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1-12-14金治鹏
金治鹏
(潍坊理工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德育教育作为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有助于增强德育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为技工院校德育课有效教学实践探索一条新路。
附:视频分镜设计《时代之星》00:00-02:30。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关键点
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本文体现的研究量是对等关系,两者对于人才培养而言都至关重要。
具体德育课程章节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元素的一体化研究。增强德育课程知识点与故事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融合能力,要找准两者的契合点,通过教师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与故事剧本填充,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元素与德育课程知识点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做到“基因式”融合。以此探讨德育课程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元素的融合路径研究,最终实现德育课程对于新时代技工院校立德树人要求。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德育课程知识点与“中国红”故事元素两者之间内容含量大、覆盖面广,如何准确地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当中,这不仅需要教师主体更加富有概括性和前瞻性,注重故事框架设计,融入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更需要教师主体以课堂为出发点,因势利导,注重学生课堂通过剧本故事的编写实践积累,形成本轮教学“德育教育系列大片”成果,同时又需要为下学年德育课程开设班级提供教学剧本。从课程自身出发,根基合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元素与德育课程章节知识点设计为切入点,方向明确。这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具有长久的建设意义。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路径探究
基于上述考虑,对于路径的探究将扎根实际,讲究教学创新,充分运用故事驱动的叙事化教学方式,用九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贯穿课程教学脉络,带动课程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了解背后的故事,了解这些人,明晓这些事,将德育内容贯穿在教学实践当中,以至两者完美契合,真正从课程本质上实现立德树人。此类实践在高校德育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较为少数,希望获此实践机会,变革课程形式,将一二课堂同时引入课程教学,增强课上课外双课堂形式的活力度、新鲜度与影响度。
学好德育课程知识,感悟平凡中的伟大,讲好身边小故事,塑造国家大形象。
(一)课程基础为本,讲练结合
通过故事的制作,强化动手能力的同时串联专业基础知识讲解,了解背后的故事,了解其中的精神,秉承育人为本,讲究创新,贯穿课程脉络,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为支持,培养学生专业课程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创作创新能力,最终对其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二)课程采用“吸引学生主动来追剧”的设计思路,构建故事性教学方案,构建“德育教育系列大片”线上课程
设置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科学内涵、人生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历史使命、法治与人治六次不同特点的大作业,全面地培养学生能力。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核心的作用是“带领学生进行碎片化知识的拼合”。使用“先例题、后实践”的方式组织现场课,教师演示例题后,要求学生必须用到德育知识面,同时又要扣合本章的故事主体编写小剧本提交。这是“叙事法教学”的一种延伸,完成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的同时,使得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学生思路整合到新的教学内容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三)修改课程方案
将每一个故事赋予不同的倾向,一学专业,二学精神,三是提升师生课堂,不断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四)变更课程形式
学校作为重要阵地,始终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项基本原则,优化专业、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高校德育教学应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甚至需要具有超前思维,关注当下大火的自媒体平台:抖音,火山视频,快手等,以及其自媒体载体形式Vlog、微短、小推等,充满着人间烟火气,也代表着社会对于传媒行业的需求与发展指向,成为属于近几年甚至本世纪初的流行形式。在此思想引导下,解决传统课堂说得多练得少的问题,更多地把课堂交给同学,形成故事设定-知识链接-形成剧本-拍摄制作-作品汇报-反思总结一系列的课程模式。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分两部分,平时成绩(章节作业+小组汇报)占总成绩的50%,依据课程总体进度,3 人一组,结合课程作业实施时间、学生具体实践条件,进行剪辑创作,设置课堂时间及评分细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汇报,打分。分数比例设置:作品展示40 分,汇报(作业理解+知识点阐述+实现途径+困难点分析+收获分享+作品反思)40 分,小组自评20 分,目的在于通过广泛展示,一起探究问题,查漏补缺的同时又兼顾资源共享。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小组同学自己确定宣传形式(海报,抖音以及其台宣传平台)在学校图书馆、展馆、学院作品展览馆等三个区域设置不低于9天的作业展览周期,设置公共打分平台和留言墙,利用班级公众号确定并上传作品及阐述,放开打分权限,进行打分和评论,此项占期末成绩的50%。确立“立德树人”作业指导思想,期末作业在保证基础理论掌握达标的情况下,在上述基础上,根据打分反馈,5 天的时间进行作品二次加工,形成反思成果,以此激励学生,转化课程成果,深化课程认同感,虽然课程结束,但仍将发挥其作用。通过多轮教学,丰富德育内容,德育素材,将继续用于下学期的课程教学。
通过不断丰富外在形式,结课不停学,通过将课程成果推广,实现业界交流,互通有无,传播能量,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获得收获和自豪感,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四、结语
德育课程的终极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实现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德育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技工院校立身之本这一新理念,让“立德树人”真正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德育课程章节知识点本身与之相匹配的故事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采用故事驱动的叙事化教学方式,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使得故事与该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本课程日常课堂教学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夯实“铸魂”工程,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通过故事性教学方式,运用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认知认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