国的检验机构进行数据共享、信息共享,推动检验标准、检验结果双边、多边互认,将有利于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成本。

(3)注重海外专利布局

近年来,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其中利用“专利陷阱”提起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诉讼,进而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和装备出口的案例呈逐年上升的势头。电力装备是我国出口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在高端发电设备、特高压设备、新能源设备以及材料和工艺等优势领域,提前研判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做好专利预警分析,开展针对性的海外专利布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技术和装备输出“保驾护航”。

一要及时跟踪和研究相关领域国外专利的布局和时效,跟踪重点竞争对手的研发进展和专利布局情况,警惕对我国企业在当地进行专利诉讼的可能性;二要注重优势领域的专利在印度合理布局,布局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抢占技术制高点;三要加强本行业和印度海外专利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知识产权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专利诉讼;四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侵权信息获取机制,建立涵盖“定期监控—评估分析—侵权处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竞争对手的重点产品进行定期跟踪,开展侵权判断分析,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变被动应诉专利诉讼为主动保护自身专利权益。

(4)加大中国燃煤清洁技术的宣传,增强话语权,支持碳捕集、碳中和技术研发创新

当前,受能源政策收紧和《巴黎协定》要求影响,多数发达经济体已经明确弃煤时间表,部分金融机构暂停对煤电项目的支持。但相比于发电成本高、发电效率低、市场竞争激烈的新能源电站,清洁高效的燃煤电站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较低成本电力工程的首选,建议加大我国对清洁燃煤设备等大型成套设备“走出去”的宣传和支持力度,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5)开展数据统计工作,包括细分行业的出口数据,提供行业产业经济运行和预警分析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统计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电器工业行业数据统计体系,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监测工作;定期编制电器工业及各细分行业经济运行报告,建立行业预警机制。

(6)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合规建设,做好境外项目风险防控,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

建议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行业组织和企业间的统筹协调,注意加强竞争秩序规范和行业自律建设,建立健全电器工业各细分行业自律公约,倡导会员企业加强自律、加强产品质量,杜绝以次充好、不当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对外竞争合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7)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我国电器工业国际竞争力

针对印度扩大国际交流,拓展会展服务;加强同印度电气电子制造商协会之间的合作,组织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对接;行业协会把能源企业和电力装备发、输、配、用、材等出口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能合作链条,装备走出去与配套服务共同推进。鼓励在印度市场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为团体中的其他企业做市场投资环境分析报告,实现信息在团体中流通和共享。

(8)组织电工装备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进行统一培训

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企业自身缺乏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性人才,建立起一支熟悉外国法律、文化、语言和社会制度并兼顾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

(9)注重能源领域服务业的输出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研究应用的深入,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平台经济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综合服务平台、车联网平台、共享储能、综合能源管理等业务都有了很好的示范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我们应该抓住这些领域在国际上领先一步的优势,推动在海外的应用;加强国内联合,使技术服务与装备出口相互带动。

(二)电工装备企业印度高质量“走出去”企业角度建议

(1)重点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提高企业效益

加强对印度治经济形势的研判与把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对热点敏感市场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市场策略,做好危机应对。电力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从电力需求的发展看,印度电力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密切关注印度市场,进入当地市场应避免打价格战。

(2)瞄准新能源、特高压及智能电网技术出口,占领国际高端市场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我国电工装备出口稳居世界前列。风电装备在价格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技术和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全球竞争能力日益增强。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我国占据七家。在海外光伏应用市场快速增长拉动下,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已连续三年平均增速超45%。随着技术难度的攻克,国产组件设备在价格端具备更大的优势,交货周期更短,服务响应更为及时,我国光伏组件在国际市场上将具有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应用,有力促进和加快了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近10年来我国风电成本下降了60%,光伏成本下降了80%,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特高压网络的建设,我们应利用中国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技术出口及产品出口占领印度高端市场。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印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也将面临深刻的低碳转型,这也将给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全新的发展机遇。

(3)贸易和投资并举,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

由于国内产业结构布局原因,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企业在成立时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以电力设备生产制造为主,并以向国外单机出口居多,EPC和BOT、BOO能力较弱。各大型跨国企业,如ABB、西门子等,都采取了在当地市场投资建厂等模式实现国际化战略,不仅能减少长距离的运输所带来的成本,同时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及市场销售渠道开拓市场,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建议在政局稳定、行业政策利好、疫情控制情况下采取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式,选择当地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有效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

(4)做好融资支撑,拓展融资渠道

我国电力行业在沿线国家承包电力工程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电力能源项目大都具有合同金额巨大、运行周期较长、回报缓慢的特点,企业需要更多的渠道进行融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有时仅仅依靠“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并不能满足沿线所有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海外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境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关注可融资性较强,收益的稳定性和风险的可控性较好,项目商业架构、融资保险架构都较为完善的项目。

