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政治备考之我感
2021-12-14方艳芬
方艳芬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学生之间同台竞技的战争,也是教师之间的一场备考战争。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备考计划也会存在不足,再差的备考计划也會有可取之处。回首一起走过的三年,那是累并快乐的三年,那是相互扶持、携手共进的三年,我们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付出了太多的汗水,现在只能在仓促中简单的就备考中的几点体会说几句。
第一,吃透教材。我们的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模式、什么方法都必须要经得住高考的检验,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要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设陷阱、又如何去破陷阱,谁告诉我们这些关键的核心问题呢?教材。所以我们必须要吃透教材。套用我们哲学里面的一句用语:“高考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高考考什么,就是考察基础知识,但又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再现,需要学生在熟练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阐释的能力、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衍生出来。因此,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这样自己备考的方向才不会出错。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熟读、吃透教材,尤其是高三,在众多的题海战中,我们更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我们的本来——教材,不要沉迷于各种复习资料导致本末倒置。
第二,要做好试题研究。高考试题的命制是比较成熟的,平稳的。每年的高考命题思路都是推陈出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思路。在历年高考试题中总能找到课本的影子、当年高考试题的影子。所以我们研究高考试题一定要找一找它在课本上的影子,让我们学会正确使用课本。一定要找一找未来高考的影子,让我们对未来高考有种已来的感觉。所以做试题研究,就要做好高考试题研究。
首先,做一做当年高考全国所有省市高考试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更谈不上研究。我们教师俯下身子,做回一个学生,做当年高考真题,真实走入高考,了解高考,认识高考,真的很重要。做高考试题有三大好处:一是让老师了解当年高考的基本情况;二是让老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知识体系;三是以做促研,通过做,让老师真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了内容,为下一步分析,研究铺好路,研究之车会开得动,开得快,开得实,开得有效果。
其次,高考试题考点分类研究。我们可以根据课本章节知识分类为依据,对每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汇编,整理成册,印发给老师再做,此时做跟彼时做是有区别的,感觉不一样,收获不一样。做一张完整的高考试题就像是吃满汉全席,各种菜式、味道都有,吃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气场,无法形成解题攻略;现在是吃土豆宴。土豆宴就是一桌子以土豆为原材料烹饪的一桌菜,它是专题专吃,这样让够让我们对章节知识的重难点、热点、高频点在高考中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什么样的方式考察,以及这些知识承载的思维和设置的陷阱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此时,我们教师已经是身经百战了,带着研究成果教学,我们教学的视角不一样了,我们教给学生的可能就是填答案的方法与经验,当教会他们吃各种土豆宴时,让他们再来吃满汉全席时,他们就是以美食专家的身份来品菜,品题了,分数不高不太可能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直击高考。因为,学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要求你教会他获得分数的愿望是无限的,所以,老师们,努力吃土豆宴吧!那样,你会更能够征服你的学生,征服了,你就轻松了,你就幸福了。
然后再把高考试题再按考题类型进行分类,如:政治学科可以把12个选择题进行整理汇编成选择题专题突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进行整理,分别汇编成册,然后再做,通过第三遍做,找出解题的知识储备、题设陷阱、解题技术(解题套路),试题的演变点、生长点,从而达到最终突破高考的目的。
再次,就是高考试题的改编。因为有了我们上述反反复复地“折腾”高考试题,已经把这些高考试题熟练于心了,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各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进行组合、改编、创新,提出自己的试题研究成果。
做这样的研究有三大好处:一是让我们教师深入研究高考,准确把握高考方向,确保备考复习方向精准,不偏、不奇、不怪。二是让我们教师提高课堂自信,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因为研究高考,你对每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中的每一个习题,每一个考点都能游刃有余地说出来,你会让学生信任你,佩服你,从心底跟着你走。当学生从心底跟着你走得时候,你就不要担心学生作业问题,成绩问题,那些就都不是事了。三是为我们备考复习储备好了最好的训练习题。我们如果过度依赖教辅,我们就会失去课堂的力量。一是资料书、试卷上出现的,你的教学肯定是扎实的,上面没有的,可能你就遗忘了,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有死角,就有遗憾。二是你发现你给学生一本参考书学生不做,或者做得效果不好。你给学生一份精美的试卷,在页眉有几句你自己对你的学生的鼓励名言(你自己的语言),学生会很用心的完成。因为这份试卷是他的“亲老师”亲自为他们准备的,有“亲老师”的温度,有“亲老师”的智慧,有师生之间一中无比信任,正因为有这些用心,所以孩子们用心地完成,获得很好地收获。
我们做好前面这两类研究,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个准备——让自己的课值得听的准备。做好这个准备我们的高考成功了一半,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一半是如何使自己的课让学生想听、愿意听、喜欢听。只有这两个一半都做好了,落到实处了,我们的高考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我觉得要做好这另一半的准备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切实用心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每届学生开学第一节课,我都会给学生讲很多年前在读者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唐僧是个细心的人,这天,他整理孙悟空的衣裤,发现有个洞, 然后就耐心的缝了起来; 第二天发现又有个洞,于是又补了起来;第三天依旧还是有个洞,正当他拿起针线时, 猴哥过来,一脚踹飞了唐僧。 “你TM把洞缝上,你告诉我,尾巴搁哪儿?搁哪儿?搁哪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沟通真的很重要!