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2021-12-14赵皓旭朱晋瑶
赵皓旭 朱晋瑶
竞技体育是借助竞争机制,不断挑战极限,从而实现身心发展功能的一种体育活动。具体到我国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竞技体育又被赋予了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使命。但归根结底其发展离不开对后备人员的选材和培养,合理且科学的选拔及培养机制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宏观掌握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对云南省5个地州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进行调查分析。
在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整个训练体系缺乏科学引导及前瞻性。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加以及网球集商业化、国际化和职业化于一身的项目特点,使其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子双人网球获得金牌,促使了网球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中更加闪亮和备受青睐。随后,运动员李娜又两次获得大满贯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一姐”更是引起了国人对网球的关注度和热情,颇有一番“全民网球”的景象。但是随着李娜、郑洁的一批优秀运动员的退役,我国网球运动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网球项目也随之进入到了一个低迷期。纵观近几年的网球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网球发展较缓的原因是主要是网球人口较少,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具体到云南省,其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球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还是相差甚远。我省在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到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症结所在,从而研究对策,为我省的网球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云南省网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5个州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调查。本文研究时主要是以18周岁以下的U10、U12、U14和U16这几个年龄阶段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利用互联网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知名数据库,查阅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大量网球理论书籍及相关论文期刊,搜集整理了近50篇参考文献,为撰写本论文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按照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设计问卷,问卷分为教练员问卷和运动员问卷,通过对云南省五个地州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问卷的发放,教练员发放30份有效28份,运动员发放110份有效106份。
1.2.3 数理统计法
查阅相关书籍、杂志、期刊并且参考了相关硕士毕业论文。通过互联网观看相关内容、访问相关网站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调查问卷及搜集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然后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 結果与分析
2.1 网球后备人才的概念界定
体育人才的培养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其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为了完成教练员安排的训练任务或者是完成一定的比赛任务,进行一个系统、长期、循序渐进、科学的专门训练的运动员,在往后的比赛中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体育竞技人才。
通过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定义为:在体能和心理上具备一定的先天条件,对网球充满热情且有一定的天赋,通过系统科学训练后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少年。
2.2 云南省网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现状分析
2.2.1 运动员来源情况分析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后备人才的储备好坏是获得优秀成绩的先决条件之一。云南省网球后备人才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来源于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等州市,昆明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23.6%,曲靖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15.1%,玉溪有28人,占调查人数的26.4%,红河有22人,占调查人数的20.7%,文山有15人,占调查人数的14.2%。从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储备不足,虽然其来源较为广泛,但云南省网球要想有个长足的发展,极需加大地州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通过地州队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输入到省队之中进行系统训练。
2.2.2 运动员年龄性别结构
网球运动起始训练时间较早,并且球类运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球感。在调查的106名运动员中,U10的运动员有25人,占调查人数的23.6%,处于U12的运动员有36人,占调查人数的34.0%,处于U14的运动员有34人,占调查人数的32.1%,处于U18的运动员有11人,占调查人数的10.3%。从数据可以看出很多运动员都是在12到14岁才被选拔到网球队参加训练,这个年龄阶段本是运动员应该已然形成固定技战术的年龄,但其才刚开始接触网球训练,不免已为时过晚。与国内现状相对比,国外3到6岁的儿童在家长潜移默化引导和教授下就开始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很大一部分儿童都是在家长的慢慢培养下接触这项运动,然后在慢慢的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及热情。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男女比例不均衡,男运动员占调查人数的68%,女运动员只占调查人数的32%。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应该要比例合理,不能弱化对女运动员的培养,尤其是在我国竞技体育网球项目的战略突破口是女子网球,尤其是女双的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地州今后的招生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侧重于女性运动员的选择。
