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农业,农资人的广阔新天地!

2021-12-14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21年27期
关键词:农资农业发展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本期的报道重点是“碳交易”,背景是低碳,核心是低碳农业。那么低碳农业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又具有什么特点?农资行业该怎样迎接低碳时代?

低碳农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农业产供销过程中的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确保食品供给及粮食安全前提下,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农业发展。

低碳农业可以说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催生的生态革命的产物。专业报告显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多国在反思高碳农业的弊端之后,世界农业步入新型的有机、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期,即低碳农业经济时代。联合国相关报告说,“世界需要一个从严重依赖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品、对环境破坏很大的农业模式转化为对环境友好、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生计的生态农业模式。”低碳农业最终要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低投、高产、低碳生态的整体目标。

为什么低碳农业是大势所趋呢?除了外部经济社会相关因素外,与传统高碳农业相比,低碳农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优质安全型、经济高效型、社会和谐型农业。能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具有气候调节、生态涵养、提升国际竞争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改善农村环境等功能。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农资行业在发展低碳农业的历史性转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在低碳农业中有所作为?

首先,农资行业是低碳农业发展的核心赛道,农资人也是种子选手。例如,要发展低碳农业,其生产过程中就要尽可能地减少化石能源投入,减少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领域正需要依靠农资行业来实现转型与跨越。

其次,低碳农业需要大量专业的科技与服务,而农资人普遍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之成为低碳农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主力军。例如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哪个离得开农资人的技术与服务、经验与积累?低碳农业需要探索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如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模式、节水节能模式、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农业观光休闲模式等,都需要农资人大展身手。

再次,低碳农业是一个整体目标,也是一个复合的技术体系,需要现代生产要素和人工智能高度集成,必须最大限度地采用人类文明的发明创造。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如设施农业、立体农业、节水节能农业,就是高科技、多文明的集成。因此,低碳农业也迫切需要农资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低碳转型中实现人生的破茧成蝶。

最后,低碳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模式,要始终服务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大局、农业现代化的大局。这是参与其中的农资人始终要葆有的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

南北发展不均衡是世界低碳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低碳农业已突破经济范畴,上升到政治范畴。发展中国家的低碳农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依赖性又强。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劣势直接导致其在“低碳国际”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履行承诺;另一方面,又要始终把握确方向,在确保食品供给及粮食安全前提下,实现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农业发展。

低碳农业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天外飞仙”,我们也不必在它面前诚惶诚恐。实际上,低碳农业内涵古已有之,只是现阶段概念要义的更新与高新技术的介入,使其深化并提升。从系统观点看,发展低碳农业,我们拥有改造开放四十多年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科研技术,更有一大批耕深力重、沉雄致远的“三农”队伍。一方面要研究清楚低碳农业的内涵、任务、目标、举措、机制、政策;另一方面要在继承提升上深入探索,把过去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成果引向新阶段、新水平。

抓住新命题,实现新突破,贡献新成绩,发展低碳农业,是中国农资人的广阔新天地!

猜你喜欢

农资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