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接力养殖模式试验
2021-12-16陈静张朝晖刘肖汉郭闯
陈静,张朝晖,刘肖汉,郭闯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南通华鎏水产有限公司基地,池塘编号北1#、北2#、南1#。响水县为华水产品养殖场基地,池塘编号A1。
1.2 试验时间
2020年1—11月。
1.3 池塘条件
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361—2010)的要求。池塘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各塘基本信息
1.4 池塘准备
1月下旬,池塘带水清塘、消毒。每667 m2施用生石灰150 kg,化水全池泼洒,7 d后,泵入滤过的水,水位上升至1.2 m。
1.5 鱼种放养
表2 各塘鱼种放养情况
续表
2 养殖管理
2.1 饲料投喂
2.2 水质调节
6月中旬,各试验塘用聚合硫酸铁提高池水透明度,全池泼洒,每667 m2用量50 g;6月下旬,各试验塘用20%的过硫酸氢钾片剂改底、消毒,每667 m2用量200 g;6月下旬,各试验塘全池泼洒同一品牌的优质微生物活菌制剂(EM菌),按产品说明书使用。7—9月,在每个月的中、下旬,根据天气情况,重复上述水质调控措施。6月底、7月底、8月底、9月底、11月底,池塘施用EM菌调控水质之后,采集各个池塘的水质样品,测定总氮、总磷、悬浮物、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Mn)。
2.3 捕捞出售
6—8月,通过搬罾网,捕捞、挑选、出售达到规格的斑点叉尾,捕获到的鳙、细鳞斜颌鲴原池放养。11月,降低水位,通过搬罾和干塘,捕获、出售斑点叉尾、鲢、鳙、细鳞斜颌鲴所有养殖对象。
3 结果
3.1 水质监测
表3 各塘水质主要理化指标监测结果
续表
3.2 产量(增重)
表4 各塘养殖对象增重情况
3.3 产值
北1#、北2#、A1、南1#试验塘的总产值分别为1 508 849,1 138 698,3 723 029,926 997元,每667 m2产值分别为25 574,23 723,24 820和20 152元。
3.4 成本
各池塘投入成本见表5。
3.5 效益
经济效益:北1#、北2#、A1、南1#试验塘的总经济效益分别为337 644,167 400,658 418,100 400元,每667 m2经济效益分别为5 723,3 488,4 389,2 182.6元。
4 讨论与小结
4.1 模式对比分析
4.2 模式优势分析
4.2.3 选用先进投饲设备 风送投饵机可以替代现有的单体箱式投饵机,扩大饲料投喂辐射范围,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抢食饲料时彼此擦伤的概率,降低鱼类病害的发生率。
4.2.4 合理施用环保型净水剂 聚合硫酸铁、过硫酸氢钾、EM菌等环保型净水剂的合理施用,能够达到联合调节水质的目的。
4.2.5 适时捕捞及上市 适时捕获销售达到“北京货”规格的商品,降低养殖密度和池水载渔负荷。存塘的获得了良好的生长空间,成活率显著提高、规格更整齐、饲料利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