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意义

2021-12-16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利标准化应急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万福闸管理所,江苏 扬州 225200)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起源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参考西方发达国家OSHA和HSE管理体系、国内GB/T 28001认证体系等)的基础上,对当代安全管理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它以“风险管理”作为核心要义,采用体系化的理念,遵循PDCA动态循环的运行模式,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安全生产常态化、长效化。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安全标准化理论的研究,首先在煤炭系统创新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安全标准化理念已逐渐延伸至电力、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各领域各行业,实现了“本土化的落地”。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2011年以来也逐步进入推广阶段,中央下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后,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主要表现为:ⓐ水利建设任务加重,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安全生产压力加大;ⓑ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多,运行管理风险大;ⓒ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导致洪涝灾难风险加大[1]。为此,水利行业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多项标准,把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水利现代化的一部分,为水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2]。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水管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等8大项(见图1),构成“戴明模式”(又称PDCA模式),即计划环节、实施环节、检查环节和改进环节的动态循环闭合。

图1 安全生产标准化结构

3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水利管理推广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根据实践经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水利行业推广中的常见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3.1 管理关松懈,责任明确不到位

水利行业基层安全管理普遍存在责任不明确现象。尽管主体安全框架和安全体系已建立,但各级安全责任却未详细明确。反映在制度及责任书上,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常造成安全制度一套,上墙标牌一堆,具体到部门、岗位、个人,却职责不清,标准不明,甚至存在管理“盲区”、职责交叠扯皮现象。

3.2 意识关淡薄,贯彻执行有差距

安全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被动安全意识阶段——安全理念的传达主要依靠领导者,职工的贯彻执行较为机械化;ⓑ主动安全意识阶段——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理解较为片面;ⓒ本质安全意识阶段——本质化的安全其实是一种能力,能够将安全与每项工作结合,提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巩固提升。

目前管理单位的安全意识普遍没有达到第三个阶段,“安全标准化”落地生根仍任重道远。全员的安全意识往往仅停留在制度、工作台账等软件资料方面,忽视了工程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对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执行力度不够,安全标准化建设“知行合一”仍有较大差距。

3.3 安全培训有实施,轻效果

管理单位一般年初都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法规制度、标准规范规程、应急预案及专项工作学习,但在落实中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一般、培训反馈与记录不及时、效果不佳等薄弱环节。特别容易忽视的是对外来施工单位、临时工、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其缺失往往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隐患增大。

3.4 安全生产有总结,轻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管理单位年终对安全工作有总结,但对之后的改进提高方面不够重视,提升措施不多,整改不到位,这就偏离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质和初衷。

4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典型案例

4.1 扬州仪扬河闸超标准运行险情处置

4.1.1 事件经过

2020年,扬州仪征地区超历史洪水运行,因上游来水迅急,仪征地区河道堤防长期高水位运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市局下达调度指令,要求仪扬河闸紧急开闸,全力排泄洪水,减轻仪征地区河道堤防运行压力。市局组织相关设计院专家、管理单位在现场设立防汛指挥部,积极应对此次超标准运行工况。该防汛指挥中心及时组织专家组会商并根据设计院计算结果、厂家技术咨询及现场运行情况汇总,制定应急预案,分级小开度逐步开启闸门来控制流量、流速。运行1天后,巡查人员发现下游右岸距离闸身200m处出现河道岸坡直立挡墙前倾现象。防汛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小组对隐患部位加固钢板桩150根,抛石约6000m3,有效排除险情,确保工程效益发挥。

4.1.2 事件分析

a.管理单位对此次超历史水位的汛情准备充足,抢险人员和物资均配备到位,在出现险情时能有效应对。

b.管理单位运行巡查制度执行到位,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按流程处置。

c.对超标准运行工况,及时成立专家组对现场进行评估,制定了有效可行的运行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在出现险情时,按预案组织消险,行之有效。

