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种菜记
2021-12-14程焕
“再清点一下,看看钱有没有少。”
“错不了!”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会议室里,点钞机哗哗响,每一次停顿,桌上就出现一沓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的现金,花名册上随之摁下一个红手印。老杨在跟客户们结账。
老杨今年50 岁,大名杨利民。如果有人问老杨,以前想过生意做到这么大吗?他一定会回答,“绝对想不到!”再问他,咋能做得这么好?他不好意思了,摸摸头说:“七分靠打拼。”
回家·创业
老杨是地地道道农村人。不过,他此前就没正儿八经干过农活。要说到他种地,那也才近些年的事。
为啥这样?一个原因,种地不挣钱。老杨一家原有9 口人,拢共才12亩地。靠种地养活这一大家子,困难。为了多赚点钱,20 岁老杨就出去了。
转眼到了2011 年,村里引进一家农业企业,计划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老杨见过世面,办事又靠谱,企业负责人拉他一起干。听说回老家干农业,老杨立马提起了兴致:“闯荡30 多年,还是想回家。”
4 个多月脚不沾地地忙,老杨挨家挨户做工作,流转到500 多亩地。正当他铆足了劲,准备开始种植时,企业出现了经营问题。眼看之前努力要打水漂,他不甘心:“我来想办法!”老杨找到5 个多年合作的老伙计,真把企业顶了起来。
虽然一波三折,但让老杨没想到的是,后面顺利极了。先建大棚蔬菜基地,再组农民专业合作社,机制一顺,万事皆顺。村里地势平、水源丰,老杨在这里种菜,很快打开了局面,茄子、辣椒、小白菜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
第一批菜品上市,他直接拉到60公里外的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不用他吆喝,菜就被经销商抢购一空。“基本上不愁卖,种出来就能变现。”
老杨顺势将种植规模扩大到700亩。
转型·升级
种菜、卖菜,这样简单的生意,老杨原以为能一直干下去。哪想到,好日子只维持了3 年。
不知怎么的,到了2014 年,老杨的蔬菜渐渐不再畅销。
咋回事?老杨边琢磨、边调研,原来,周边人看着蔬菜集中种植挣钱,于是纷纷上马蔬菜基地。粗放经营的蔬菜种植,成了大路货。
“必须要转型了。”老杨明确了方向。
但具体怎么转型,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老杨放下手头的菜地,“自费出差”,跑到山东、河南等地,参加了许多有关蔬菜的农资展览,还实地考察了一些知名生产基地,学到了不少经验。
学到了啥?老杨一总结,就是四字:绿色、高效。老杨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里人买菜开始变得更讲究。村里的蔬菜要闯出市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大势所趋。
老杨先请专家进村,对土地做了两次全面“体检”。“好地才能种出好菜,搞绿色高效农业,得有扎实底子。”
确定土地没污染,他就放开了胆,拿出半辈子攒下的积蓄,对蔬菜基地进行了大改造。同时,老杨还注册了商标,立志做成品牌。
在当地农业部门帮助下,老杨的合作社与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指导关系,还承担了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多项技术推广和应用实验。
现在,蔬菜基地不仅通过了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还获得了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湖南省“三品一标”示范合作社等称号。在此基础上,基地的精品蔬菜拓宽了市场,走进了长沙的高端超市,最近更是跟广东企业签了约,即将供应香港市场。
传承·较劲
合作社走上了正轨,蔬菜基地摊子越铺越大,老杨有些应付不过来,盯上了在外工作的儿子杨迪。
老杨三天两头给儿子打电话:“农村是个大舞台,年轻人一样能闯出名堂。”架不住父亲的游说,2017 年,20 多岁的杨迪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农民。
小杨有自己的想法。他回村后,不甘心给老杨打下手,琢磨来琢磨去,竟然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和村里合作成立公司,干起了特色农产品加工。
“老爸卖出去的都是新鲜菜,我就跟他搞‘错位发展’”。基地里的蔬菜,尽管品质都不赖,但有一些产品因为品相不过关而入不了老杨的“法眼”,杨迪借机捡漏,二次加工,把这些菜做成干辣椒、卜豆角等农家菜。
“不得不承认,他的利润空间比我的高一大截。这小子是块干农业的料。”让老杨感到意外的是,儿子不仅能搞出新产品,还能卖到全国各地。原来,小杨在埋头做加工的同时,还腾出手来干电商。小杨在多个网购平台都开设了网店,曾经上不了台面的乡土菜,摇身一变成了热销品。
“我跟广东一家企业签了笔大单,2020 年每天供应了5 万斤蔬菜。”小杨也毫不示弱,跟老杨摽着劲儿干,交出自己的底牌:占地400 平方米的新工厂即将投产,不光卖村里的产品,还要把十里八乡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天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