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象立意言意共赢
2021-12-14武路路胡建宽朱爱军崔福菊张慧曹务末
武路路 胡建宽 朱爱军 崔福菊 张慧 曹务末
摘要:古诗词教学活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挖掘古诗词文化内涵,通过意境营造来传递真情实感,让学生领略作者的文采,并鼓励学生合理运用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首先介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接下来重点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近年来,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重视古诗词教学工作,通过举象立意、言意共赢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推助力。当前,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规范化、优质化推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新时代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可见,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给与方向指导,教师肩负起优秀文化传承、教书育人的重任,从而深化新时期小学语文教改[1]。古诗词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教师围绕诗词由来、创作者意图、诗词影响等展开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诗词文化,同时,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营造浓厚课堂氛围,真正保证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是文化传承、精神弘扬的重要场所,古诗词课程科学设置,并且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能够渗透审美教育,使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学生领悟古诗词的美,并将文化意蕴内化于心,能够在强烈民族荣誉感的驱动下报效祖国,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出色表现,这对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社会持续发展有积极影响。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古诗词教学能否达到言意共赢效果,需要语文教师做足充分准备,通过备教材、备学生,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在此期间,将诗词意象、情境生动呈现,使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自主读诗、自主品诗、自主用诗,实现学以致用。
2.1诵读显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教学中这一方法同样具有实用性。语文教师鼓励小学生多读多诵,诵读过程是了解诗词含义、理解诗词内容的基本途径,也是后续背诵、有效应用的必然要求[2]。例如,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的意象分别是碧水、青山、孤帆、日,教师有节奏、有感情地领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到意象时改变语调,并配合手势,让学生领悟静物动态变化的妙处。学生诵读过程中,学生对“断、开、流、回、出、来”动词特殊标记,并在头脑中想象泛舟顺流、青山相对、日出为伴的画面,与作者心情、情感产生共鸣。诵读遍数增多的同时,对诗句意象理解能力相应增强,进而日后写作中会灵活化、合理化运用意象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从中能够看出,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因此师生要树立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古诗词诵读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还原情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但情境完整、故事生动、情感充沛。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由言到意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丰富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在诗词文字、诗词意义间自如转换,确保所学诗词被及时吸收、有效运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插图、注释,并结合经验、发挥想象,保证情境的合理性和支撑性,为接下来古诗词教学注入活力。例如,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时,语文教师首先确认字的读音,并指出多音字的多层含义,结合本首诗内容确定字音、字义,为整首诗情境创设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注释,如京口指古城名,即江苏镇江市;泊船指停船。最后教师结合诗译文,以及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如月明夜里,船悠然停靠在岸边,然而作者隔江驻足。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感受着春风拂面、望着绿草萌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家乡。为增强学生情境感知能力,教师结合动态地图展示路线,对“京口瓜洲一水间”诗句含义做出解释,学生从地图上直观看到,京口、瓜洲仅一江之隔,江水分隔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与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此外,学生对诗句中“绿”字的选用连连称赞,“绿”字将春天生机、活力淋漓尽致显现,同时,“绿”字让学生在头脑中立刻联想到春意盎然的景象,与作者情感同频共振。
2.3言意共生
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言意共生是优质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3]。否则,难以真正领略到古诗词作品的精髓,不利于诗词文化的广泛传播,不利于优化古诗词教学效果。古诗词课堂教学环节,言意共生目标的实现,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对此教师要持续学习,从全局角度分析古诗词教学,将古诗词内容与文化传播、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等内容紧密相连。此外,适当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达到举象立意、言意共赢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学习《竹石》七言绝句时,语文教师结合“咬”、“立”、“还”、“任”四字分析竹子的坚韧精神和顽强品质,托物言志映射到自己,作者自幼天资聪颖,无奈出身贫寒、仕途多舛,但这并不会消磨作者继续奋斗的意志,作者会像竹子般坚定理想、执着追求、砥砺前行。教师围绕竹子意象逐层解析诗句含义,并由诗句含义延伸到个人理想、个人品格,学生能够从中有所领悟,学生意识到,即便学习路上会遇到阻力、即便生活中存在磨难,但我们仍要坚强、不服输,用实际行动披荆斩棘,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可见,古诗词教学中达到言意共生目标,能够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达成优质教学、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
结论:综上所述,我國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度关注,探索古诗词教学有效性。具体来说,古诗词教学中做到诵读显意、还原情境、言意共生,让小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确保所学诗词正确运用。此外,这有利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佳国.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61-62.
[2]冷霞.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3):124-125.
[3]崔京菁,马宁,余胜泉.基于知识图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