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021-12-14祁建

中关村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刘半农

祁建

在北京海淀区的香山玉皇顶南岗,北京大学的教授和进步杂志《新青年》的特约编辑、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的墓基是一个石砌方台,北端石砌基座上有一座方形大理石柱,南向立面镶嵌着刘先生的巨幅遗像。

墓前原竖两块石碑,一块是周作人撰写墓志,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另一块由吴敬恒题碑,蔡元培撰写墓志,章太炎篆额,钱玄同书丹。现在显现在大家眼前的是1989年稍加整治过的……

1920年9月4日,刘复,又名刘半农,签名了一首短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没想着它将成为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中国诗之一,这首诗就以歌的形式飞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坎上。

他留下一首有名的诗

他留下一首有名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近代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并发表了《“她”字问题》,用来解决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而且获得了鲁迅等人的大力赞扬。鲁迅先生是这么赞扬的:“他(刘半农)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

刘半农一生最忠实的伴侣是朱惠,一次他陪母亲到庵堂里烧香,遇上了这个女孩,刘半农一眼就喜欢上了,一见钟情,两人历经坎坷,于1910年喜结连理,而刘半农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情歌《教我如何不想她》。自此之后,代表女性的“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一个“她”字,是刘半农献给爱妻最好的礼物,一个“她”字,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患难夫妻,相依为命

那时刘半农已成家了,他妻子跟他在一起,或许他写这首诗时就坐在他的身边。不管在哪儿,他一生中似乎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拥有的绯闻。

刘半农是个努力工作的人,不是在酒吧里消磨时光而得名,他的经济状况也从未充裕到使他金屋藏娇,他是一个十分忠心和诚实的人。

刘半农小小年纪就接受了父母给他的包办婚姻,面带微笑地把这种古老传统作为一种优势,刘半农不愿浪费时间在诸如求爱等浅薄的事务上,更不会花时间去追求女性。

事实上刘半农的缺乏浪漫的婚姻是幸福的,某种意义上是患难夫妻、相依为命。他携妻子朱惠和四岁的女儿小惠一起来欧洲冒险。

这个小家庭于1920年2月7日乘日本轮船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斯里兰卡、苏伊士,于3月15日在马赛靠岸,从那里再乘火车和渡轮前往伦敦,两天后抵达,对刘半农来说,这是一次漫长而愉快的旅行,可对于他的妻子而言,这是一次漫长而糟糕的航行。

到了英国首都,这个世界上最广阔帝国的首都,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找个地方住下来。刘半农在西南部布里克斯顿的一条红砖长街上,找到了一所令人愉悦的红砖房公寓,住室在一楼,该公寓有个诱人的名字叫克兰沃思花园,距市中心有点儿远,每月收合理的15英镑租金。

接下来要做的是在伦敦大学注册,该大学距离市中心同布里克斯顿距离市中心一样的远,不过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

1920年4月2日,刘半农迈上注册大楼的台阶,在这里他将申请于学年度的第三学期入学,他注册了四门课,意在更加完善地学习语言。

蔡元培鼓励刘半农去伦敦

为这个时刻,他很早以前就已在中国作准备了,刘半农自1917年一直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负责教授汉语语法基础课程。刘半农是一位出色而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为他的学生出版了一本语法教科书,该教材在那时已广为流传。

校长蔡元培委任刘半农各种职务,如成立一个进德会,以及在北大创立据点来收集中国民间歌曲和民间诗歌。收集民歌是刘半农多年来热衷的事情之一,它们既是语言的瑰宝,又具有古典诗歌所忽视的传统魅力。

蔡和刘经常见面,在讨论国家第一所现代大学里的研究状况时,他们能理解彼此。当后者表达了他的愿望,或者更确切的是,对汉语语言史进行深远研究的必要性,而开始这一研究只能想象是在欧洲实现,蔡元培鼓励他申请去伦敦,这是一个校长自己很了解的城市,可是1919年5月、6月五四運动爆发,求学被推迟到1920年春,手续才办妥了。教育部批准并提供教授每月20英镑的津贴,外加大学方面的40英镑,应该是够了。

