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未来,是一片蓝天
2021-12-14小七
小七
一到高考季,就有人争先恐后地为准大学生们贡献“避雷专业”榜单,在留言板反复横跳的,一定少不了现身说法的农学生,他们可能来自畜牧学、农学、昆虫学、园艺学、茶学……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位常年在田地里调研的中科院农学博士,被附近村民误当作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你看,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像他一样种地。”
但在一些热搜或新闻里,农学生却有着生动活泼的另一面。这边水产专业的同学正在开展一场热火朝天的小龙虾垂钓比赛;那边实验农场里传来挖出1500斤马铃薯的喜讯,还是学校的自育品种……这种田园牧歌般的学习图景,让那些在教室或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的大学生心生向往。
一边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声音,一边是“围城”外跃跃欲试的人,农科专业到底是不是“天坑”?
它如日中天的时候,你还没出生
清末,仰仗土地吃飯的中国人意识到,科学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于是,办学堂、兴农学成为各界仁人志士的共识。农业学校和学生数量占比较高,加之“重农兴邦”的社会思潮推波助澜,农科学子不可谓不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6所首批重点大学有1所农业大学,农业大学占比16.7%;到了1980年代,在新确立的9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农业大学占比下降至12.5%。到了高校界各显神通的“985工程”评选时,仅2所农林大学突围而出,占比5.1%。
或许是劝退的音量越来越大,准大学生们很难不受干扰,农林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遇冷是事实,多所综合性大学的农科专业也对第一志愿招不满人的状况习以为常。
面对高考生们的冷若冰霜,相关院校和专业只能降低身段,比如,四川农业大学的平均录取分数低于同层次的其他类高校,福建农林大学农科录取分数线低于其他学科。
农科学的是种田还是养鱼?
回顾热门专业的变迁史,每一次迭代都是在社会潮流身后亦步亦趋。20世纪70年代萦绕耳边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改革开放又将风向吹到了财经类专业;千禧年后,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计算机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香饽饽。年轻人就业的心思不在农业上,农科专业就很难翻身。
那些对农科专业一浪高过一浪的吐槽,离不开对工作环境的描述。你的计算机专业同学毕业后,在洁净明亮的写字楼里敲代码,而农科毕业的你,可能在偏远的养殖场、种植场里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听到“码农”同学对夜以继日地修复bug发出抱怨,你感慨混哪个行业都不容易,但得知别人的工资水平时,你恍然大悟:大家同样辛苦,唯一的不同是别人赚得更多。
农科生还常常苦于不知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只好先声夺人,抢在别人调侃“你今天下田了吗”之前,先主动交代“我下地干活去了”。
事实上,不少农科学子毕业即转行,与四年所学的知识宣告分手。目睹越来越多上了农科这艘船的人想要跳出来,那些还在门外张望的人,本就犹豫的心又骤冷了几分。
农科的星辰大海
但农科真的彻底搭不上新时代的列车吗?
其实未必。科普博主圈就是农林专业学子的聚集地,依靠科普鸟类、菌类、植物、昆虫、古生物知识而出圈的博主比比皆是。
有“科普一哥”之称的“博物君”张辰亮,本科就读于植物保护专业,后来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管理《博物》的官微走红后,他开通的个人微博也积累了超过500 万粉丝。
比起“博物君”包罗万象的科普内容,小有名气的博主“闪光鱵”则靠专门普及鱼类知识出圈。2019 年,“闪光鱵”在微博晒出华中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至于那些还在做专业对口工作的农科学子,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也未必注定与“低薪”挂钩。一家以集约化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在校园招聘时给名校毕业生的待遇是“月工资本科2 万+、硕士2.2 万+、博士2.4万+”。
还有人农学硕士毕业后,跑到私募公司做农产品期货研究员, 知乎网友@yaner213 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那个在北京承包大棚种草莓的同学,以及在外资农药公司当总经理助理的同学都混得不错。
另一条更保守的路是考公务员进入涉农部门。不妨想象一下农科学子的聚会,可能是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食药监局等部门打工人的齐聚一堂。
2018 年, 稳坐多年冷板凳的农林学科,终于在“新农科”的号召下找回了存在感,9 个月内有6 家高校相继成立农学院。在2021 年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本科专业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工学,其次为农学。
赚再多钱,首先要解决的也不过是温饱,而农科或许是最直接关系到吃饭问题的学科。前有袁隆平、李振声等农学前辈改变世界农业,后有“博士书记”董鹏、华南兄弟等新农人推广种植和养殖技术,农科学子解决的都是最接地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刚入学时,网友@ 黎大田啊站在炎热的夏日稻田旁,迷茫地问老师:“农学专业的出路在哪里啊?”老师指着由青入黄的水稻田尽头,笑着说:“是一片蓝天。”
(摘自“有间大学”微信公众号,蝌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