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 总结与思考(下)
2021-12-14赵春婷
赵春婷
(接上期)
5.个人创造
音乐史家们坚持科学的理念,实事求是,维护了学术的真理,显现出一个学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郑觐文先生在他的《中国音乐史》中,以“音乐大同”为目标,把中、西音乐形态的比较收入书中,形成其特点。春秋,颂乐时期;颂乐体格。秦、汉、南朝,清商时期;清商体格。北朝,胡乐时期;胡乐体格。唐、宋,燕乐时期;燕乐体格。金、元,宫调时期;宫调体格。明、清,九宫时期。九宫体格。“体格”之中,作者又处处与西乐相对照,用以显现中、西音乐之间的“大同”。这些都表明郑觐文先生的个人创造。杨荫浏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纲》是一部真实展现中国的音乐史实及与音乐相关的哲学思想的著作。他还提出:全部中国音乐史,可以说,是一部民间音乐的发展史,这种思想与古代的正史乐志中以宫廷雅乐为主的思想完全不同,是让民间音乐唱“主角”的思维方式。再如,徐元勇先生在其《中国古代音乐史》一书中将地方音乐史料引入并展开研究。这也凸显出当下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在研究思维、领域上的新突破与新发展。
6.经验与教训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展到今天,经过一代代音乐学者的努力取得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从20世纪90年代,音乐学界发起了对过去音乐史学研究的反思与探讨,提出了“重写音乐史”的观点。而“重写音乐史”的原因总结为以下的五个方面:①音乐史料进一步地丰富;②音乐史学观念有所改变;③音乐本体的分析研究的水平有所提高;④音乐文化的分析研究的水平有所深入;⑤音乐史学研究成果有所发展。
7.音乐史学史研究的三个方面
音乐史学史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写作音乐史学著作。它是以音乐史学著述为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音乐著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的把握、音乐史家人物的把握、音乐史著述的把握。关于音乐著述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已经有许多成果。例如:洛秦《郑觐文〈中国音乐史〉述评》、冯文慈《王光祈的音乐史学方法和学风》等。还有2000年以后的一些硕士、博士论文都以音乐著述研究为题。这些对音乐著述的研究是音乐史学史研究的基础。在对个别音乐著述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音乐历史的文化动态变化,就可以寻找出音乐著述的历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发展的必然性,这样就成为一部音乐史学史。音乐史学史是音乐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史学者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思考与反省从中获取经验与教训,从而不断发展,使其更具科学性。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现状
近十几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的深度进一步加深,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取得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新成果。例如,在音乐考古学、乐律学、古谱学、音乐文献、古代少数民族音乐、中外音乐交流、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几年来,田野工作在丰富音乐史料文献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受到历史学中“口述史”研究的影响,音乐口述史成为目前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也成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新风尚
(一)专题课程的广泛开设
传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主要以通史性质课程为主。1914年,叶伯和撰写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中国音乐史》,这本书正是他授课于成都高师时的讲义。之后,近代思想的中国音乐通史与专著不断问世,例如,郑瑾文、许之衡、王光祈、萧友梅等人编写出版的较为系统的作为授课的提纲、讲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由此,“音乐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对象得到确立”。直到1944年,杨荫浏先生编写的《中国音乐史纲》,作为当时一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杰作,同时也是重庆国立音乐院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授课讲义。可以说,自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到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真正地实现了从传统音乐史学到现代音乐史学的转型。这一时期,专题史的研究也十分兴盛,主要领域为乐律史、乐器史、剧曲史、音乐文学史、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史等 。例如,萧友梅的《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孔德的《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1926)、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1935)、赵景深《大鼓研究》(1936)和《弹词考证》(1937)、傅惜华《子弟书考》(1944)等。这些著作也往往成为作者开设相关课程的教程、讲义。
建国后,蓝玉崧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首开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其所授课程的讲义根据其学生吴大明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书,于2006年出版。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则在《中国音乐史纲》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开辟了一个“以音乐为中心”研究音乐史的新时代,一个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代表着20 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最高成思想的历史发展新阶段”。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包括夏野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等通史性著作,还包括许健的《琴史初编》、叶栋《敦煌曲谱研究》等专门史研究著作。这些著作也成为当时、当地音乐学院(研究所)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教程、讲义。在“后杨荫浏”时代,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向着更广、更深、更细化的方向发展,重要的著作包括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郑祖襄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王子初的《中国音乐考古学》等通史类著作。同时,还出版了李纯一《先秦音乐史》、方建军的《中国古代乐器概论(遠古-汉代)》等断代史著作。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等音乐交流史研究著作。此外,还出现了乐律学、古代乐谱研究、说唱和戏曲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例如;袁炳昌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田联韬《藏族传统音乐集萃》、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等。至近10年来,通史性质中国古代音乐史类著作也有出版,例如:徐元勇《中国古代音乐史》、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史简明教程》。值得注意的是:地域性音乐史著作及其课程悄然在各地方音乐院校中开展起来。例如:徐元勇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第一次将地方音乐史写入音乐教材中。同时,专题研究越来越多地被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纳入教学课程。例如,“中国古代音乐史之古琴音乐”“古琴音乐概论”“音乐考古学”“考古大发现”“中国古代音乐专题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历代乐志选读”“律学基础”等,可以说,这些课程都紧紧围绕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方方面面,深入于专题研究成果的讲授与传播。
