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中涵养写作能力

2021-12-14

青年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斯诗文观点

每次读《青年文摘》,总会有把一些文章推荐给学生的冲动。阅读本期作品,依然是这种熟悉的愉快、迫切的感觉。

推荐这些文章,不仅是因为它们能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加读者的阅读积累,给予读者情感上的慰藉,带给读者灵动深邃的思考,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很多文章的观点、情感、内容、思维、语言、写法能带来写作方面的启示。

最近高考成绩出炉,因车祸深受重创的周桐,以68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强者周桐:我只是个乐观的普通高中生》向读者讲述了周桐的故事,再现了周桐冷静、自强、坚韧的精神品质。“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读这篇文章,读者能结识一个令人敬佩的青年,更能获得其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和鼓舞。

《谁用得好就归谁》的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块相邻的地,一块种小麦,一块在养牛。如果牛冲过栅栏,跑到麦地里吃小麦,是否应该阻止这头牛呢?烧煤的火车喷出的火星,把农夫堆在铁路边自己地里的亚麻给烧了,火车铁路公司要不要赔偿?文章借很多类似的例子提出了疑问。对大众而言,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但作者笔锋一转,说科斯的看法“别具一格”。科斯认为,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谁付出的成本更低,谁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无疑,这样的责任分摊方式推而广之,用到各种责任和权利的分配上,整个社会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总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就此引出科斯定律流行的大白话版本,就是“谁用得好就归谁”。文章从最常见的现象入手,用丰富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蕴含在事物表象后的深刻道理。写议论文时不妨借鉴。

《鹅,鹅鹅》以生动幽默的笔触,描写被点了穴般的呆笨的鹅;每年产六十到一百个蛋,即使蛋被拿走也要尽职尽责孵蛋的可敬的鹅;把院里种的青菜吃个精光,挨了罚也不知错的可恨的鹅;看家守院比狗还能干的机灵的鹅;叽叽嘎嘎吵吵闹闹令人生厌的鹅……读这样的文章,笑意会漫上读者脸庞。细腻的白描就是这么让人动容。

《读书当有光芒》借袁枚之口讲述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书读得好的人,脑顶上会大放其光,“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竅出,其光缥缈缤纷,烂如锦绣”;读得可以的,“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只读不思的,即使读得再多,也只能“字字化为黑烟”。这光之等差其实是思之等差。作者在告诉读者他的读书观点:读一本书后,要合卷想一想,这就是思考;然后想一想所读其书,事实站得住脚吗?观点站得住脚吗?与历史与现实合拍吗?这是更进一步的思辨;比思辨更高层次的是树立自己独特的观点,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这就是思想。读书应该从思考,到思辨,到思想,文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行文有趣。虽是小文,却很值得一读。

《穿越千年烟雨,我们终将相遇》以深情的笔墨,描述了与诗文的美丽相遇。或许是一个儿童散学归来的寻常下午,或许在某个赶考的路上,或许在高高庙堂,险峻江湖……走进诗文,漫步华夏诗文的长廊,读者能体会到生活的情趣、火热的理想,能感受到众多仁人志士历经人生风雨百折不悔的执着……读诗文,能体会到与传统文化心意相通的快慰。富于古典美的文字,是通往语言花园的密钥;深具哲理的古语金句,是当代人修身、齐家、处世的镜鉴;大气包容的古语金句,是让我们拥抱世界,也让世界走近我们的桥梁。

《蕨草一直在我家门前目送恐龙》从蕨草的视角,从两亿多年前那个葱茏如茵的世界写起,写到六千万年前恐龙集体失踪的黄昏,写到今天父亲的菜园,写到远处的时间的尽头……文章展开浪漫的想象,似乎在讲一个故事,但又在思考一个永恒的问题:时间的长河里,谁是激流中一闪即逝的漂浮物?谁又是岸上久远的风景?

本刊中,还有很多文章。他们的作者正值青春,或者已从青春路过。但所有作者都用最坦诚的胸怀,最浓烈的情感,最深刻的思考,和青年人谈温馨的友谊爱情,谈五味杂陈的高考,谈最能治愈苦恼的亲情,谈和人相处的万能话题,谈在小事和要事之间的权衡,谈发生在温室里的传奇故事,谈新中国百年征途中那一个个光辉灿烂的身影,谈诗歌般的阿拉伯语,谈莎士比亚的人生智慧……

读读这些文章,看看作者如何立意、选材、构思和进行语言表达,在阅读中涵养写作能力,相信读者会有丰厚的收获。

猜你喜欢

科斯诗文观点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观点
业内观点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真实世界的法律金融学——金融法研究的科斯方法
新锐观点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
中国决策者更应读懂科斯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