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合一开发万物

2021-12-14田心

青年文摘 2021年15期

田心

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对于江西奉新的宋家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乡试刚发榜,奉新县衙就快马传来捷报:全省一万多名考生中,29 岁的宋应星排名第3,其兄宋应排名第6。

整个奉新县只有宋家兄弟俩中举,又名列前茅。

很快,他们成了励志典型,一时声名大振,人称“奉新二宋”,名副其实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宋应星自幼就机敏过人,传闻他有过目不忘之才。幼年时,宋应星和宋应在家中叔父所办的私塾中学习。私塾规定,每天早上需背诵生文7 篇。

一日宋应星起床迟到,到私塾时宋应已将7 篇生文背熟。等老师责问他时,宋应星琅琅成诵。老师惊讶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宋应星说:“兄长背文时,我正好醒了,只听了一遍就全记住了。”

宋应星年长后,已对经史子集颇为精通。除了儒家经典,他也喜欢涉猎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专业的书籍,培养了对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兴趣,被族人评价为“才大而学博”。

然而,直到公元1630 年,距当年乡试成名已经过去了整整15 年,宋氏兄弟经历了6 次科举考试,依然与功名无缘。

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让宋应星开始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碰巧在1632 年,哥哥宋应被吏部选派为桐乡县令,也算圆了父亲的期望,于是宋应星便绝了科举应试的心思,安心在家耕读为乐。

4 年后,经吏部铨选,宋应星出任袁州府分宜县县学的教谕。这是一份只能勉强糊口的差事,但他因此无须为生计奔波,能抽出一些精力投入兴趣上来。

宋应星的兴趣十分广泛,他关心万事万物。每赴京师会试,路上便要走将近半年。这6 次水陆兼具、长途跋涉的赶考,沿途经过江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可以称作当時的精品旅游线路。然而宋应星不是沉湎山水的纨绔子弟,他关注国计民生:“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以见见闻闻。”意思是,广袤大地上,没有什么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

一路上,宋应星走访南方水田、北方旱地,实地考察生产现场、手工作坊,眼观、耳听、口问、笔录,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记录并描绘出来。

而他在奉新乡居的日子里,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以及店铺、窑厂、工地,等等。

落榜不落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万件事,拜万人师,使宋应星掌握和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视野开阔,阅历丰富,思想深入。他用数年时间编纂《天工开物》,在对古代各项生产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1637 年,他的书杀青了。很多年以后,历史学家说起1637 年,总会强调这是一个奇特的年份。

这一年,东西方同时出版了影响人类的两本书。

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方法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个奇人。在《天工开物》问世大约300 年后,地质学家丁文江如此评价他:“宋氏独自辟门径,一反明儒陋习,就人民日用饮食器具而究其源,其活力之伟,结构之大,观察之富,有明一代,一人而已。”

《天工开物》到底是本什么书,会让宋应星赢得“有明一代,一人而已”的极高赞誉?

《天工开物》之名,来源于两部典籍。天工,出自《尚书》:“天工,人其代之。”天工是自然的能量,自然的职责。开物,出自《易经》:“开物成务。”

开发万物,成就万物。“天工开物”即人要利用自然,用才智、技术,开发出万事万物。

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这是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天工开物》的思想精髓。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篇。每篇的命名,都是从古书中找出的切合内容的语句。如《乃粒》取自《尚书·益稷》中的“烝民乃粒,万邦作乂”,意思是有了饭吃,百姓就安定下来了,国家就得到了治理。

从内容来看,全书以《乃粒》开篇、以《珠玉》结篇,体现了“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内在理念。

书中谈到某一产品的制造时,往往以生产该产品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为讨论对象。可以说,17 世纪广阔神州一幅幅壮观的工农业生产景象,尽观于《天工开物》中。也无怪,西方人称这本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除了是一本科技著作,亦体现了宋应星的救世思想。宋应星所生活的时期,是明朝后期国势衰微之时。振兴国家,成为每个士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宋应星把这部书献给识字的农民、工人和工商业者,帮助他们获得技术知识和经济效益,富国强民。

实际上,晚明的思想、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势头,并不落后于西欧。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产生,一些思想家呼吁人性解放,另一些人倡导实用主义,不再将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他们写出了一批科技著作。比如,地理学有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药物学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农学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

然而,明清易代之后,晚明重视科学技术的潮流就逐渐被掐断了。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清初火了一阵子之后,突然间销声匿迹,完全绝版。

清军统治江西后,宋应星选择归隐,拒绝妥协。

他本人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的时光,大约在1666 年,离开了人世。

乾隆时期,朝廷以编修《四库全书》的名义,对全国的图书进行大规模的审查。原先流通的许多书籍,在这次文化工程之后,就在历史上无故“失踪”。严格来说,《天工开物》并未被禁毁,它只是被四库馆臣置之不理。

这么好的书,为何被官方无视?原因有两个:一是《四库全书》的收录,沿袭传统尊经重史的惯例,对科技书籍不感冒;另一个是,宋应星这本书中对明朝的推崇,触犯了政治禁区。

由于《四库全书》的态度传达了官方舆论导向,《天工开物》被无限上纲上线成为政治不合格的书籍,再也没有人敢印刷这本书了。这使得《天工开物》在中国消失近200 年。

然而,这本书在中国销声匿迹的同时,在另外的空间却异常火爆。

《天工开物》在欧洲被翻译成12 国语言,传播甚广。欧洲学者称,这本书“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在日本,这本书从17 世纪末传入后,就火得一塌糊涂,不断被再版和重印。因为这本书,日本还曾流行过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

一直到了民国时期,这本书才“出口转内销”。

中国人通过日本的版本,才知道我们原来有这么伟大的一部书。

在写作《天工开物》时,宋应星生活窘迫。用他的话来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没有钱购买参考资料,没有条件邀集同道中人集思广益,只能如此这般了,能不伤心吗?

这个贫穷的书生,凭一己之力,将书写完,并在大哥和好友的帮助下将书印了出来。

第一本书印出来后,宋应星双眼含泪,在《谈天》一文中写道:“所愿此简流传后世,敢求知己于目下哉。”

他把目光投向了未来,期望后人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摘自2021 年3 月12 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洪钟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