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宽窄行深墒沟播丰产栽培技术
2021-12-14梁英兰景鹏凯
●梁英兰 景鹏凯 丁 潞 吕 芬 李 蕾 孙 静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农业农村局 山西 运城 044000)
1.栽培技术
1.1 优选品种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是保证小麦产量以及小麦品质的前提和基础。要选择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与当地气候以及土壤环境相适应的小麦品种,同时选择分蘖能力比较强,抗旱性能相对较好,增产潜力比较大,冬性或者半冬性的小麦品种。目前市场上的优选小麦品种有‘济麦22’‘鑫麦296’‘邯麦13’‘临丰3 号’‘运旱21-30’‘晋麦79’等,其中后三者属于比较优良的旱地小麦品种。确定小麦品种后,对包衣种子或者未包衣种子进行药剂拌种,这样能有效减少小麦苗期病虫害[1]。
1.2 施足底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中上等肥力、土层比较深厚的壤土或者砂壤土地。要求地块面积大一些,这样方便开展沟播机械规模作业。整地后按照纯氨8~10kg/667m2、磷6~8kg/667m2施入底肥,同时在深耕时施入腐熟有 机 肥2 000~3 000kg/667m2[2]。
1.3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一般情况下,山区旱地的小麦适播期为9 月20日至28 日,而平川旱地的小麦适播期为9 月28日到10 月10 日。整地时,最好深耕25cm 以上,耙平、耙透、耙深,为小麦种植打好基础。播种时,要调整好播种间距,形成宽行22~28cm,窄行10~12cm,沟深8cm 左右,垄高20cm 左右。
2.田间管理
2.1 除草
在小麦三叶期前进行查苗补种。三叶期到越冬前平均温度为10℃时进行化学除草。旱地麦田的杂草类型以阔叶杂草为主,使用75%巨星干悬浮剂1g/667m2、10%的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667m2,兑水30kg 进行喷雾除草。
2.2 防虫
在越冬前需要对蚜虫进行重点防治,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667m2,兑水30kg进行喷雾防治。小麦出苗后须对地下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可使用3%锌硫磷颗粒剂4kg/667m2兑水3L,拌细土50kg,顺着小麦垄进行撒施,之后进行划锄覆土,此法对防治蛴螬以及金针虫等均有效。如果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需要对红蜘蛛进行监测与防治,可使用20%哒螨灵乳油20~40mL/667m2,兑水40~50kg,在无风晴朗天气的10 时至14 时进行喷雾防治[3]。
2.3 春后管理
小麦中后期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春后管理需注意趁雨追肥。根据小麦的具体生长情况撒施尿素3~5kg,或者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1%~1.5%的尿素液或者水溶性有机肥300 倍液,促进小麦的生长。在小麦拔节前进行人工除草或者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方式与冬前除草方式一致。监测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发生情况,同时要注意白粉病、黄矮病、锈病以及纹枯病等发病情况。在发病初期要以预防为主,整体防治。可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40g/667m2、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g/667m2,兑水40~50kg 进行喷雾防治,间隔8~10d 再喷,连喷3 次。
3 小结
根据小麦的种植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展田间管理工作,积极应用机械设备开展小麦旱地种植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深墒沟播种植效率,对控制小麦种植效果也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意识与能力,促进小麦优质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