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杂粮产业现状及建议

2021-12-16张文兴

山西农经 2021年1期
关键词:长治市杂粮农产品

□王 斌,张文兴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山西 晋中 046011)

长治市是山西省主要杂粮区,环境多样,土质深厚,日照充足,气候复杂,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多样的杂粮种类。长治市自古就有种植杂粮的历史,杂粮种类繁多,主要杂粮作物有谷子、高粱、马铃薯等。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约1.3 万km2,耕地面积约为29.3 万hm2,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北纬36°附近,东有太行山、西有太岳山,中间是上党盆地。长治市多山坡沟地,土壤多样,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5%左右,平均海拔高度约1 000 m。长治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主要集中在7—9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560 mm 左右,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多种有特色的杂粮产品。长治市2019 年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小米之乡”的荣誉称号。

1 长治市杂粮生产现状

1.1 长治市杂粮种类

长治市是山西省重要的杂粮种植区,杂粮种类有谷子、黍子、高粱、马铃薯等,生产的旱地西红柿、菜椒、豆角、茴子白等反季节蔬菜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大的市场和知名度。同时,长治市山区盛产党参、柴胡、远志、连翘等道地药材[1]。

1.2 长治市杂粮区域分布

长治市杂粮种植区域分为北部、东部山区,包括武乡县、襄垣县、黎城县、沁县、潞城市、平顺县、壶关县等,以种植谷子、高粱、黍子、豆类、马铃薯等为主。长治市中部、西南山区的屯留县、沁源县、长子县,以种植谷子、荞麦、黍子、马铃薯、杂豆等为主。长治市周边及工矿区种植的杂粮基本以谷子为主,另有部分杂豆等。

2 长治市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战略部署下,长治市委、市政府把杂粮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大力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带动全市杂粮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长治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各项工作发展。

2.1 杂粮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杂粮新品种快速发展

目前长治市杂粮年种植面积5.3 万hm2左右,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18%,谷子、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快速增长,产值有较大提升。

2.2 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有机旱作集成技术渐趋成熟

近年来,随着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示范体系日益完善,引进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栽培技术,杂粮产业有了很大发展。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推广示范有机旱作集成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当地杂粮产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一大批如沁州黄、檀山皇、羊肥小米等名牌产品,提升了当地杂粮产业的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

长治市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基本普及了机械化播种,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和负担,给杂粮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3 龙头企业效益显著,加工能力逐步提升

长治市现有杂粮加工企业117 家(2018 年数据),涌现出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山西羊肥米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覆盖面逐步扩大,产品加工转化率逐年提高,新的加工企业正在建设,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日渐发展。

2.4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

以沁州黄、檀山皇、五和杂粮等为主要代表的小米品牌,在各种农交会成为畅销产品,供不应求,与其相关的产业及下游产品都出现良性循环、供不应求的局面,优质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长治市杂粮在历届农产品展销会上出现热销,深受民众喜爱,主要是因为品质一流,适口性好,产品质量好。

3 目前长治市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长治市杂粮产业取得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优势品种长期单一化,其他杂粮产品有待发展

长治市杂粮产业品种单一,谷子产业一家独大,其他特色杂粮产品发展较为缓慢。新推广的谷子品种有长生13、长农47 等,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等优点。近年来高粱品种在本区域有扩大发展的趋势,专用品种供不应求。其他杂粮作物种类繁杂,规模有限,尚处于起步阶段。

3.2 全程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收作业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长治市杂粮种植多处于山、远、沟、坡地带,地块小而分散,大型专用农业机械难以进入,全程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械收获的覆盖率较低,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3.3 优质产品知名度不高,企业发展存在短板

尽管长治市杂粮企业数量不少,但多数企业的知名度并不高。企业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益不明显,企业发展中存在短板。有机农产品认证难度较大,对新产品研发能力还较弱,产品质量和包装有待更新,还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农产品产值。

3.4 全产业链开发滞后,功能性产品开发不足

长治市杂粮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多数企业仍以原粮粗加工为主,生产方式简单,产品附加值较低。在新产品功能化、营养保健化等方面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缺乏新型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优质产品档次不够,产品销售途径单一。对优质产品的深度挖掘开发不够,对有机高品质杂粮产品的开发力度低,对产品增值上档次的研发、生产力度不足。

4 推进长治市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强化杂粮品种科技创新,外引内联全方位对接

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作用,调动涉农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农业科研部门更新换代,引进新品种,对原有的农家种进行提纯复壮,改变种植方式(地膜穴播或膜侧种植),增加有机肥投入等栽培措施,以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为核心,确保优质高产。外引内联,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力量。

4.2 推进杂粮生产现代化,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

坚持“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辐射发展”的原则,通过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将原有的分散种植集中起来,进行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加大农机设备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程度。

在杂粮主产区,要有目的地对不同区域种植的不同品种开展全程农机化试验示范,使用适宜山地作业的农业机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杂粮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4.3 加快完善全产业链,开拓新的产销模式

做好杂粮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协调好上下游的发展关系。

一是结合农业合作社,发展高产高效示范区,做好有机旱作示范,以增加效益为主要目的,提质增效,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二是由当地政府主导,依托杂粮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品质,以加工优质产品为目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产品上档次,质量上台阶”。

三是构建“互联网+政府、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形成上、中、下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扩大杂粮种植面积,提升杂粮商品品质,提高杂粮产品市场竞争力,争创特色品牌,保障农户和企业的利益。以扩大销售途径、增加商品销售为目的,“多条腿走路”,摸索出适合本地农业杂粮产业发展的新路。

4.4 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争创名牌优质产品

大力开发名优杂粮产品,培植龙头企业,争创名牌优质产品,借“山西小米”的发展之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各种优质农产品品牌。

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在市场上得到群众认可的知名品牌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优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4.5 创新开拓销售途径,实行线上+线下销售

一是“借鸡下蛋”。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经营模式。线上与电商合作,拓宽销售途径和范围,线下按区域布局直销店、代销点,派驻各地农贸市场,做好实体经销店,把优质杂粮产品销往全国。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走出去”,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推广销售优质农产品;围绕长治市独有的地理生态环境,杂粮特色品种、优良产品品质,结合当地的“红色基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宣传报道,打造长治市乃至山西省的“新名片”。“引进来”,结合长治市杂粮产品的特点进行宣传,引进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引进新的品种和产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组织实施农业丰收节、开镰节、赛米会等农业社会活动,扩大影响力。好产品才能卖好价钱,应大力提升杂粮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行现代化营销,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下好“小杂粮,大产业”这盘棋。

5 结束语

长治市物产丰富,应把发展杂粮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结合有机旱作战略,把杂粮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更多优质的农产品。

猜你喜欢

长治市杂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长治市农业执法队开展屠宰企业专项执法行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长治市组织创建农作物病虫害暨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评审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打造兴县杂粮精品 点亮农户脱贫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