(5)探索收购高科技电工企业

关注产业匹配度高、互补性强,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高科技电工企业,研究探索收购可能性。

(6)严控风险是重点

严控驻外和海外资产风险是重中之重。对外主要是税务、人资、知识产权风险,对内主要是财务风险。风险是有延续性和关联性的,在给予驻外企业一定的适应当地管辖要求的自主管理权限外,要进一步发挥国际业务定期和审计的协同监督作用,高度重视在政策咨询、文件制备、合规性审查过程中与当地律所的合作。恪守当地商业规则和法律法规,重点关注当地政策与态度走向,提高全员风险识别及应对能力,采取切实措施严防死守,降低境外业务开展各类风险。

(7)根据印度市场的需求展开产品研发战略,加强技术储备,提升企业竞争力

抽调专业人员,按照市场分工,调研各地市场的需求。目前,一些电工装备企业的部分产品技术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印度市场的需求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系列的产品,加强适应印度市场产品的开发及前瞻性技术储备,提升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在印度的竞争力。

(8)人才国际化

培养和吸纳具备在印度与国际级企业、高层对话能力的人才。完善国际化人才后备梯队建设规划,健全国际化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业务骨干,充实国际化后备力量。企业可以对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在职语言学习。从国外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业务人才,为“走出去”做好人才储备。完善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员工参与国际业务,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开发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

随着我国电力项目海外投资的增加,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东道国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原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9)管理机制国际化

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化战略的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与企业效益、安全风险、岗位贡献等要素相关的企业及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10)营销国际化,本土运营做支撑

提高本地化服务水平,在当地建立适当规模的业务开拓团队、培育一批信誉良好的印度本地合作伙伴。适当调整管理边界,增强横向协同,为企业开拓印度业务提供综合支撑。从学习规则、理解规则、掌握规则,到应用规则、主导规则,熟悉当地的文化及政治因素,适应印度营销战略中的竞争。

(11)品牌国际化

将对外宣传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在联系沟通中将我国电工装备企业的发展成果、合作理念,用对方容易理解的“语言”展示公司技术领先、资信优良、建设能力强、运维经验丰富和社会责任感强等优势,树立企业履责担当的对外形象,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销售产品一定把好质量关,合规履约,做好售后服务,打造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品牌的国际化。

中国企业要做到顺利融入印度市场并能长远发展,应认真、充分做好前期调研;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价格战,走技术升级、投资战略的升级路线,避免价格竞争导致的同行抵制,用高品质夺得话语权和主动权。其次应从本土化战略出发,努力构建伙伴关系,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大幅减少阻力,增加企业运营顺畅度。

印度在市场空间大、机会多的同时也伴随着准入难,竞争激烈,这对企业的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投融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把控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初到印度市场,务必审慎做好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属地化经验的合作伙伴协同开展业务,同时注重市场风险防范。印度目前疫情严重,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对在印投资经营应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印度行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在印投资经营策略。

十、结语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两大人口大国,既是邻邦又是同处于发展上升期,彼此之间的看法客观公允才有助于两国的合作和发展。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突飞猛进,虽然我们人口多、底子薄,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稳步发展壮大,尤其进入21世纪后,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0 1 9 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GDP)达2.94万亿美元,已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第五大经济体。2020年,因疫情影响,印度GDP下滑至2.6万亿美元,世界GDP排名仍然第五。印度服务业发达,在软件、医药方面科研成果喜人,电影、文化影响深远。两国都在迅猛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都有发展不均衡的地方。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印度是联邦制国家,独立后继承了英国遗留下来的议会民主制,政府的更迭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地缘政治影响,要留意新政府对华政治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低潮时也要关注政策走势,并要逐步适应。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印两个超级大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是联邦制国家,独立后继承了英国遗留下来的议会民主制,其核心是承诺举行定期民主选举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分化组合,印度政坛逐渐形成以国大党和人民党两大竞选联盟。印度大选,无论是国大党还是人民党获选,都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地缘政治影响。

中国近年来在南亚的经济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印度战略家们却更习惯于采用“西方”的战略思维,这也是莫迪总理去年1 1月在最后时刻以“不考虑加入任何由中国主导的贸易协定”为由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原因。由于印度自身经济发展缓慢等多种因素,加上印度与中国还有边界争议尚未解决以及疫情影响,印度领导人在对华政策上更多地体现出强硬的一面。但不同印度领导人上台对华政策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对国际、经济以及行业的不同政策,对此,在印度的中国电工装备企业需关注印度的政局变化以及领导人对华政策的变化。