(二)新领域的研究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研究主要围绕着音乐史学史研究展开。例如,洛秦《中国音乐史学史研究的意义——研究属性、观念、范畴和范式的思考》,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郑锦扬《中国音乐史学史在新时期的四项学术进展》,杨善武《历史、现状与前景——中国音乐史学发展刍论》,田可文《历史的观念:中国音乐史学与史学的关系及其他》,刘勇《论以人物为主线的音乐史学史写作》,王小盾、金溪《中国古代的音乐史书写》,陈荃有《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著的发掘与认知》。而出版于1998年的郑祖襄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则是一部较早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基础知识的教科书。以该书为教材的课程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多年。
此外,地方音乐史的研究也在地方院校开展起来,例如,杨和平先生所著的《浙江音乐史》,是一部典型的从区域文化角度论述浙江音乐历史的著作,也是一本具有地方音乐研究特色的教科书。
(三)“音乐表演学科”建设问题
这里所讲的表演音乐学研究,主要指民族乐器演奏相关音乐学研究,尤其涉及乐器的律、调发展演变,古代乐器形制衍变,古代乐谱(译谱、版本)研究等。“音乐表演”指一种以声音为取向的艺术展示活动。“学科”的核心则指的是学问性质的知识门类与机构及其运作机制。音乐表演学科的建设,不仅要面对表演学科知识特点,面对知识如何创新,而且还要面对学科体系中表演理论基础,由此,可以说音乐表演学科具有双重品质。音乐表演学科的学科建设具有两个层面的双重任务。其一,是如何制造具体的乐音,其二是对乐音的制造和发生进行物理性、社会性、民族性、文化性的说明。
国内音乐表演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音乐结构形态分析为本,把分析与表演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第二,要更多地针对表演本身进行研究,借鉴国际音乐表演测量方法,进行音乐表演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揭示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原因;第三,重视音乐表演的历史实践,在历史继承和时代发展的审美需求的变化中认识表演所诠释的内涵;第四,重视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培育跨学科研究机制,加强不同学科学术群体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第五,着重分析历史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音乐表演研究的变化、演变。
结论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范围、领域不断扩大;②研究材料、方法更加丰富多样;③研究越来越细化,不断吸收新的方法;④有所加强的音乐史学自身理论建设;⑤研究人才不断涌现,几代研究者各显风采;⑥研究成果日益丰富;⑦学术质量逐渐提高。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依靠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更逐渐展开了音乐本体形态学上的研究,形成了“律、调、谱、器”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写作的格式。杨荫浏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古代音乐史是音乐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中国的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史是古代的音乐史”。它主要包含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和中国古代音乐史料研究三个方面。细分下来,包括乐律学研究、古谱学研究、文献史料研究、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研究、音乐考古学研究、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研究等。
对于“中国乐派”的理解,更多的是如近代王光祈、萧友梅、赵元任、黄自等音乐教育家之思想一致,即利用西方之作曲技术,采用中国传统音乐因素(包括音阶调式、民歌小调旋律、戏曲唱腔、传统器乐等),正如俄罗斯民族乐派之发展。萧友梅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更有明确认识,即如何融会中西音乐因素。他身体力行,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创造“国乐”,表现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与王光祈思想一致。他还通过借助其主导建立的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体系,来促进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建立“国民乐派”。赵元任在比较中西音乐的异同时指出,一定要明确什么是“中国音乐的国性”,“俄国著乐家所著的音乐的基本的法术是跟世界公共的,但是里头又另有俄国的国性跟著者的个性,使听者可以听得出而听了也喜欢。要达到这种情形,是中国音乐发展上应取的目标。”黄自也认为,中国音乐学科发展应该“一方尽量吸收外国著名歌曲,一方尽量保存固有民歌而发扬光大。如俄国国民派之音乐家,均是如此主张,此则颇足供我国音乐家之参考云。”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是一门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是一门包括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同时又涉及音乐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科学性质很强的音乐史学学科。中国古代音乐研究是中国音乐研究的源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很早就对自己的音乐历史进行了记录与研究。20世纪初,西方“民族音乐学”兴起,他们开始研究欧洲城市艺术音乐以外的至今尚在流传的口头传统音乐。由此,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音乐一起被揽入“民族音乐学”的领域。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音乐史学著作《吕氏春秋·古乐》。但近代具有科学意义的音乐史研究出现的较晚。有学者认为,20世纪20年代起,叶伯和、郑瑾文、王光祈的音乐史著作,“标志着这一新学科在我国的诞生”。也有学者认为,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一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发展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了解中外音乐交流史,“一带一路”文化纽带上,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外音乐交流历史,中国音乐早已在千年前影响过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与国家的音乐文化,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早已形成“中国乐派”的独特性質并具有自主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重写音乐史”因受文学史界“重写文学史”启发而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由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率先提出。尤其陈聆群先生一直关注并倡导从学科层面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进行反思,众多学者如戴鹏海、冯文慈、汪毓和、张静蔚、梁茂春、黄旭东、居其宏、向延生、戴嘉枋、余峰、王军、冯长春等的参与和回应,深化了这场讨论”。参见李方元《关于“重写音乐史的几点思考——历史与教育双重视角的审视”》,载《天津音乐学报》,2010年第4期。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音乐艺术》,2018年第3期。
陈永《近代“中国音乐史学”之形成及其特点》,载《黄钟》,2008年第4期。
孔培培《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比较研究》载《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
高拂晓《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及比较和评价》(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