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1-12-14黄立春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生数学

黄立春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因为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因此教学中需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有效解决问题策略来解决小学数学问题,让所有同学自己擅长并且有能力参与其中,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找到共同点与不同处,从而达到更好地效果。

二、对话教学概述

(一)对话教学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是指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师生与生,以及其他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所产生出来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对话”一词有广义之意,从狭义到广义说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通过言语或非语言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正确价值观;同时也包括了课堂之外对学生产生影响和作用的一切活动。例如:讨论问题、合作探究等,都是属于师生间交往过程中所发生出来的行为与信息交流互动过程之中。

(二)对话教学的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对知识掌握情况,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创造能力,使其能主动发现新知并提出新颖观点或方法解决现实存在疑难解题型题目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话教学对小学生能力提升很重要,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对话教学的类型

1.合作式的对话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共同探讨,最后得到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民主式、平等化以及开放性合作等新型教育理念来进行师生互动交流;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对于生活或社会的话题看法观点并对其加以分析总结;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所提出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教材内容并且能够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

2.以问题为核心的对话教学

所谓“问题式”,就是让学生通过提问、设置好答案,使他们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对数学概念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疑惑或困惑进行探讨与研究;同时也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四)对话教学的方式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对话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活动。”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与生,共同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讨论并表达自己观点。通过对话式学习可以激发小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以及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等方面知识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发展和数学素养提升的过程就是对话教学法。

三、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意识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在一些教师的思想里,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才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是让学生进行交流、相互理解;但是事实上却忽视了问题本身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解决什么内容等方面,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意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导致许多老师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与家长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同时也不能正确看待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教师对对话教学法不重视

由于我国新课程改革一直没有普及到位,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现象;教师也不会经常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来进行交流讨论等原因造成这一问题存在:一方面是老师怕耽误时间太长影响到上课的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就是家长害怕小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不敢在课堂上提出疑问、表达自己观点。

四、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主,没有转变为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他们认为在一堂课上老师讲了很多遍就结束了,这样不仅忽视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还容易打击小学生参与合作交流活动积极性;还有一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而设計好教案来吸引住学生成绩,并不会考虑到问题解决后怎样去处理这些事情。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我国的教育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因此老师们也习惯性地用自己传授知识给孩子听课,这样就导致了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他们没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等方面经验上存在不足之处,并且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导致被动接受教学模式。

五、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创设情境的方法;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如果能让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新知并理解所学内容的话会更加容易被接受;教师应利用生动有趣地对话进行数学课堂活动设计,激发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探索知识形成规律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等方面效果显著。此处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课程为例,教师的教学步骤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引导学生去回忆线段长的测量知识,看看学生是否存在以往原来知识的现象;其次,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给出各个小组一个圆的道具,要求各个小组想出不同的周长测量方法,并且总结周长的规律;最后,小组分别总结和归纳自己的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深刻的去认识圆的周长,圆的直径之间的公式关系。

六、总结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独特理解和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掌握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且有效可行策略来解决问题;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教师不只是单纯地教会学生会解题技巧、教学会知识点,而是要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轻松自如的解决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难题等。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生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两只想打架的熊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智珠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