1998年到2004年瓦杰帕伊创造了印度经济上的奇迹。在很多印度民众看来,莫迪出身草根阶层、长期执政地方的履历也让民众相信莫迪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政府治理,经济快速发展的“古吉拉特邦模式”能让他们重拾印度崛起的梦想。莫迪在刚上台不久后外交立场表述相当稳重,与以前的鹰派表态相反,他强调不希望与任何国家对峙。莫迪曾被认为将继续奉行瓦杰帕伊总理的政策,他在纲领性声明中强调“我们与中国能把相互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但近年来,在边境冲突中寻求缓和降温的同时,印度不断打压中国投资和企业。据莫迪阐述,抵制中国是因为过分依赖中国投资将使印度承受巨大的对华贸易逆差,长久下去印度将不得不从商品制造商变为“中国制造”的贸易商,印度需要追求自力更生。

2)印度类似于十年前的中国,印度有着类似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出口的发展轨迹。抵制中国商品的呼声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是印度民粹主义的主张,但数十年前,在外商投资我国电力工业过程中,我国也曾面临印度如今面临的问题。外资企业也曾存在中国市场准入限制、项目审批、合同、回报率、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同时我国电力体制也存在改革进程缓慢、电力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比我国对外资陆续出台的政策以及对外资审慎的态度,反观印度,也许可以理解印度出台种种政策想要限制中国电力企业对印度市场的渗入,想要摆脱对中国电力产业链的依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成为全球能源短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缓解日益加剧的能源紧张状况,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将电力生产领域对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开放,使发电行业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为数不多的对外国投资开放程度较高的基础工业之一,并一度使中国的电力投资领域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热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引进外资的数量逐年增长。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方式和渠道逐步多样化,从而弥补了国内电力建设资金的不足和国产发电设备供应能力的缺口。我国电力行业以“市场换技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如今,我国众多能源电力企业已成为全球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创新转型成为新的挑战。

前商务部长吕福源曾谈及“市场换技术”。他说,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骨干企业,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中国的长远利益搞。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我们就有资格要技术、要利润。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合作中,中国企业处于劣势,不得不暂时牺牲市场以换取外方的技术。90年代末,开始有声音质疑和反思“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其现实背景是大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市场构成冲击,外资企业的垄断局面对本地企业构成市场上的“挤出”。

电力部颁发的《关于外商投资电力项目的若干规定》中对外商投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限制,新建火力发电厂、新建水力发电厂(包括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核电厂(站)、新能源或新技术发电项目、老电厂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有明确规定,与中方合作者合资经营;盘活电厂存量资产,购买中方现有电厂的部分股权,与中方成立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经营核电站和总装机25万kW及以上水电站,应由中方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外商投资的电力项目,在主设备采购时,国家鼓励使用国产设备。当时一大批世界先进的电工企业如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外资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并长期牢牢占据中国电工领域的高端市场,并没有因为中国保护本土企业的产业政策而失去中国市场。

莫迪政府一直在强调“自力更生”“印度制造”,不过,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是冷战结束后3 0 年间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莫迪政府力推“印度制造”,大力发展本地企业,还是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及中间产品为其提供支撑。中印贸易关系深厚,印度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不容易。2020年印度自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中国再次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方面说明了两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也证明西方的经贸关系并没有达到印度预期。

3)除了关注印度政治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对在印度投资经营应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印度行业政策变化,特别是印度电力设备进口、关税调整、安全审查等方面的新政策。印度电力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印度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830GW,相当于整个欧盟总和;到2040年,印度能源需求将占全球能源需求项目新增的40%。中国面临国内产能转移和产业链升级,而印度又亟需打造全产业链工业体系。从产业结构上来讲,印度的优势在服务业,而我们的优势在制造业,两国产业互补性强。中国产品以高性价比和高效为印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印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目前中印经贸水平与两国的经济体量、经济互补性极不相称。中印间电工装备贸易额仅占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的4%,中国对印度电工领域投资规模较小,中资在印度市场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印度本土电力设备行业水平较为落后,外资公司如西门子等在多个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印度政府也通过进口税费的调整来保护弱小的本土企业。印度快速发展的经济与巨大的电力缺口不匹配是现实问题,我国电工装备企业要思考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中国电力设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4)我们对印度的电力市场不应当灰心,而应当顺势而为。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特高压网络的建设,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国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技术出口及产品出口占领印度高端市场。紧跟印度产业政策的变化,出口印度产品结构也将由中低端产品为主逐渐向高端成套设备为主转变。

2020年不管对印度还是中国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2021年,因为疫情加重,印度尤为艰难。中印两个地理位置如此靠近的超级经济体在电力合作上仍有广阔的空间,希望印度疫情早日稳定,两国经贸能早日恢复正常,我国电工装备企业在印度能大有作为。电 器

数据来源:

1 . 《 印度电力市场概况》FAEMA2019亚洲电器制造商协会论坛印度电器电子制造商协会

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篇:印度电力市场发展大有可为》

3. 人民咨询

4. 《印度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商业运营》 电缆网

5.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20》国网能源研究院

6. 《新形势下在印投资经营风险分析及应对》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论印度陈那因明非演绎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是这样使用自行车的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印度的3D斑马线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