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农民的收入效应及其机制探究
2021-12-15韩伟宏李建军
□韩伟宏,李建军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晋中 03000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大力推广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园区等旅游形式,在满足城镇居民精神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全面提升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为确保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下,不断调整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发挥乡村景观功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渠道。但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和谐因素,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为确保区域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不断优化乡村旅游模式已迫在眉睫。
1 乡村旅游开发困境
1.1 经济因素
乡村旅游是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为确保旅游产业效益最大化,发展乡村旅游已迫在眉睫。乡村资源较为匮乏,导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政府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区域基础建设单一化,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因素
首先,部分开发商未能从长远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盲目开发乡村资源,在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区域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其次,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开发商只关注于短期效益,未能综合考虑区域实况,造成旅游景点传统特色的缺失,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再次,部分开发商采用不科学的营销机制,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旅游垃圾,在影响游客体验感的同时,加剧了景区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进程[1]。
2 乡村旅游具体化案例
2.1 河津市龙门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剖析
河津市龙门村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其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是推动乡村旅游高效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龙门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湿地资源,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积极培育文化载体。近年来,龙门村年接待数量高达20 万人次,产业收入突破700 万元,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从地理位置来看,龙门村坐落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出口东岸,是“禹凿龙门”“鱼跃龙门”等神话故事的起源地,因此其本身就极具浓厚的神话色彩,加之此区域多次参与抗日战争,红色文化十分浓郁。在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建设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龙门村坚持走“文旅”融合之路,连续举办“大禹文化节”(春季)和“大禹庙会”(秋季),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目前,龙门村正规划“龙门古镇”及“大禹文化园”项目,深度打造黄河文明的核心展示区、大禹文化的集中承载地以及北方山水风光的旅游目的地[2]。
2.2 运城市高村乡闫景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剖析
闫景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有高速路穿过,所属地形为峨嵋台地,东依孤峰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经调查,2018 年闫景村营业收入1 230 万元,实现利润500 万元。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闫景村依托李家大院,采取“景村结合”方案,在确保景区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晋南居民风格的典型建筑,融合了中国南北建筑特色,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极高,加之院落处处显示着多种吉祥含义,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依托李家大院,闫景村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景村融合”活动,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闻喜县东镇上镇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剖析
闻喜县上镇村地处峨嵋岭腹地,背依峨嵋岭,面向涑水河,大运路、太风路穿境而过。2007 年,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与周边其他村庄相比,上镇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曾建有一座集尧、舜、禹、汤于一体的“四圣宫”,曾引得到河南偃师巡视的汉武帝前来拜谒。
2012 年,上镇村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双喜门”,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在“双喜门”后是宽阔的富民大道,富民大道两侧建有24 个造型各异的小双喜字,“囍”字上边两个角上各站着一只喜鹊,喜鹊的嘴上叼着一个小红灯笼,把“喜鹊报喜”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囍”字的中心还分别嵌入了十二生肖和在中国人口最大的十二个姓氏。
2013 年,上镇村建成全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展厅及村史馆,开发了村北的磨盘岭,将其打造成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园产业“腾龙岭”。腾龙岭规划建设儿童游乐中心、七彩滑道、无动力索道、老年活动中心、双喜小商品街、绿色湿地、荷花池、鹅鸭散养区、小龙虾养殖池等生态循环圈、诗联文化学堂、养生学堂等复合型旅游体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打造文明和谐、生态优美、产业繁荣、风情浓郁、丰富多彩的美丽休闲旅游示范新农村。
3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确保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扶持
与其他农村基础产业相比,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以便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有效吸引游客。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我国农村与城镇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农村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给乡村旅游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为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市场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政府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大对乡村旅游业的资金扶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主导地位,为有效调节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当地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加强旅游部门与相关部门(农业、林业、环保、国土等部门)之间内在联系和沟通协作。要建立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大对基础服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服务规范标准,对乡村开发环节和发展环节进行有效管控,以此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时,为保证旅游开发有序、有效推进,开发商需在秉承科学规划原则的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合理规划乡村旅游[3]。
3.2 坚持区域特色化建设,加强对乡村环境开发的有效管控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部分开发商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益,未能站在长远角度制订完善且科学的开发计划,在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同时,导致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削弱了游客的游玩兴趣,不利于良性循环目标的达成。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应确保特色化和差异化建设,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落实对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具有独属于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西部的民俗、东北的冰雪、江南的水乡等。
在开发时,为进一步增强区域建设的特色化,首先,乡村旅游开发商需在综合区域特色文化的前提下,确保区域“三农”本色有效渗透,将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区别开来,使城镇游客切实感受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其次,为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商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构建乡土文化的同时形成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再次,在新产品开发时,为有效吸引游客,加大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力度,乡村旅游开发商要秉承创新理念,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体验需求[4]。
3.3 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打造区域联动特色旅游汇聚区
“大健康旅游”是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化融合的一种新业态。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生活”观念的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数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服务价值,相关产业需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即在秉承负责任理念的基础上,依据资源基础优化发展空间布局,通过“大健康旅游产业”和区域资源的相互融合,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在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产业基础上,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除此之外,在“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区域政府和相关部门还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区域健康旅游产业目标性、群体性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的考虑,通过深入挖掘区域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健康旅游集聚地,在全面提高服务价值的同时,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5]。
3.4 重新规划和设计健康旅游产品,加快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目前,在“大健康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安全性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对产业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为此,重新规划和设计健康旅游产品,从产品整体性、安全性、针对性和特色化等方面加快健康旅游产业基地建设,依靠区域资源强化产品和旅游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和针对性,在安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强化产品特色、安全与品质[6]。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大力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应大力培养专业的健康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切实落实好产业人才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是提高健康旅游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战略基础[7]。
3.5 加大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力度
3.5.1 紧跟时代潮流趋势,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文化
在以往建筑规划设计时,承载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统建筑被推倒,文化流失现象严重,不利于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也不利于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当前特色化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区域的个性化发展,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人员除了要综合考虑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外,还要在确保传承和发展平衡的前提下,融合关键要素,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预期规划设计目标的达成。
3.5.2 坚持“可循环发展”的设计理念,确保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和传承共行
传统建筑中,古村落、老建筑大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传统建筑文化,其不仅体现了民间建筑的文化精髓,也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时代特色。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建筑规划设计者在设计时还要秉承可循环发展的设计理念,在保证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的前提下,确保传统建筑材料优势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创造良好条件。
传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习俗,是人们了解区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设计者需摒弃传统千篇一律的设计理念,在秉承可持续、可再生、可循环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确保传统建筑得以永续利用。
4 结束语
区域乡村在发展旅游业时,由于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为有效解决境内乡村旅游各自为营的现状,乡村要加强区域联动以及产业融合,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规划,加快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