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海南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探究
2021-12-14朱晓彤
□朱晓彤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区旅游建设的推进,海南民间风俗习惯和贸易优势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加强全域旅游发展和充分发挥海南资源丰富性的同时,应建设一个多元化、现代化、综合性的旅游智能交通枢纽,引进人才到海南定居,实现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支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创建综合旅游的过程中,把保税区发展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对进一步促进整个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全域旅游概念解读
国内学者和专家将全域旅游定义为:为了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产业整合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系统和机制、政策和法规以及某个地区旅游资源、文明质量全面系统的优化和促进[1]。
全域旅游是通过旅游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是一个新概念,是社会建设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概念和新模式。全域旅游目的地是以全域旅游概念创建的全新目的地。这种景点资源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长、旅游质量高、规模可观的综合性旅游接待区,所追求的旅游业发展不再集中于游客数量的增长。
全域旅游的核心思想体现在新资源视图、新产品视图、新行业视图和新市场视图“四个新”中。资源新概念结合了景点本身与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一个遍地都是风景的旅游目的地,还扩展到各种社会和经济资源[2]。全域旅游的产品视图包括当地旅游景点和景点的环境,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建筑物和文物,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和文化价值。
2 “全域旅游”的作用
2.1 改善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交通体系,使城市景观协调统一。
全域旅游各种有利政策不断出台。自2013 年以来,旅游及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厕所革命”,塑造了更好的旅游形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地出现了众多宜居的休闲旅游胜地,城市的休闲舒适度得到极大提高,对改善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3]。
2.2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全域旅游不仅指空间范围区域,还让“旅游+”成为该行业的增长点。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合作,如林业、工商业、金融、文化、医疗等。在全域旅游模式的引导下,带动消费升级,进一步探索产业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创新。
2.3 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全域旅游通过加强景区管理、绿化工程、治理工程和搬迁工程,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以改善环境为动力,以改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保持景区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使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全域旅游促进了环境的整体优化,保护了城镇生态环境,改善了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生活质量[4]。
3 海南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海南保税区的支持下,海南旅游产业开始兴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企业和投资者多元化,促进了海南旅游业发展。但是,整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体系不完善、旅游业发展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乡村环境较差、交通拥堵、人才引进难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海南全域旅游发展中逐步探索适合新型旅游发展的特色之路。
3.1 旅游业比重小,缺乏创新
旅游业虽然是海南省的核心产业,但没有对规划进行及时调整,以接待本地游客为主,团体游客的数量很少,经济收入比重较小,处于发展阶段。
3.2 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海南的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和南部[5]。东部地区游客数量多,发展快速;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缓慢,游客数量少。沿海市县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滞后。西部和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发展缓慢,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6]。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原因是热门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
4 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建设有特色的海南旅游产业
海南拥有热带植物、海滩、海洋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在自由贸易区的开放环境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服务中心,通过推进海南生态文明区和大型战略服务区建设,凭借海南自由贸易区的优势产业,打造服务型经济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多元产业[7]。
同时,为实现海南全域旅游产业建设的目标,以旅游供给为主线,促进“互联网+”旅游、医疗度假等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新兴产业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深化结构改革,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有特色的海南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新业态协调发展,进而全面促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4.2 加强旅游发展意识,实现旅游创新
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是目的地居民具有主人翁意识、旅游服务意识。只有目的地居民真正参与旅游业的决策和发展,才能加强旅游发展意识,实现旅游创新。
要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就要突破行政界限,将丰富的旅游资源、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开展全域旅游的基础资源,并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8]。
4.3 促进海南岛周边智能交通建设
海南省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其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智能交通环岛,使区域内外畅通,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极大地促进国际化和便利化[9]。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完善城市道路,加快城市主干道建设,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管理城市,进而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应发展全球互联智能交通枢纽,开发智能交通设备,创建智慧城市。
4.4 推进协同保障机制
首先,政府各部门应协调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高度重视旅游投资发展,对旅游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整合。
其次,在旅游规划、产业指导和管理机制方面,政府应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加强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联动,建立统一协调、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解决强迫购物等问题,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做到公平透明,促进旅游业发展。
再次,完善安全救援应急管理体系,整合旅游信息、风险预警、应急救援、执法和旅游保险保障体系,建立旅游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旅游高峰期的安全应急机制,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10-12]。
4.5 实施可持续人才学科发展机制
要想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就要实施可持续人才学科发展机制,确保人才供应。
首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现有职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更新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研究符合职工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建立健全人员管理机制,建立职工信用评价制度和黑名单公示制度,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其中,发展健康旅游的关键是培养具有保健、康复知识和旅游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加强健康旅游研发机构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健康旅游领域的科研投入,促进科研与产业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研究市场供需之间的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促进健康旅游研究与技术的结合,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