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888 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的锥形束CT 分析

2021-12-16刘晨晨

医药前沿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双根切牙样本量

刘晨晨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 无锡 214002)

(2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29)

根管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有效手段。充分了解根管系统的解剖,有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随着口腔临床诊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根管治疗并发症之一的遗漏根管在临床上被发现。下前牙双根管是临床上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且通过术前X 线片难以察觉。CBCT 较全景片、根尖片更先进,更利于探查根管三维影像。因此,本研究拟通过CBCT 扫描影像来观察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形态与发生率,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5 月—11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的CBCT 影像资料,纳入标准:①至少1颗下颌中切牙存在;②没有经过根管治疗或桩冠修复;③获取的CBCT 图像清晰;④年龄10 ~79 岁,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最终获取951 例患者1 888 颗下颌中切牙的CBCT 影像,其中男性387 例(769 颗牙),女性564 例(1 119 颗牙)。

1.2 方法

1.2.1 CBCT 扫描 使用CBCT(NewTom 5 G, QR srl,Verona 公司,意大利)进行扫描。技术参数:110 kVp,10 mA,体素0.16 mm,曝光时间3.6 ~4.8 s,图像层厚0.3 mm,经过CBCT 自带的成像软件(NNT4.6)进行三维多平面重建,进行轴位、矢状位观察。

1.2.2 图像分析 通过NNT 软件观察和记录下颌中切牙根管形态、牙位、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参照Vertucci分类法将根管类型分为5 型。Ⅰ(1-1)型:从髓腔到根尖孔仅有1 个根管;Ⅱ(2-1)型:从髓腔分出2 个独立根管,中途合并为1 个根管到达根尖孔;Ⅲ(1-2-1)型:从髓腔分出1 个根管,中途分为2 个根管,再融合成1 个根管到达根尖孔;Ⅳ(2-2)型:从髓腔分出2 个独立根管分别到达2 个根尖孔;Ⅴ(1-2)型:从髓腔分出1 个根管,中途分为2 个根管分别到达2 个根尖孔。本试验中将Ⅰ型称为单根管,Ⅱ~Ⅴ型统称为双根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下颌中切牙的根管数目和根管构型分布

1 888 颗下颌中切牙中,Ⅰ(1-1)型占据绝大部分占比92.96%,其次为Ⅲ(1-2-1)型占比4.56%和Ⅴ(1-2)型占比1.64%,Ⅱ(2-1)型0.21%、Ⅳ(2-2)型0.64%最少见,总体双根管发生率为7.04%,见表1。

表1 1888 颗下颌中切牙各型根管形态

2.2 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性别分布

1 888 颗下颌中切牙中有133 颗检测到双根管(7.04%),其中男性61 颗(7.93%),女性72 颗(6.43%),性别组间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888 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性别分布发生率

2.3 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年龄分布

根据年龄将1 888 例样本分为6 个年龄组:20 岁以下年龄组、20 ~29 岁年龄组、30 ~39 岁年龄组、40 ~49 岁年龄组、50 ~59 岁年龄组、60 岁以上年龄组。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依次为11.84%、6.09%、9.72%、8.33%、7.97%、0.30%。其中下颌中切牙发生率最高的组为20 岁以下年龄组11.84%,发生率最低的是60 岁以上年龄组0.30%。对不同年龄组双根管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双根管发生率显著下降,见表3。

表3 1888 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年龄分布

2.4 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对称性分布

在观察到双根管的74 人中,2 人对侧中切牙缺失,排除后剩余的72 人中,59 人双侧牙都是双根管,13 人一侧单根管一侧双根管,对称率81.94%(59/72)。

3.讨论

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各文献报道差距较大,可能与不同的检测方法、样本量、性别、年龄、人种差异等有关。在不同的检测方法中,离体牙染色法准确度最高,但只能用于体外试验,且样本量有限[1-2]。肉眼下寻找根管与显微镜下寻找根管与根尖片偏移投照方法均容易遗漏根管[3-5],而螺旋CT 扫描法对下颌中切牙双根管的发现率已基本接近离体牙标本,可以作为术前了解根管形态的辅助手段。

在同样使用CBCT 检测中国人下颌前牙的实验中,样本量小的实验结果与样本量大的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张露东等[6]用CBCT 观察了150 例下颌中切牙的根管影像,观察到的双根管占了39%,与本研究差距较大。赵莹等[7]用锥形束CT 检测了1 566 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为6.7%。缪惠灵[8]等用CBCT 检测了1 990 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为10.7%。高雅[9]等用CBCT 检测了2 132颗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9.71%。Liu[10]等用CBCT检测了1 553颗下颌切牙,下颌中切牙双根管发生率8.9%,均与本文结果相近。

与其他有年龄分组的研究结果一致,双根管的检出率与年龄有关[6-9]。在本研究的年龄分组中,60 岁以下时双根管的检出率变化不大,但在60 岁以后检出率显著降低,包括被排除纳入标准的80 岁以上患者及部分60 ~80 岁患者,排除原因均是下颌中切牙CBCT 未找到根管影像。此结果提示双根管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随着牙齿增龄性变化、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步入老年后根管钙化、闭锁,使得原有的双根管消失甚至主根管消失。

综上所述,下颌中切牙有一定的双根管发生率,在行根管治疗时应仔细,为了避免遗漏根管,在根管治疗术前建议使用CBCT 检查,尤其在60 岁以下的人群中。

猜你喜欢

双根切牙样本量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金双根:创新滴水入海,动力永不干涸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航空装备测试性试验样本量确定方法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Comparing Groups with Binary Outcomes
老年下颌尖牙双根1例*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