教师与其他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各具特色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人,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只有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才能起到作用,否则就会变成教师自己认真的累成狗,学却在心里暗戳戳的想:神经病,一天到晚就知道折磨我们的局面。因此,每次我要采取什么措施的时候我都要循序渐进逐步的反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那么做,以及具体应该怎样做。学生打心里认可和接受教师的做法的时候,自然会自觉主动的按要求去做,并逐步变成习惯,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第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我们都喜欢好学生,可是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达到我们的期望值,为了让我们的教学更为高效的进行,我们必须平等的去对待每个孩子。我05年毕业至今,工作15年,不管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很喜欢我。我是这样做的:辅导学生的时候,所有学生直接分组,从不挑选,好的就做难度大的,基础差的就只练选择题而且都面批,让他们知道,我在关注你,我是认真的在对待你,那你也得认真的对待我,不然那就不行。上课的时候,提问好中差都兼顾到。课堂训练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做完了就非常认真的看,多表扬,并马上指出做错的要求马上改,日常生活中多问、多说,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在关心我、关注我,并没有放弃我,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惩罚和奖励都是一个尺度,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会认真鼓励和关心,都会挨个谈话,不管是辅导还是任何事情从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明确地告诉学生:在我的心里,你们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优秀。所以,让我看到更优秀的你吧!就这样逐步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第三,要相信学生。我第一节课开口第一句话就非常明确的告诉学生:“从看到大家第一眼开始我就相信我们班的学生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1年之后,我们这个班的同学都能考上大学,大多数同学都能上本科,很多同学可以上一本,还有很多同学会上600分,市状元、省状元都会有,10年后在座的各位中间会有政坛要员、国家领导人、知名企业家、作家等,都能够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也坚信大家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我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都能看到最棒的你展示出最优秀的一面。”刚开始有些学生并不相信,但在这样一个基调下,学生自觉、不自觉的都会收敛起自己的不良习惯,尽力去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而我则紧抓他们的优秀表现不停地告诉他们:你看,事实证明你能做到,你们就是最棒的。逐渐的学生发现自己确实可以做到,也会坚信自己是最棒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这也就是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毕业后,有学生问我当时是真的相信他们能上北大吗?我说:“当然。”因为,这种相信不仅是在给学生希望和力量,其实也是在给我们老师自己希望和力量。
第四,要形成教師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其人格魅力来“点燃”和“唤醒”学生学知、学做和学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主体和客体双方心灵的拥抱、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感情的沟通达成潜在的教育影响,并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现在所提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要落地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核心素养,只有具有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这才可能是浸润式的核心素养落地,而不是机械地,没有情感的核心素养落地。
第五,要有“一盘棋”的意识。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教师应该有大局观,树立全校一盘棋、年级一盘棋、班级一盘棋、学科一盘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意识。一定要明白高考是综合性考试,这不是考好哪一科就行,学生必须要科科强才能出成绩,才能冲高分。一定要明白高考是全局性的考试,不是靠高三一年就能抓出好成绩的,而是要从高一开始就规划好高中三年的任务和目标,循序渐进抓基础,促成尖子生的产生。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告诉学生你的重心应该放在数学、英语上,每天必须留出时间练,不练就出不来成绩。而我的政治作业都是尽力在课堂上完成,引导他们有效利用时间。每次考试完紧抓住自己这一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丢分原因,怎样弥补,进而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科,或者寻求科任老师的帮助,这样不断在考试中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树立信心。
第六,持之以恒。教师应该清楚自己是人,不是神,不要期望自己做一次工作就能改变学生,解决所有问题。要随时做好失败的准备,随时要接着继续去做学生的工作。我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各种方式,抓住各种机会不断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最后,我想说,在高三这一年,我们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很多。细心的你会看到年级主任李德平老师和各个班主任天天从早到晚蹲守在办公室;你会看到周艳春、姚德凤、宋邦恒、陈周权等很多老师不管有课没课随时都在办公室,都是办公室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你会看到大家太忙了没时间买水果、买饭的时候,是热心肠的王建武、李云华老师大提小提的帮大家买来新鲜的水果、热乎可口的饭菜,温暖了那些烦闷沉重的日子,带给了我们满室的阳光;你会看到很多老师为了给学生辅导,午饭、晚饭来不及吃,只能吃泡面甚至饿着肚子去上课;你经常会在办公室看到孙丽娟等很多老师一边往嘴巴里塞饭,一边还忙着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开解学生;你随时会看到,课间的办公室塞满了学生,老师们在不辞辛苦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给学生分析试卷,或跟学生谈心、加油打气,或对学生提出自己的期待;你会听到学生亲切的叫浦仕国老师——浦爹,叫王丽波、高青老师——王妈、高妈,叫姚德凤老师——小凤凤……没有很深的感情、没有倾心的付出,那一声声爹妈和一声声昵称,不是那么轻易能叫出口的;你会看到高三毕业那天,学生离开了学校,整个教学楼空荡荡的,但程长寿老师他们班的孩子拿着他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礼品跑过来拥抱他,嚷嚷着要跟他一起合影;你经常会看到办公室里很多老师有课有辅导来不及照顾孩子,老师的孩子们只能在校园里、在办公室里游荡,这里面有说不出的心酸,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