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与醋调配通便贴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1-12-15刘晓文
刘晓文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0 引言
老年人群由于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是骨折高发的群体,并且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在骨折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压缩性骨折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恢复时间长,需要长期卧床休息[2]。此类患者由于受到疼痛、卧床、高龄等因素等的影响,在骨折后高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腹胀、便秘可影响患者卧床休息,并且继发的腹痛会造成患者烦躁、失眠等,不利于骨折的康复[3]。临床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时主要以泻药、开塞露、灌肠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4]。如泻药可加重肠道负担,而开塞露、灌肠等方式在操作时对患者体位有一定要求,但大多数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体位限制较大。本次研究为促进患者便秘治疗疗效的提升,采用中医通便贴进行治疗,具体分析蜂蜜或醋调制通便贴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我科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收治的老年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 例。以SAS 软件将其随机分为2 组,各60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36 例;年龄60~78 岁,平均(70.02±6.72)岁;胸椎段25 例,腰椎段35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34 例;年龄60~79 岁,平均(70.14±6.76)岁;胸椎段27 例,腰椎段3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CT、MRI 等诊断明确为压缩性骨折,新鲜骨折;(2)受伤后出现腹胀、便秘、排便困难;(3)腹痛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1 次/min;(4)年龄60~79 岁,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陈旧性骨折患者;(4)患者既往经常出现便秘;(5)恶性肿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便秘。
1.2 方法
在发现患者在骨折后出现便秘等症状后,予以患者通便贴治疗。通便贴药方:大黄15g,厚朴15g,泽泻15g,当归10g,姜粉10g,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状。
1.2.1 观察组
采用蜂蜜将粉末状中药材调配成膏状,制成1×1cm 的膏药丸。找准患者的双侧天枢穴、双侧腹结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支沟穴,将膏药丸贴敷在上述穴位,贴敷时间为4h(以皮肤产生红晕为度或者患者耐受程度为度)。
1.2.2 对照组
以醋调配粉末状中药材,其他使用方法与观察组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疗效判定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其中治愈:腹胀、便秘及继发的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正常;显效:腹胀便秘及继发的腹痛等症状显著改善,能够在48h 排便1 次;有效:腹胀便秘及继发的腹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但排便较为困难欠舒畅;无效:腹胀、便秘及继发的腹痛无明显改善,难以排便。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统计对比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3)对比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评分判定标准
便秘等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症状评分判定标准
2.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h,±s)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h,±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 60 5.45±1.47 21.40±4.82对照组 60 6.72±1.85 26.47±5.48 t 4.163 5.381 P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16.25±3.47 5.86±1.47对照组 60 16.44±3.55 8.20±1.68 t 0.297 8.120 P 0.767 0.000
3 讨论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较为久远,在《素问》中有记载曰:“人有所堕坠,血留内 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对便秘的腹胀、便秘的发病、治疗进行了简要阐述[6]。中医认为骨折后患者淤血留蓄,积久而滞,升降失序;加之浊气滞留于胃而不得下,引起腹胀、便秘的发病[7]。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老年人群骨折后便秘高发的主要原因有:压缩性骨折后在患处及周边形成血肿,对腹膜产生刺激使胃肠蠕动受到形象,因而进行麻痹性肠梗阻;其次在压缩性骨折发生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肠道自然蠕动减少,影响肠腔内气体流转,也会造成腹胀、便秘风险增大[8-9]。
临床极为重视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治疗干预,此类患者由于年老体虚、气血虚败,在骨折康复时间较长,如此基础上有受到便秘等并发症的影响,对患者骨折预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腹胀、便秘等持续过程中,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不断积累,也会进一步的便秘,因此临床极为重视便秘的治疗干预[10]。
西医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容积性泻药、粪便软化剂、润滑剂、灌肠等,但长期使用泻药类药物会加重肠道负担,是患者进食后肠道蠕动减少,并降低主动排便反应,使患者便秘症状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11]。另外长期使用泻药药物,还可导致皮炎、出血倾向、胃炎等的发生,继而造成水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减退等。基于以上背景,临床亟待一种安全性高、通便效果好的干预方法。
中药通便贴是通过将调配后的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而产生治疗效果,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通便、理气、调和气血的作用。本次研究使用大黄、厚朴、泽泻、当归、姜粉作为通便贴的药物,其中大黄清上与泻下并行、解毒排热;厚朴理气散结;泽泻除湿热,通淋浊;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姜粉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消化[12]。诸药合一方有行气、通便、消肿、活血的功效。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通便贴贴敷于双侧天枢穴、双侧腹结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支沟穴,具有扶正固本、健运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
本次研究主要为探究以蜂蜜或醋调配通便贴的疗效。蜂蜜味属甘,性平和,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自古而今以润肠通便闻名。蜂蜜通便的主要机制是因为其中乙酰胆碱的成袋,可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增强胃肠蠕动。大黄用蜂蜜调和,具有清凉且增强药效的效果,同时有助于直达疾病所在地;最重要的是用蜂蜜调和的大黄,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而醋辛散芳香之性,能增加渗透力,有助于药物快速达到病所。用食醋调和的大黄粉敷神阙穴,具备促进药物吸收和刺激穴位两重效果。
最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以蜂蜜调配通便贴治疗便秘的效果更为理想。同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均再次证实以蜂蜜调配通便贴治疗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蜂蜜调配通便贴治疗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疗效优于以醋调配,可获得理想的通便效果,使患者腹胀、便秘症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