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农民培训主要模式浅析

2021-12-16杨文娟

山西农经 2021年1期
关键词:烟台市田间农民

□杨文娟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烟台市分校 山东 烟台 264001)

1 农民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各国农业的竞争,关键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实现人才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出现了“谁来种地”等现实难题[1]。“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农民培训工作对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和技能、提升青年农民种地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2 烟台市农民培训现状

烟台市非常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多渠道培训农民,助力农民群众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职业农民培训主阵地。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烟台市分校开展了多种类型农民培训,以2019 年为例,主要有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农业经理人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等。另外,还有畜牧、妇女等专班培训。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烟台市分校设牟平区、福山区、龙口市、莱阳市、蓬莱区、莱州市、海阳市、招远市、栖霞市9 处分校。以蓬莱区为例,2019 年,蓬莱区农广校共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224 人、现代青年农场主30 人、农业经理人10 人、新型创业农民50 人。

农广校体系所开展的各种培训效果良好,对参与农民影响深远,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为烟台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但也存在参与农民素质偏低、有些培训内容难以转成现实生产力、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3 烟台市农民培训主要模式

3.1 “集中培训+现场教学/考察+后续跟踪服务”培训模式

烟台市的一些农民培训种类,例如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多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教学/考察+后续跟踪服务”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首先会对学员集中培训,进行理论授课。之后会走进示范中心、家庭农场等进行现场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对学员进行实操训练,对一些优良农产品进行观摩学习。培训阶段结束之后,对学员提供持续服务,适时遴选出优秀的学员进行回访调研,进一步指导其生产,为后续培训奠定基础。对学员全程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并解决学员在生产、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碍。该培训模式便于组织,可操作性也较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农民所学到的知识比较全面,既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又可以在现场参观中学到一些实践知识。这种全流程的培训模式下,参训农民在任何时候遇到困难,都可以向培训组织机构寻求帮助,培训效果较好,但也存在部分理论知识内容参训农民难以接受,有时参观流于形式,跟踪服务难以有效推进等不足。

3.2 “屏内线上”培训模式

受一些非可控因素的影响,线下的培训活动会受到限制。借助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手机、电脑等科技手段,可以常态化开展农民培训活动。在烟台市农民培训活动中,云直播、微课堂等线上培训栏目和相关平台也时常被采用。该培训模式灵活性较强,培训覆盖面广,所有想参加培训的农民共享培训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屏内线上”培训模式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农民接受培训的过程进行监督,培训效果较难保证,而且“屏内线上”培训模式很难大范围进行具体实践指导。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水利设施、人员管理等影响差异性较大,这种广泛参与的线上培训往往不能够具体解决农业生产问题,需要与其他培训模式相结合。该培训模式下,农民的参与积极性较难保证,波动较大。农村地区往往信息技术落后,这就导致该培训模式的便利性较差,影响农民的参与积极性。随着“智慧农业”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他们更喜欢也更能接受这种培训模式,此种模式或将成为主流,被更广泛地采用。

3.3 “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现场解答学员的技术难题。该培训模式以农民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田间生产为场景,组织农民共同讨论分析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农民自信心和决策能力,是一种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技推广模式[2]。“田间学校”打通了农民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一切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烟台市建有多所农民培训“田间学校”,截至2020 年9 月底,仅招远市就建有7 所农民培训“田间学校”。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效果十分突出,在以往的烟台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时常被采用。“田间学校”不仅可以直接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也可以开展学员座谈交流、承接学员参观考察。但“田间学校”也存在分布不平衡、操作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强、参训农民示范带动不强等问题。

3.4 “面对面”培训模式

“面对面”培训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模式,可以近距离与农民接触。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走进大田、农业大棚、果园等田间地头,深入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农场等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活动,面对面地指导农业生产。

“面对面”培训方式可以和参训农民准确交流,解决问题也更加精确。但是该培训模式成本较高,往往是“一对一”“手把手”,培训覆盖面较低,不适宜广泛采用[3]。

4 完善烟台市农民培训模式的建议

4.1 推陈出新,探索农民培训新模式

烟台市农民培训应与时俱进、顺势而变,打破固定思维,推陈出新,探索农民培训新模式,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农民培训模式,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针对农民培训需求不同的现实状况,可采用“定制型”培训模式,少些“大水漫灌”,多些“定制服务”,培训内容“接地气”,让农民真正学有所用。对于一些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可依据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优化整个产业链的人才支撑。一些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较好,但缺少资金支持,应通过自筹、银行贷款、争取项目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完善软硬件支持,提升其规模和档次。

4.2 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设备支撑

培训教师对培训效果有着关键性作用,农民培训模式都需要优质的培训师资团队支持与配合。应加强农民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农民培训师资力量,提高农民培训师资队伍素质。在农民培训事业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方面,烟台市也做出了许多新尝试,例如2020 年上半年蓬莱区农广校聘请了10 名以往“智慧农民”培训活动的优秀学员为农广校兼职教师。

教师应提高责任感,完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我来讲,你来听”的教学模式,多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协调培训内容和农业生产实践的关系,完成农民培训工作。同时,农民培训过程中科技、设备的支撑不可或缺,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短视频、直播、微课堂等培训模式时常被采用,需吸纳相关人才,运用相关高端设施,保证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此外,农民培训活动中,要想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训过程中的自觉。应加强对培训教师的监督和评价,以农民满意度为导向,适时对培训教师开展线上、线下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培训教师进行考核,激励教师较好地开展培训活动。

4.3 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合理选择培训对象

好的培训模式也需要农民参与进来才能发挥出作用。烟台市农民培训工作面临“招生难”的困境,不单纯体现在数量上,更多体现在质量上。要吸引更多高素质农民参与培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宣传深度,让更多高素质新生代农民了解培训内容、方式、时间,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应创新传统宣传方式,让各种宣传方式联动互补、共同发力。例如召开教育大会、广播播报、悬挂条幅、张贴海报等,继续发挥引导的作用;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宣传方式传播效率更高,应强化其宣传效果。不应忽略培训效果的宣传,要多宣传一些成功的典型经验,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农民自然更愿意参与培训。

5 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这个拥有众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却出现了“农民荒”。烟台市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强市,农业从业者也一定程度呈现出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堪忧、后继乏人等问题。农民培训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这些问题,为我国“三农”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民培训工作要想有良好的效果,就要有完善的培训模式。多措并举,保证采用的培训模式顺利开展,提升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烟台市田间农民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耕牛和农民
田间地头“惠”果农
《盆兰图》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