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1-12-15刘磊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社会实践

刘磊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并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进而提出了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具体措施: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利用音乐的艺术美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德育功能  社会实践

引  言

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思想观念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关乎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进一步丰富德育载体,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渲染手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音乐教师通过选取有内涵、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能够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有关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借助这类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在诸如《十送红军》《我的中国心》等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成为爱国主义的践行者。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合唱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合唱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将学生聚集到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这样做同时也非常有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由于在合唱活动中,学生之间需要不停地沟通,在交流中了解每个人的优势所在,进而才能发挥出个人所擅长的部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地学着尊重他人和宽以待人。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演唱效果,而成功的取得则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艺术理解度的培养,要想法设法地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音乐的类型多样,演奏方式多样,视听效果多样,因而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灵感悟,即学生的艺术理解度,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人审美需求实施针对性的音乐教育,尤其是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以促使学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品位。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音乐教育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即使学生更具正能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始终围绕正能量开展,给学生教授积极向上的内容。学生通过对音乐和演唱的学习加深个人对正能量的理解程度与贯彻力度,从而使这些正能量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引领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些正能量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使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学习状态。

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1.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

高校音乐教材的选取应以正能量为基础,以渗透德育功能为主体,为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优秀的平台。音乐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内容,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音乐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德育功能,以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学习内容、领悟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体会音乐的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不断强调文化软实力的当下,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更应注重文化自信的彰显,要更积极地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了解、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基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的现实要求,教师要注重在音乐教学体系中引入不同的音乐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高的音乐品位,为学生以后的创作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还要注重多选用那些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作品,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是极具感染力的,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借助不同的音乐作品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的认同感。比如彰显民族气节的《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等,彰显亲情可贵的《父亲》《常回家看看》等,彰显人们珍惜当下的《走进新时代》《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成长为道德更加高尚的人。

2.优化音乐课程设置

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彰显,高校应善于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促其实现。首先,高校应高度重视音乐课程教育,将其从辅助性课程转化为主要课程,并且针对不同的年级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侧重。其次,高校应适当地增加音乐课程的课时量,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最后,高校在设置音乐课程时应合理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学生能在演唱、创作等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体悟音乐在现实中的巨大作用,这也从侧面彰显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3.創新音乐教育方法

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音乐教师要选取那些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教学价值的音乐作品,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传达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1)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

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体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例如《旗正飘飘》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内容中凝聚了中华民族力量,呼吁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表达浴血杀敌的豪情壮志。作品中叠词的使用有助于表达沉重的时代背景。“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的情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引入曲目的时代背景介绍,以增强学生对《旗正飘飘》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艺术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艺术性与实践性的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师可以多选取一些具有较强艺术性和现实写照的音乐作品,或者是流行的励志音乐作品。这是因为已经具备了一定思考能力的学生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知识方面的自然过渡,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音乐教师要注重转变学生不重视音乐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旗正飘飘》以真挚朴实的语句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勇敢,《走进新时代》的创作灵感源于时事政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领导人的敬慕之情。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在播放歌曲和相应的音乐讲解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抒发的爱国情怀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这就在无形之中提升了音乐作品的德育功能。由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自律性等特征,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以使学生能更加真实地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拼搏的精神,有助于学生珍惜当下幸福生活观念的树立,润物细无声地将学生培养成为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3)教育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音乐课程学习不应止步于音乐技巧与歌唱的学习,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价值,选取具有教育性和创新性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认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建立创新型音乐教师队伍,这些音乐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音乐技能知识储备,还对音乐教育具有浓厚的热爱之情,同时对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有着正确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音乐学科科研能力,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4.拓宽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渠道

音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渲染气氛,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律与歌词传达德育信息,实现对听乐者情操的陶冶及思想观念的升华。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升学生思想认知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不断丰富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渠道。具体可从以下环节入手:

(1)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

一是举办艺术文化节。以班级、专业、系、学校为单位举办艺术文化节,学生可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唱表演、器乐演奏等。艺术文化节可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比如“爱国”“友好”“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等具有德育功能的主题,以充分发挥艺术文化节活动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举办年度晚会。以学校为单位举办年度晚会,学生可组队报名大合唱演出,利用大合唱的音乐作品演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激发学生音乐情怀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借助先进的手段进行音乐教育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平台,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以便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为自己后续音乐教育资源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为学生的音乐作品创作提供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音乐微信公众平台,并能定期在平台推送优秀的音乐作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音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便自己后期有针对性地改进。

(3)完善校园音乐推送细节

高校的校园铃声、广播站等都是推送音乐的重要平台。基于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的要求,高校可以对校园铃声进行美化,包括上下课铃声、放学铃声等。而校园广播站则应多推送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音乐作品,比如在不同的時间段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播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对音乐作品的认同,从而实现良好道德情操的渗透教育。

结  语

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思想,鲜明的性格。音乐教师应注重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音乐的学科价值;构建新型音乐教师队伍,落实音乐教学进程;充实音乐教学内容,体现音乐作品的立体性与教学价值,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的音乐作品学习,加深学生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小强.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7):189+191.

[2]苏枫.档案史料中观纳兰性德的文学思想[J].山西档案,2019(3):154-155.

[3]林绿.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黄河之声,2018(8):81.

[4]黄霄羽,唐子开.电影艺术档案的记忆价值及实现方式探析[J].山西档案,2019(4):19-25.

[5]吴杨.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4):157.

[6]简艳维.唐朝宫廷音乐文化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J].山西档案,2019(3):158-159.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西延安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社会实践
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探索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