2.2.3 运动员训练次数安排情况分析
优秀运动员都是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训练为保障,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渐提高自己基本技术,加强自己的优势,弱化自身的弱点,才能够取得一个好的运动成绩。在调查的106名网球运动员中,每周训练次数为1-2次的有56人,占调查人数的52.9%,每周训练3-4次的有38人,占调查人数的35.8%,每周训练5次及以上的有12人,占调查人数的11.3%。数据显示,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每周训练次数较少,一周训练1-2次的占据一半之多,很明显训练次数严重不足。
2.2.4 运动员参赛情况分析
比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参加比赛,运动员可以找出自己的问题以及技、战术上的不足,同时通过比赛也能学习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一个好的借鉴。云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每年参与全国比赛的有9人,占调查人数的8.5%,每年参与省级比赛的有19人,占调查人数的17.9%,每年参与市级比赛的有78人,占调查人数的73.6%。可以看出,大部分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主要还是以市级比赛为主。在每年参加比赛次数的调查中,每年参加1-2次比赛的有52人,占调查人数的49.1%;每年参加比赛3-5次的有42人,占调查人数39.6%;每年参加比赛5次以上的有12人,占调查人数的11.3%。
综上所述,云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比赛等级较低,教练员应该在后期的训练中安排更多的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通过比赛来查找运动员的不足。
2.3 网球教练员现状与分析
2.3.1 教练员年龄、性别情况
年龄特征可以体现出教练员的教学经验,云南省网球教练年龄在20-30岁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21.4%;年龄在31-40岁的有14人,占调查人数的50.0%;年龄在41-50岁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21.4%;年龄在51岁以上的有2人,占调查人数的7.2%。在性别特征中,男教练有20人,占调查人数的71.4%;女教练有8人,占调查人数的28.6%。数据显示,云南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主要以男教练为主,女性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在工作上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是女教练也有自身的特点,对运动员耐心和心理辅导上优于男教练。再结合年龄特征,云南省的青少年教练主要以中青年男教练为主。
2.3.2 教练员学历情况
网球教练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球教学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科学训练方法,学历是体现一个教练员对该项目的认知和科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侧面反映。在调查的28名教练员,研究生学历仅有3人,占调查人数的10.7%;本科学历的有18人,占调查人数的64.3%;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调查人数的25.0%,云南省网球教练员的平均学历还是较高的。
2.3.3 教練员执教年限情况分析
执教年限是指教练员从事网球运动时间长短,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直接反映的是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资历。在调查的28名教练中,执教年限在5年以下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21.3%;执教年限在5-10年的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57.1%;执教年限在11-15年的有3人,占调查人数的10.7%;执教年限在16年以上的3人,占调查人数的10.7%。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网球教练员主要集中在5-10年,这与教练员的执教经历和年龄特征相对应。
2.3.4 教练员带队训练动机情况分析
云南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带队训练的动机是工作需要的有12人,占调查人数的42.8%;为了增加个人的收入的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21.4%;为了证明自己能力的有4人,占调查人数的14.4%;爱好就是带队训练的有3人,占调查人数的10.7%;为了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有3人,占调查人数10.7%。可以看出,云南省教练员大部分是为了完成工作的需要,而网球教练员的动机直接影响着教练员的带队积极性以及带队的质量和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云南省网球后备人才来源较广,但是储备不足,需要加大地州对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随机抽样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以男运动员为主,而且其训练年龄普遍较晚,运动员的训练年限主要分布在3年以下,每周训练2-3次,每次训练时长在3小时以下,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正式比赛每年有1-2次,主要以市级比赛为主。云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主要以中青年男教练为主,绝大部分教练员学历为本科,中级职称的教练员居多,执教年限在5-10年的人数最多,教练员带队训练积极性很高主要是工作需要、增加收入和成就获得感。
3.2 建议
各地州应该加强对网球的宣传扩大网球人口,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网球进校园活动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在选材上要合理平衡男、女比例,调整队伍性别结构,选材要科学合理,给运动员提供尽量多比赛机会,增加比赛经验,积累实战能力。各地州应该建立健全后备人才体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实施整套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整合教育部门和体育部资源进行培养。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的冲突,为学生解决学训的后顾之忧,加强后备人才的教练员队伍建设,增加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岗位培训次数,提高培训力度。通过地州或者省份沟通交流的方式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完善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公平的考核机制。
通讯作者:朱晋瑶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