现在刘复,在这儿他所用的名字,站在世界最大的大学的注册办公室里,在朴素的登记表跟前,现实已证明它比梦想复杂得多。刘半农在“教程”一栏填写的是“语音和艺术”,但他必须注册显然更为适度的“听力训练”、“发音”和“口语英语”等课程。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热血沸腾的中国学生和一位头脑冷静的英国注册官之间的激烈讨论,他本人将从一个著名学府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要知道,他甚至还没有高中文凭呢。

但首先他得学习该学科的工具,因此他需要学习英语和英语语音,然后他才构想甚至汉语的语音,即使一个团队也要花一生的时间去做。

刘半农已经三十岁了,幸运的是,他有十个人的精力、纪律和雄心壮志。他从不怀疑。然而障碍是存在的。那位注册办公室里不合作的英国人只是其中之一,又回避不了他。

刘半农认为他应该学得更多

伦敦吸金的程度会超出你想象。国内的政治和行政混乱导致他大学方面的津贴不再准时到达。

他的积蓄像阳光下的积雪一样迅速变少,他必须花得更少。布里克斯顿距市中心很远伦敦地铁每次收费50便士;另一方面双层车又太慢,刘半农不是一个在公交车等车的人。于是,他步行五英里,很晚再步行回来,是英国天气里的又一个五英里。他不给自己花一毛钱,他省去早餐,略过午餐。

他们的女儿十分可爱,可他几乎忙得见不着她。她该去幼稚园了,可这不是免费的。她的衣服和鞋子小了,没钱买新的,她的妈妈就织织缝缝、剪剪补补,但是还能穿多久呢?他自己的鞋子和衣服也穿旧了,他甚至不理发,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他看上去像个流浪汉。

作家能做什么来挣一些先令?他写作:為中国报纸和杂志写一些文章和故事;根据合同,他可以得到报酬,可他辛苦挣的硬币也拿不到。他的课程所要求的教科书开销很大,所有书籍都要花钱。

他的白天充满了学习,他需要用夜晚来写作,但电费是异常昂贵的,他宁可冒着看坏眼睛的风险也用蜡烛和煤气灯。即使白天,阳光也照不到公寓。

刘半农努力着,他学着,但是他认为他应该学得更多。他好似面对着一堵高砖墙。可他从不抱怨。

刘半农将他的脸转向光明的一面。他经常在世界上最好的大英图书馆工作,他喜爱这里,他知道并自豪地坐在同一张木桌前,这儿是卡尔·马克思、弗拉基米尔·列宁、孙中山等人曾经坐过的地方。

但在图书馆,在这里和在任何地方一样,他有一个额外的职责:他已答应了他的校长将对图书馆的目录系统进行研究,于是他尽心尽力。

他写了一篇文章来帮助图书馆的李大钊,李不久将成为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确将刘半农的具体建议,运用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新目录编排中。

这一文章后来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连载发表,全国其他主要的图书馆也因此获益颇多。

提出了“她”

1920年,那时虽然还没有航空邮件,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交流情况仍旧很好,刘半农生活在伦敦,他的半个心可以在中国,情感上同他江阴的家乡相连接,事业上同他北京的工作相连接。

他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但当时,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因为该字应如何发音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因而只是在朋友中谈了一下。不久,周作人在文章中,就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想法。在1920年左右,因为刘半农先生的想法,这个问题竟引起了人们争议。

辩论是严肃激烈的,而且持续了好几个月,争论从完全不需要这样的代词发展到绝对必要。鲁迅周作人,还有半农最好的朋友钱玄同等多数知识分子确实捍卫了“伊”这个字,听上去不同于男性的“他”。胡适提议了一个四字序列“那个女人”。

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再,“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便发表一篇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先生的创造表示支持;接着也发表了一篇针对该文的《驳她字的研究》,是先前写文章的作者寒冰所撰。这样一来,“她”字问题便进入人们关注视野。

在1920年6月6日一篇强有力的辩论文章《她字问题》中,刘半农解释了他的选择“她”是如何方便,此字同“他”相比没有语音上的偏离,易读,书面也易于识别,并有历史先例。

尽管时常发生的戏剧性的争议,要等十年才告结束,中国社会选择了刘半农的“她”。

1920年7月28日,他发着烧回到家。他一定病得不轻,因为他没有阻止朱惠和已经能说些英语的小惠半夜去敲邻居家的门,询问医生的地址,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同住在隔壁的邻居联系。

