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牧工商一体化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
——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

2021-12-15黄润芸马伟周凯张潇杨莉黄炎坤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友校园文化应用型

黄润芸,马伟,周凯,张潇,杨莉,黄炎坤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能源与智能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1]。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都能够发挥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形成于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精神凝练和特色沉淀,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所大学的办学精神、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随着校企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校园文化建设也更多地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加强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用企业文化内涵影响学生的发展是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作为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把牧工商一体化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道路,把校企合作共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为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发挥其育人作用开展有益的探索。

1 让校企合作成为提高办学质量的推动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导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2]。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 校企合作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到企业指导实践、与企业专家开展交流、与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教师更好地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在应用专业理论指导生产经营实践的同时也使理论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深入的合作不仅能够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而且也能够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对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校企合作使专业建设更富于活力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为高校合理调整专业、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确定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都提供了最直接的建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使专业教师对行业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指导学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参与课程或专题教学和专业实践等,能够促使专业建设与社会和行业发展更有效地对接[3]。

1.3 校企合作是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抓手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学研究更注重应用型研究项目,重点在于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熟悉现代科技、工艺技术、产品、管理理念与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把握产业发展所需,更好地结合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确定科研选题。这种以解决企业生产现实问题为目的的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应用研究的立项基础,其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转化成生产力。

1.4 校企合作是建设校外教学基地的重要基础

通过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生产和生活条件、人力资源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就业和创业提供条件,不仅使教学与生产经营更加贴近,也有效地弥补了学校硬件条件的不足。这些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对于校企双方来讲是一种双赢的途径。

1.5 校企合作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能够更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为开展教学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改善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条件,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学校积极主动与典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合作效果考评与奖励办法,提高教学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显著提高了合作效果。

2 借鉴企业文化建设应用型本科的校园文化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主要定位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多地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更多地感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毕业后能够对企业文化有较高的认可度,能够及早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在校企合作中通过相互的了解和深入的结合,把企业用人的基本素质、知识、能力、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使毕业生能够具备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能够及早适应企业岗位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作用。要达到这种育人目的,除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开展教学工作外,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归纳和提炼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发展理念、思维导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4、5],是凝聚企业员工的一种精神和价值信仰,而这种信仰对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借鉴、引入现代企业的文化观念和发展理念, 搭建校企文化对接平台, 开展多维度的校企文化融合,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6]。通过融入企业文化能够让学生及早感受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情况,了解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巩固专业思想;通过了解当今企业发展的动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力[7]。在校企合作的影响下,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 也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全面的文化教育[8]。通过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和自觉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相关职业素质。同时,学校通过引进、融汇来自相关行业的企业文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作为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基础[9]。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与互助有很多途径和形式,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高校要合理选择并充分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学校的教育发展助力。如某企业的“家”文化,教育员工重视家庭、尊重家庭成员、信奉家和万事兴,教育员工爱国如家、爱企如家、爱同事如爱家人等,在校园内能够教育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培养团结互助、相互尊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企业的“孝道”文化,同样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有机结合,传承传统文明、鼓励互助友爱,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此外,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竞赛,鼓励学生潜心学习、锻炼能力、更好成才。还可以把相关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方案引入校园和课堂,让学生在感受企业运行管理的同时自觉遵守校园管理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自身的责任,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一种自觉[10]。

3 以校企合作为特色塑造校园文化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办学优势,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凝练牧工商一体化办学特色,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办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既重视突出牧工商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又强调校企合作的发展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道路。

3.1 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学校设立了社会服务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宏观规划、业务指导、综合协调与专项服务。该机构统一协调学校以及教学院系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推进与管理。这对于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紧密校企之间的关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我校先后与鹤壁市人民政府、武陟县政府和西华县政府等畜牧食品业大市(县)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重点在于推进这些市县以畜牧生产、畜禽产品加工、冷藏与产品包装、物流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与交流、牧工商大数据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协作,发挥合作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开展共建项目,以项目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协调开展。

3.2 提高教学院系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学校出台相关制度和规定,鼓励各个教学院系与原有合作基础良好的大型知名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如已经建成并运行的“雏鹰农牧学院”“广安农牧学院”“丰源农牧学院”“牧工商一体化产业研究院”“牧业金融学院”等,在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对运行良好的共建二级学院进行奖励。同时鼓励教学院系与企业共建“冠名班”,推进企业进校园、进讲堂。在共建过程中,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技术和管理专家为学生开展专题研讨和讲座,内容包括现代科技发展、实战经验、企业文化、职业规划以及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使学生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趋势的同时感知现代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3 发挥校友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校友是一所高校提高社会知名度、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资源,他们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发挥知名校友在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我校注册成立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友会”,设立了校友工作办公室,其职责是负责统筹学校校友与基金两方面工作,肩负起整合各方资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全面支持的任务。

要正确看待并充分发掘校友在学校发展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品牌资源,他们为社会和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他们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他们的成就和事迹是学校德育教育和励志教育的最好素材;他们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等方面的信息;他们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渠道,能够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能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优秀校友也通过各种形式的捐助,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或物质支持。

校友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校友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方面。校友文化始终携带着校园文化的印记,对在校生的发展发挥着传承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学校通过宣传知名校友的奋斗历程和事业成就,展示其时代风采,适时邀请部分优秀校友为在校生开展讲座等形式,使他们的优秀事迹成为激励学生成才的推动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增进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校友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让这种情感成为沟通校友文化及校园文化的纽带[11]。

3.4 促进企业文化进校园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承担着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潜能激发、能力发挥和情感熏陶的功能,其作用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12、13]。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促进与互融体现在将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与企业运行发展所要求的行业技能相匹配,将企业员工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技能等内容嫁接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1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心、积极向上的心态、爱岗敬业态度、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和交流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12]。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借鉴企业的精神文化,将企业的质量与服务意识、法纪与诚信意识、克难与创新意识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并使之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4、14]。

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并有选择性地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充实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鼓励和吸引大型龙头企业在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安排内容多样化的专题讲座,把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理念、举措、文化、人才观等带入讲堂,为促进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提供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5]。

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肩负着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任,与区域内主流产业的对接和与骨干企业的合作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每所应用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以差异化优势谋取发展成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河南省农牧与食品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把校企合作作为发展的重要途径,走牧工商一体化发展道路,积极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丰富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猜你喜欢

校友校园文化应用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友风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