4.1.3 事件小结

a.对超标准、超设计工况的运用,要充分论证,经相关设计单位进行安全校核计算给出结论。

b.预案要每年根据上一年度的运行情况及时修订补充完善。

c.管理单位每年均要充分学习、演练相关预案,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2 泰州市引江河管理处高港枢纽堤防管涌险情处置

4.2.1 事件经过

2020年7月12日16时起,江苏省长江地区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启动,泰州市引江河管理处高港枢纽迅速成立巡查值守突击队,进行24小时巡堤查险。堤防巡查人员在枢纽下游左岸东江堤背水坡靠近长江口门处发现五处相邻的疑似管涌点。管理单位迅速将有关情况向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报告,同时组织现场会商,研究制定管涌处置方案。2h内,调配抢险人员、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土工布、编织袋、土方、砂石料等防汛物资迅速运抵现场抢险。10h后,在一百多人的努力下,成功完成长33m、宽6m的砂石反滤围井设置,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4.2.2 事件分析

a.该管理单位隐患排查和治理到位。该管理单位及时响应防汛等级提升,根据工况增加检查频次,立即执行24小时巡堤查险制度;现场巡查人员能够在巡查时发现隐患并立即上报;管理单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急消险,确保工程运行安全。

b.该管理单位应急准备充分。在接到报告后,能够迅速组织专家进行会商,针对工程现场制定管涌处置方案,召集抢险人员,调用抢险物资,及时消除险情。

4.2.3 事件小结

工程运用时将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基本要求是保障设备设施的运用。首先,管理单位应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其次,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障,在遇紧急状况时,管理单位的应急队伍能按相应的岗位职责分工,有条不紊地通力合作,处理好突发状况。第三要注重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升职工的应变能力。

5 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结合水利现代化发展方向和水利行业管理“精细化”理念的深化,全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实现管理方式从定性到量化、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3],水管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5.1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职工素质

制度体系的建设要避免教条化和一成不变。例如水闸管理单位在每年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状况之外的问题,要动态地对制度进行修订调整,总结归纳,不断补充完善,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可执行性、有效性。比如由于各节制闸的自然条件和设备条件不同,制定统一的清洁保养时间并不合适,根据工作人员的反映,水闸管理单位及时调整各闸的维护时间,使之更适应不同的情况,做到精准精确[2]。

职工是制度的执行者,即标准化建设中的重点。加强职工对各个管理环节中安全意识的注入,实现全程安全把控,无论面临突发情况还是日常管理,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临战不慌,处置得当。

5.2 严格现场管理, 抓细节重实效

现场管理包括对设施设备和作业行为等的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考虑到每个细节,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把工作做精做细,往往忽视之处就是薄弱之处。

一是在加强设施设备定期保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设施设备的动态管控,更为直观地实时监测其状态。二是作业行为的管理不能只注重工程的完工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人员、作业行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是重中之重。若主要工序和关键节点无从把控,会造成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叠加,使安全风险增加。三是改善工程现场安全生产条件[4],加大工程安全生产投入。

5.3 保障经费稳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针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资金不足问题,应在稳定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省级以上补助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省级以上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作用的同时,督促地方积极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建立长效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公益性水利工程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足额到位,保障标准化管理工作经费。要切实加强标准化管护资金的监督与使用,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资金使用安全[5]。

5.4 加强风险管控,实现闭环式管理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处理是一个预防、处置、善后的层层消险的过程,这三者在管理中要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系统的识别、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反事故预案,使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做到危险源可防可控,在发现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将传统的事后善后处理,转变为事前充分预防。

5.5 做好持续改进,建立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全面、基础和长期的工作,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持续改进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促进水利工程单位良性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没有终点,却能避免重蹈覆辙,不断减小安全风险。因此必须真做真改,做好必要投入,才能出成效,带来实实在在的可观效益。

猜你喜欢

水利标准化应急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标准化简述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