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及对策探讨

2021-12-14□李

山西农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战略人才农村

□李 晶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促农村发展”这一观点,提出了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1]。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明确指出,要提高农村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文化遗产和创新能力。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务院颁布了相关方案,明确提出高校应以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1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1.1 科技成果转化

在高校科研活动中,大多数高校以实际应用为中心,例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城镇化建设等进行研究,这些科技成果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利于推动农村发展。

1.2 人才输送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推动力,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体,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2-4]。高校可以调配专业的教师团队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助力乡村振兴。

1.3 引导学生前往乡村就业、创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宣传和政策指导,让其进一步了解国家在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形势,鼓励大学生前往农村自主创业。同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对大学生进行激励,让其积极融入农村发展中,在广阔的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1.4 融入乡村产业发展

高校要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村找到与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产业,通过高校科研成果投入、特色小城镇建设等不同途径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确保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的新要求

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承担起科技支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责任。高校必须突破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认识,树立现代乡村观念,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 高校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服务队伍问题

目前虽然各个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高校科技专家学者在服务团队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一方面,一些高校科技专家学者和教师不重视高校服务乡村发展计划;另一方面,高校科技服务团队的能力有待提升,除了需要相关技术型人才的支持外,也需要多学科交叉型的人才支持[5]。当前,对于服务型人才培养并没有构建成熟的体系制度,导致高校服务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3.2 科技资源问题

为了促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和发展,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流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没有进行实际调研,使课题与实际情况有所脱离。目前,高校开设的学科普遍与政府所面临的问题相关,在农村发展方面涉及的甚少;另一方面,政府对相关技术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技术人员没有对市场进行二次开发,许多科研成果不能直接投入生产。院校科研人员在集中发表一些论文时,缺乏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的关注,对学生的培养也是重视理论、忽视实际。

3.3 服务对象问题

为了实现高校和乡村的有效对接,首先应该了解农村的现状,目前农村产业普遍是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长期以来收入低,造成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老年人,其受教育水平较低,对科学知识缺乏了解,相关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且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农村生产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发展所需。

3.4 运行机制问题

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需要相关制度措施来保障实施效果。

首先,投入问题。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并实现成果转化这一过程是需要政府投入的,然而仅有政府的相关投入也不能保证乡村振兴顺利实现,这就需要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参与,保证乡村振兴成果顺利转化。

其次,激励问题。应制订相关激励措施,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服务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再次,协调机制的问题。要想实现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这一目标,需要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高校应有效沟通和协调各农业科技服务主体,促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过程顺利进行。

4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4.1 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高校要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历史基础、性质、专业设置等水平[6-7]。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要求,设立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特色专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8]。

高校应树立农村人才培养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激活农业、农村、农民等行业专家的交流,建立科学论证课程的体系,同时要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的方法。针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存问题,采用案例教学、实践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4.2 改革招生和就业制度

4.2.1 面向基层招收学生

高校应积极培育新型人才,可以面向基层招收农民学生。此举不仅可以缓解农村人才短缺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也可以让农民提高综合素质。针对这些学生,高校应结合实际设置相关课程和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农民学生的学习兴趣[9]。

4.2.2 引导学生前往乡村创业

目前,农村经济普遍发展滞后,农村大学生很少会选择回乡就业或创业。因此,在服务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要引导学生去乡村创业,一方面要制定政策导向和宣传策略,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可以通过宣传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加大先进示范的力量,鼓励更多高校学生投身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10]。

4.3 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4.3.1 动力机制

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及时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帮助,例如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高校要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将对乡村大学生的教学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评奖评优方面、工资待遇方面等给予相关奖励。

4.3.2 管理机制

政府应建立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对学校的管理和协调,公布有关规章制度,以提高乡村的服务水平。

4.3.3 激励机制

各大高校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地和发展地,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宣传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让高校毕业生更生动、全面地了解乡村,让更多大学生愿意深入农村、扎根农村,从而实现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目标。

5 结束语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农业、农村与农民富起来的前提,也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农村建立图书馆、健身馆、文化馆等休闲运动场所,改变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普宣传等形式对优秀乡村文化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战略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