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其对策
2021-12-15杨梦园
□吴 昌,杨梦园
(1.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 浙江 杭州 311300;2.中共乐清市委党校 浙江 温州 325600)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1]。
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困境
对照乡村振兴建设的目标要求,面对集体经济、三产融合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存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足、乡村人才结构不完善、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4 个方面。
1.1 城乡整体发展差异的制约
整体上而言,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教育医疗等与城区仍有较大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因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党员结构素质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不符合、不匹配[2]。一些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中高学历人员少、年轻人少,低学历多、年龄大;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原有产业面临转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缺乏财力支撑。
1.2 党建功能定位不明确
一方面,有的基层党组织跳不出“就党建论党建”的圈子,结合抓、统筹抓、系统抓党建的举措和办法不多。比如有的人认为抓经济就是抓党建,将党建视为经济的副产品。另一方面,一些村党组织对发展集体经济缺少主观能动性,在推动发展上思路不新、措施不多、效果不佳,存在任务观念,将眼光放在完成年度任务上,缺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规划。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要求不高,组织软弱涣散,影响力、号召力弱化、虚化、边缘化,无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
1.3 主动担当与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低
其一,村干部长期处于基层,工作强度大、难度大、压力大,既要落实上级要求,又要满足群众需求,经常处于尴尬处境。在实际工作中,因提前预警和过程监管等体系不完善,出现事前工作少、事后问责多的问题。其二,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有所弱化,在精准服务、精密智管方面的工作不完善,如运用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够。其三,村干部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尽管每年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干部时,都有面向优秀村干部的特定岗位,但由于年龄限制,最终上岗的往往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村干部,加上村干部整体待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主体作用的发挥。
1.4 农村紧缺人才供给及相关保障不力
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数量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少。从教育培养上看,农技人才培养与最终岗位职能不匹配,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缺乏系统培训,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数字农业”的发展。从政策实施上看,政策跟进不力,如基层农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各产业间结构性缺员严重,部分农技人员应聘相应岗位后并未享受岗位工资待遇,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因学历低而无法获得人才认定并享受相关政策。
2 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
2.1 以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责任,加快发展是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要务。要加快推进产权制度、经营模式、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推动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环境建设,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治理等,使乡村更具吸引力,让乡村吸引和留住更多科技、资金、人才[4]。坚持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尽快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在农村的覆盖率。畅通农村物流渠道,加强农村物流网络化建设,实现农村与市场无缝对接,推动农村生产要素、产品的便捷交换和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配置。
2.2 以村社组织换届为契机,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最强领头雁”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雁’”。按照全面“一肩挑”的要求,确保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农村经济合作社领导者的人权、事权、财权高度统一,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切实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为自身素质突出、善于做群众工作、勇于担当作为的年轻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帮带培育。
同时,吸引并鼓励回乡创业青年参与村级事务,聘请其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助理等职务,不断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探索实施“特聘组织员”制度,选聘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机关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特聘组织员”,发挥党组织指导和促进党建工作及引领作用。
2.3 以建强基层组织为核心,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堡垒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只有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聚集各项优势资源,激发并形成发展合力。要强化工作问责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落实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倒逼责任落实。深入实施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百分制”考核办法,针对不同基层党组织,设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和权重,既注重集中考核、定性考核、组织考核,又注重平时考核、定量考核、群众考核。在有效覆盖传统农村组织的基础上,创新设置方式,有机嵌入乡村已有的“两新组织”,将各种力量汇聚起来。组建“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等多种形式的党建联合体,如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4 种党组织联建方式,淡化体制、隶属、级别等观念,推动单个党组织的“独角戏”变成各领域党组织的“大合唱”。
2.4 以优化党员队伍为重点,永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本色
基层党员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和先锋队[5],其示范引领作用关乎乡村振兴的效果和质量。根据任务需要开展培训,及时组织村级干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掌握党的大政方针,牢记政治使命和政治纪律,有计划地提升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和相关培训力度。整合各部门的技术力量,深入农村进行培训指导,使每个村干部都熟悉掌握一两门农业实用技术,增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重点挖掘身边“重实干、勤为民、敢担当”村干部的先进事迹,以点带面,转变其工作作风,提升农村两委干部的担当意识。搭建有效平台,主动与有培养潜力的集体和个人组成“帮学对子”,为先进典型人员的成长与进步铺路搭桥,主动为年轻干部提责,形成良好氛围。落实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村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报酬待遇,进一步提高各类优秀人才参选村干部的内在动力。拓宽村干部上升渠道和提高政治待遇,提供更多发展平台,认真落实村干部离任补贴,以此不断增加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含金量。
2.5 以完善政策机制为突破,营造党建引领乡村人才的浓厚氛围
深化推进农技专家队伍建设,扩大首席专家团队的覆盖面,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纵向到底的基层服务体系[6]。充分发挥不同团队的优势,集合多方力量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跨专业、跨领域联合技术攻关,有效突破难点问题。深入推进农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整合农业教育资源用于农技人才引进、培养培训、科学研究、创业创新、奖励补助等,通过配备先进教学设施、配强专兼职师资力量、打通农业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和推广渠道等方式,促使基地成为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适度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等级认定制度,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方式,探索农民职称评定和技能鉴定的衔接办法。
加快制定《加强乡村产业人才振兴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扶持壮大农村电商、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城市各类人才、退伍军人等“新农人”回乡创新创业,助其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筹资难题。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农人”教育培训体系,尤其是有针对性培养数字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事关亿万农民的福祉,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必须强化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力量,找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找准着力点,做到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