医生和邻居在一个阴郁的公寓里发现一个生病瘦弱的父亲,一个辛苦虚弱的、临近分娩的母亲和一个苍白的四岁大的孩子。

刘半农的发烧证明是个好运,朱惠能够被匆忙地送往医院。若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发生,她已经两次失去早产儿,我们高兴的是她在1920年8月1日因剖腹产而得救。

英国也有好的方面,剖腹产挽救了她的双胞胎,很小的一个女孩和很小的一个男孩,他们被暂时留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得到的名字跟当时的环境相对应:育伦和育敦,他们感谢在伦敦成长。

可以想象一下刘半农八月是在家和医院之间度过的,也是在幸福感和沉重的焦虑感之间度过的。

如何支付医院费用?如何支付房租?没有一分余钱。朱惠已精疲力竭,在危及生命的分娩手术后,她需要时间来找回她最低限度的力量。

日常的家务琐事,如何喂养多出来的两张嘴?如何设计五个人的住所?母亲还在康复中,他怎样花时间在学校?同两个哭闹的要儿一起晚上怎样写作?

1920年八月过去了。九月开始了不管谁第一次读《教我如何不想她》都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一位诗人,手里拿支笔,迎风坐在海边的石头或草地上,看着水和天空,直到夜幕降临,诗人任凭他的思绪随着风和海水远行,禁不住比照他在国外的现实和他遥远的家乡如果我们细心想一下,这情景是不可能的。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在哪里写的?签的日期是1920年9月4日。就从这儿开始吧,这是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星期六。

他是呆在家里吗?两个婴儿只有一个月大,他的妻子还在康复中。或是他第一次出门,因为母婴都已从医院回来?他是否感到些愉快能逃离片刻,找回他的老节奏?就他的学习和写作而言,这整个八月是失去了。

最终除了一些诗歌,他可能像以往自由时候一样去了大英图书馆。他就会步行过去,那是一个夏日的周六。他可能看到的唯一重要的水就是泰晤士河,他要经滑铁卢桥穿过这条河,那是通往图书馆的最短途径。

诗人,在一种极端的状况下闭上了他的眼睛,呼唤她,看见她,他的“视觉”使他爱她,想念她,并使他克服绝望,因为这种爱就是为什么他在他所在的地方,就像战壕里的士兵一样,穷困而坚定……

这些正是刘半农需要的鼓舞人心的话,某个时刻他似乎已跌到了谷底。他需要把他的士气高昂的言语作为一首诗写下来,当疑虑想要入侵他的内心,他可以借此激励自己。这一次他创作了一首极其个人的诗。

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在生活所能提供的最令人情绪化的情形,刘半农一直和妻子在一起,她本来很可能那么轻易地死去,但相反她却孕育了新的生命。同时,诗人和女儿的亲情更深了,女儿经历了弟弟和妹妹的出生,人们常常注意到这时候女儿自然而然地会同父亲更亲近。

1920年8月9日,半农关于“她”的文章,发表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刘氏夫妇可以区分双胞胎,中国可以区分男人和女人。在诗人的怀里,一首诗正在成熟,在充满威胁的沮丧中,结晶在这个新字中。

之后,他把诗放在一边。他没有把诗寄给《新青年》,那里他的一些同事会认为它很肤浅或简单,与他平时的习惯相反,他没有发表。

我们不要忘了他先是在英国,接下来的几年是在法国,也许他觉得这首诗太个人了,直到1923年9月16日,他才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此诗有一个朴实的标题《情歌》,署名刘复。

刘半农很可能以前已和朋友们分享过,出乎预料的是,它很快在文学圈广为人知。很可能是当它在赵元任的手中变成歌曲的时候,它得到了现有的标题。文字和音调结合起来的活力征服了全国人民的心灵,这超出了刘半农的梦想,但没有超出他的愿望。

这首诗因此不是从伦敦的天上掉下来的。在现代世界中,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在现代世界中,女孩和男孩该有同样的机会,像双胞胎。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时辰,当她出生时,他怎能不考虑她?

正是刘半农的诗的天赋,在他最坦诚的时刻,将他多年的复杂经历凝聚成一些简单的行和平衡的语气,《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她”正好走進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猜你喜欢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的“喜诙谐”
刘半农和他的“她”
刘半农和他的“她”
教我如何不想,刘半农和他的“她”
教我如何不想,刘半农和他的“她”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找骂”
善为意外之举的刘半农
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