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水蜜桃种植
——以新疆泽普县赛力新村为例

2021-12-14任振一李秋菊

山西农经 2021年14期
关键词:曹某水蜜桃挂果

□任振一,李秋菊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2.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种植结构指的是农业生产中作物种植品种的结构,例如粮食、蔬菜、水果分属于不同的种植结构。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剧变,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每个地方的环境和资源不一样,当地人对环境和资源的认识、利用也不一样,谋生的方法和手段自然也不同。在新疆南部的一些农村,农民因地制宜,探索出特色种植道路。新疆泽普县赛力乡赛力新村的水蜜桃种植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泽普县隶属于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泽普县西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东和东南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县为邻;西南接叶城县界。

当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降水稀少,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4 ℃,极端最高气温39.5 ℃,极端最低气温-22.7 ℃。海拔高度为1 215~1 490 m,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平缓倾斜,西南部为叶尔羌河冲积扇,东北部为叶尔羌河冲积平原。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流经全境,水源充足,水质呈弱碱性。

赛力新村是一个汉族移民村,位于喀什地区泽普县赛力乡,距泽普县城5 km,总人口67 户232 人,其中男性128 人、女性114 人,全村耕地面积55.67 hm2。赛力新村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村民来自新疆外的省份。村子原名汉族大队,后来改称园艺场,现名赛力新村。赛力新村有3 个村民小组,由以前的汉族大队一小队、二小队和三小队延续下来,现在称一组、二组和三组。

赛力新村农作物曾由粮食和蔬菜改为水果,目前村里主要种植水蜜桃。在简述该村种植结构调整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水蜜桃种植兴盛的原因,为南疆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1 赛力新村种植结构调整概况

20 世纪60 年代至90 年代,赛力新村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棉花,小麦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村里耕地面积的1/2 以上。农民种植作物品种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据该村三组的赵某讲,“当时地也不多,没有现在这么多,大部分种的是小麦和棉花”。20 世纪90 年代,全村种植作物面积43 hm2,其中小麦24.67 hm2,棉花17 hm2。

20 世纪90 年代后,村里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日趋多样化,有小麦、棉花、土豆、大豆、白兰瓜、核桃、红枣和杏子等。农民开始结合市场供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自行选择种植作物品种。种植结构多样化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与政策的斡旋。例如20 世纪90 年代,二组刘家偷种杏树的行为受到了乡政府批评。经历挫折之后,刘家私自套种杏树的行为最终获得了默许。在刘家探索之后,陆续有更多农户开始套种果树。例如张家由种植土豆和小麦转为套种枣树。就张家而言,套种枣树的收益远远超过单纯种植土豆和小麦的收益。在收获季节,枣树套种户只需完成红枣采摘即可。当时泽普县已经有了个体收购商和红枣加工厂,红枣销路很好。21 世纪后,村里开始推广种植红枣和核桃,重视发展林果业。

2 赛力新村水蜜桃种植情况

2007 年以来,水蜜桃种植在赛力新村种植结构中兴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8 年,村里有耕地55.67 hm2,其中水蜜桃种植面积30.07 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2 以上;苹果种植面积17.33 hm2,其中5 hm2与水蜜桃套种;红枣种植面积7.33 hm2;核桃种植面积5.93 hm2。

在赛力新村,三组最先开始种植水蜜桃,也是水蜜桃种植技术最为成熟的村小组。三组在2007 年开始种植水蜜桃,而一组和二组在2011 年以后才开始种植水蜜桃。水蜜桃种植最先由三组的曹某发起,曹某种植水蜜桃的过程充满了艰辛。

曹某的桃树苗来自山东。曹某的一个亲戚在山东研究林果业,告诉曹某新疆这个地方适合种植水蜜桃,并在2006 年帮助他们家运送了一批树苗。但是曹某把树苗运回来放在自家地头,没有看管好,树苗被偷。第二年,曹家又买了一批树苗,还买了两只狗来看守树苗。2010 年桃树挂果,由于是第一次挂果,收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是在这一年,曹某的妻子患癌症住院,大儿子考上大学,小女儿读高中,曹家一度陷入困境。2011 年7 月,曹家种的水蜜桃迎来了丰收。喀什、和田、莎车等地收购商在曹家大门前排满了车,争相收购曹家的水蜜桃。这让不少三组人“红了眼”,有几户随后开始水蜜桃种植。同年,一组和二组也开始种植水蜜桃。

