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探讨

2021-12-14□赵

山西农经 2021年14期
关键词:管护林地森林资源

□赵 琳

(麟游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陕西 宝鸡 721599)

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一定程度上说,森林资源是推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是维持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

森林资源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们需求日益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措施和管理工作未能及时跟进,使得我国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如果不对森林资源进行及时管理和保护,可能导致森林资源枯竭,从而对我国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1]。

1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

1.1 保护意识淡薄,管理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投入力度,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条文。在社会生活中,许多城乡居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甚至私自改变森林资源用途,导致珍贵树种被破坏、野生动物被猎捕,甚至导致一些物种消亡,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大范围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多样性逐年递减。

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投入资金不足,对相关政策执行不力,无法满足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安全防范滞后,埋下不良隐患

随着集体林权制改革的推进,集体林地开始转变为由林农自主经营。在这一背景下,森林防火戒严期林区活动人员数有增无减,埋下了森林火灾隐患,也增加了有害生物入侵渠道。而且,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或森林病虫害,仅靠一家一户难以扑救和防治。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林农个体管护意识淡薄,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导致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举措难以落实到位,加剧了林业部门进行区域管理的难度和压力[2]。

1.3 公共服务保障薄弱,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大多林区位于自然条件艰苦偏远的落后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条件艰苦等,县、镇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设施落后,林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单位人员编制少,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薄弱,森林资源管护的各项社会服务跟不上,无法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林业项目惠农面狭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例如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虽然能直补到人,但由于实施范围受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准入条件限制,符合条件参与生态管护的人员较少。各级管护资金投入量极少,政策补助惠及面不够宽,扶持政策不够健全完善,导致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

2.1 提升森林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资源保护与管理作为惠及群众的治本之策,举行业之力加大保护力度,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第一,要尽快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升森林资源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管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要从社会和高校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吸引更多具有丰富森林管护经验的人才和高校大学生加入管护队伍,优化生态资源保护管护队伍的学历层次、管理技能以及基础知识。

第二,要通过理论培训、实地演练等方式,培养一批从“被动管护”向“主动服务”、从“粗放不严谨”向“精准细致化”转变的技术服务和管理人才,切实改变目前从业人员履职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执法能力和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3]。

第三,明确森林资源管护岗位职责,合理划分管护区域和范围,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厘清责任界限,将管护效果与工薪待遇挂钩,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2 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宣传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不仅是林业部门的责任,更是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的责任。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宣传,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理念及措施等内容的宣传,提高民众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和监督管理的意识。

在相关宣传中,既要做好森林防火等保护措施宣传,也要做好依法治林政策宣传。对乱砍滥伐、乱征滥占、毁林开荒、非法开发森林资源等行为给予严厉惩处,有效震慑违法人员,提升民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3 构建完善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

要想让管护工作有章可循,使管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管护规章制度体系,促进工作持续规范开展。

第一,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所在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具体情况,对管护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及优化,出台科学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管理要求、具体经营归属及双方权责等,保障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对新造林地及时确权登记,颁发林权证,约束森林资源产权人的行为,使享有林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明确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的义务。

第二,各级政府要对《林地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优化和完善,引导民众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坚决制止无偿使用和侵占滥用林地的行为,避免过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第三,要加强对野生动物利用的规范和管理,对猎捕以及动物制品的利用和贸易活动采取禁止或限制性措施。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依托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和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2.4 构建科学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新时代,构建一套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摆在人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使命和责任。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事关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将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融入林业建设大局,建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主体,与各项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时对森林动植物资源现状、生长条件因素、人工造林进度、退化林分更新、征占林地面积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各级政府制定林业政策、编制森林经营管理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理方式以及公众了解森林生态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为绘制森林资源分布图、林地所有权分布图、木材产量分布图等多种空间数据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2.5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并行的政策

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建设和保护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依旧以传统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为主,且实施地区多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较落后、以农业与城镇经济发展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在这种背景下,若地方政府未能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举措,将难以有效保证森林资源分布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收益,可能直接导致当地居民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相关项目的强烈抵触,可能导致对当地林业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与开发,甚至引发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从而严重影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为此,各级政府在落实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相关措施时,应支持当地森林资源的综合经济利用,在保障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使森林资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确保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主观认知与意识认同,从而在新时代市场经济与城镇化建设、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实现森林生态建设与保护相关政策及措施落实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同时,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提高生态护林员补助标准,地方政府要将森林资源管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3 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生态财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关系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应积极贯彻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有效控制和制止非法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行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以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护林地森林资源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Summer Is Coming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