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精神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的意义与途径

2021-12-14黄浩陈卫东

当代体育 2021年42期
关键词:排球队高水平女排

黄浩 陈卫东

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女排精神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排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传承脉络,它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等思政化元素,不断探索将其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的途径,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球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不竭动力源泉。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蕴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的女排精神,正是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

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纵观中国女排的历史,她们输过比赛,丢过冠军,甚至很少轻松取胜,似乎总是在经历迭代的阵痛,但是只要她们站立在赛场之上,这支队伍就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斗志,她们总是能在最艰难的时刻展现出最顽强的拼搏精神,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言弃,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跨越时代的女排精神对于国人的影响早已超出体育运动的范畴,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使命感、集体主义、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整个训练体系中,培养拥有高尚情操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及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水平运动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 女排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精髓

1.1 女排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長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0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各行各业全面复苏的时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佳绩,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奋勇拼搏、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而随之产生的女排精神更是如同一剂强心针振奋了全体国人的精气神。近些年,中国女排走出低谷、涅槃新生,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三度夺魁,展现出自信自尊自强的顽强气质,成为中华儿女拼搏奋斗的靓丽缩影。眼前,我们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我们更应当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直面困难、勇于担当、扬帆逐梦。

1.2 女排精神的精髓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眼中坚定。”这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正是女排精神的精髓所在。

2 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的意义

从1976年重新组建中国女排至今,女排精神的内涵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逐渐成为了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激励中华儿女的重要精神力量,同为排球项目,将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更是具有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2.1 女排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球员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人生,大学生运动员作为体育强国事业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实现社会化、实现理想信念的过程,但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盲目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对大学生球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要分别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面对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多元化的意识冲击,女排精神所包含的许多内容正好可以十分契合整个理想信念教育的各个环节,十分有利于大学生球员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2.2 女排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球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球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整个大学生涯几乎都被训练、比赛和日常学习生活所填满,相较于普通学生,在激烈的体育竞技赛场上还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兼顾训练比赛和学业,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女排精神中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球员直面困难与挫折,形成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励大学生球员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广泛性、从众性、可塑性的特点,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相较于以往,更加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球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也不例外,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例如崇洋媚外、缺乏民族自信等,而女排精神所承载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将有利于大学生球员在面对外来思想冲击的时候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女排精神所包含的在逆境中坚持、在拼搏中实现梦想的宝贵品质有助于磨砺大学生球员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激发奋勇拼搏的斗志,女排精神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大学生们球员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女排精神有利于培养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校高水平排球队

在体育赛场上,球队精神文化的力量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改变局势。从运动队本质来看,运动队作为具有生命周期的生命体,在其初创后,若要走得更为稳健和长远,必须锻就一种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思想力量,确保运动队的成长更为茁壮,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女排精神是我国体育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中国女排的队魂所在。高校高水平排球队作为高校运动队的一个分支,由于属于同一运动项目的原因,更容易传承和发扬女排精神,并使之在球队管理、文化构建、精神传承等方面更好地结合与运用,逐渐形成属于球队自身的球队文化,进而形成一支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水平排球队。

3 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的途径

构建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思政化训练体系,在做到健全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做到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球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女排精神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体育领域,还能进一步影响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提供载体,因此,探索将女排精神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思政化训练体系的途径意义重大。

3.1 将女排精神融入球队文化的构建之中

球队文化类似于企业文化,是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女排精神中所体现的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等诸多层面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精神体系非常适合融入球队文化体系之中,结合球队的日常管理、训练比赛、文化构建、精神传承等方面,找准切入点融入女排精神,逐渐形成属于球队自身的球队文化,有利于提升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2 通过视频教学提升思政化训练体系的实效性

通过观看女排比赛录像、女排精神纪录片的模式,展现中国女排鲜明的队伍形象,在进行技战术视频教学的同时,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穿插引人入胜的人物故事情节,给大学生球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带来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产生共情,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激励功能并激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视频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感染力也更强,通过中国女排每一次夺冠产生的民族自豪感燃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了解赛场上的成功是用汗水甚至鲜血浇筑出来的,是整个团队共同协作、奋勇拼搏的成果,从而极大地提升思政化训练体系的实效性。

3.3 同辈交流与辅导可以加深大学生球员对女排精神的理解

同辈交流与辅导是不同于师生单向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由于同辈之间在年龄、学习环境、成长经历、思想状况、思维方式等方面相似,所以更容易交流,不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更容易对大学生球员形成影响。大学生球员通过在同辈之间的交流,分享对于女排精神的理解,发现问题,参照女排精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推广普及,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沟通机制。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实现对女排精神的理解与运用,是对思政化训练体系的一种有效完善。

3.4 在日常训练、比赛与学习生活中践行女排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需要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緩慢地隐性地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思政教育的过程是内化转化为外化的过程,是受教育者从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学习女排精神的目的是个人思想得到教育之后将其转化为实践行为,把良好的精神品质付诸行动。在日常训练、比赛与学习生活中践行女排精神,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检验理论正确性的重要标准。

4 结论

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女排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时代主旋律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本文探讨了女排精神中的思政化元素,并将其通过球队文化构建、视频教学、同辈交流与辅导和在日常训练、比赛与学习生活中践行女排精神等途径融入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训练体系中,对高校高水平排球队构建思政化训练体系提出了有益思考。

本文系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过程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RC2100002347;2019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自由贸易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nsz2019-01。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猜你喜欢

排球队高水平女排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夺冠
“铿锵小玫瑰”女排队接受表彰
胜负皆有收获
谈一谈“排球队业余训练的管理”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高职院校排球队训练人文素质关怀策略研究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