2012 年,赛力乡的巴扎(维吾尔语“集市”)上出现了大量水蜜桃树苗,进一步促进了赛力新村水蜜桃种植。2014 年,全村水蜜桃迎来了大丰收。2017 年,村里出现了通过微信销售水蜜桃的方式,使得当地水蜜桃销售进入了网络时代。

3 赛力新村水蜜桃种植兴盛的原因

赛力新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绿洲。人工农业绿洲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为自然驱动和人为驱动两大动力[1]。在自然驱动方面,村民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成功种植出优质水蜜桃。在人为驱动方面,既有水蜜桃种植市场前景好的拉力,又有原作物种植内卷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推力。水蜜桃种植的兴盛与自然条件、收成、供需、劳动力、技术和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自然条件有利。当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秋季节炎热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地下水丰富。当地自然条件适宜水蜜桃生长,长成的水蜜桃品质好、口感佳。

二是原作物收成下降。根据与村民的访谈可知,枣树和核桃树的挂果是有年限的,且由于常年种植单一品种的果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挂果率一年不如一年。原作物收益下降使一些有想法的村民开始探索新作物种植,水蜜桃引入顺应了这一趋势。

三是供需关系影响。由于泽普县乃至整个南疆地区大量种植红枣和核桃这些本土作物,导致红枣和核桃的产量超过市场需求且价格偏低。本土水果的市场已经饱和,村民只能寄希望于种植外来水果。水蜜桃作为外来水果品种,受到村民广泛欢迎。村里水蜜桃成熟以后,供不应求。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水蜜桃主要销往喀什市、和田市、墨玉县、巴楚县和莎车县等地。

四是劳动力减少。村里许多年轻人已经不从事种植业,而是相继外出务工或求学,留在村里种植农作物的村民年龄大多在40 岁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或求学,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劳动力流失,使村民在种植粮食和蔬菜方面遇到劳动力不足的困境,而种水蜜桃无疑比种蔬菜和粮食更省心、省力。

五是技术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要将水蜜桃种植同本土果树种植区分开来。枣树、核桃树和杏树属于本土果树,极易存活,且村民懂得这些果树的种植技术。水蜜桃的引进和培育需要技术作为支撑,技术因素对于本村水蜜桃种植的兴起有重大影响。

六是政策帮扶。2000 年后,地方政府开始鼓励村民种植果树,在化肥和农药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2017 年,大风导致桃树挂果率严重下降,政府给予了相应补偿。政府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在水蜜桃种植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有效增强了村民的信心。

目前,水蜜桃种植已经成为赛力新村的特色产业。邻村部分村民开始种植水蜜桃,树苗和技术均由赛力新村的村民提供。

4 结论

赛力新村发展水蜜桃种植的过程,反映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村民在粮食蔬菜种植不景气的情况下,转向林果业,找到了创收的新途径;而当本土水果市场需求渐趋饱和,供过于求时,村民遇到了新的收入困境,这促使村民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探索出水蜜桃种植的新路。

水蜜桃种植的引入并非偶然。一是水蜜桃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长势良好。二是通过引入水蜜桃种植,缓解了本土果树挂果率连年下降的难题。三是水蜜桃作为外来品种,以其独特口感以及稀缺性成为当地市场的宠儿。四是水蜜桃种植成功对周围村落起到了带动作用。若将视野放到南疆绿洲农业区,水蜜桃甚至可能成为新疆又一个水果品牌。五是水蜜桃种植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地年轻劳动力减少带来的劣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和底线[2]。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以物质基础为基本前提,即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水蜜桃种植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以凸显。

赛力新村水蜜桃种植的引入,以村民因地制宜的探索为基础。村民结合自然与社会条件,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充分考虑自然条件、收成、供需、劳动力、技术和政策等因素,最终找到了适合本村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乡村振兴具有区域性特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赛力新村水蜜桃种植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充分整合这些因素,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

猜你喜欢

曹某水蜜桃挂果
三亩阳光玫瑰 挂果两年咋能卖到29万?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不寻常的租房纠纷
每一朵云都下落不明
山中,水蜜桃熟了
日暮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统计与概率”易错警示录
屡屡以身试法 准新郎锒铛入狱
你的脸像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