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2021-12-13樊养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语篇核心意识

樊养才

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势头强劲,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理念,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是进一步构建全新课程体系的当务之急。

1997年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一概念,随之学界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完善和发展(王蔷,2106;程晓棠,2016;赵军强,2021)。

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生成才的标志,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所包括的“尊重差异”“勇于探究”“创意表达”“批判质疑”“适性发展”等要素,与学生有个性发展和选择性发展是相吻合的。核心素养既包括趋同性发展或共同发展,也包括差异性发展或自主发展。

新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奠定学生终生教育基础这一目标,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關键环节。教育部2017年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探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显得尤为必要。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长期以来,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其工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而只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能体现和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language competence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听、说、读、看(viewing)、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sense of language )。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basic ingredients)。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语言能力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遵循或背离某一语言的既定用法(如形式上或习惯用语上)的敏感性;

(2)对语言的有效性或合适性的感觉;

(3)对语言或者意象最直接的印象或感觉;

(4)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6)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

(7)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8)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还主要体现如下三个层面。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理解语篇、对语篇做出反应,创造语篇)和语用知识。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比如认同度等。

2.文化意识 Cultural awareness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了解世界优秀文化,增强异域文明的理解力,培养国际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熟练掌握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不但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必不可少。语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首先要把握的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老师们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相对较多,而帮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则相对来说做得少一些,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从跨文化的视角反过来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state、nation或者country时,就可以联系到我们中国的国家,这三个词state、nation、country跟我国的国家在意义上并非完全是一致,我们是家国一体、以国为家的家国情怀,那么从这一点帮助学生去认识我们的爱国文化,他们才能够从中国文化特点的角度去传播我们的爱国主义。其次是我们不应只把文化意识停留在想法上面,而是要将它落实到行动当中,包括跨文化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像外国文化中强调在公共场合个人的行为不能影响别人,这种文化认同我们要落实到行动上,比如排队的时候不插队,不在地铁上吃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不在候车室大声喧哗等。

关于文化意识,新课标进一步解释了它的内涵——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国家家国情怀。现在修订版的课标更建议我们把语言的学习放到一个大语言学习的背景来看,而不只局限于某些国家,它本身所承载的或者是所表达的传统文化或者价值,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说我国的孝道、养老等,(国外的)像动物关怀。如果说我们深度的去学习各种文化意识背后的历史渊源,还有它的现实意义的话,或许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同时树立人类共同体的责任感。所以我们通过英语教学、英语语言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让他们成长为更有责任感的人,以及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很多的意识形态以及包括核心素养方面的引导等是非常关键的。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意识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意识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虽然文化意识的某些方面显得抽象和宽泛,但文化也是可教授的,教授的重心在于通过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为不同的文化信念寻找合理性解释,从而增补、丰富自己的知识信念系统。

如何培养文化意识?

1、教师能做什么?意识的培养看起来很抽象,无从下手,但实际上也是可以在教学中落到实处的。要培养文化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教授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精神文化包括哲学、语言、文学、艺术、科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文化知识是学生理解、比较、汲取优秀文化精华的前提。

②表达自己的态度;文化知识可以直接以语篇为载体来进行教授,但意识没办法直接教授。如果像教知识一样教情感态度,就会走向贴标签的老路。但教师仍然是可以通过隐性教学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意识的,那就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明自己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态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學生。

③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的,最终表现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有效性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适宜性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文化意识。两者缺一不可。

3.思维品质Thinking quality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是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Mental characteristics)。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思维品质则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是个性思维活动中个人智力特征和水平的体现。而英语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英语情境中进行的高级的认知层次上的语言创生能力,英语思维品质就是学生的英语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与能力。

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log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innovative thinking)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要“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价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充分表明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功能及其在开发学生心智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工具性作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有可能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发展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例如,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根据所学概念性英语词语和表达句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通用思维能力(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英语本族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在英语专题训练中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内容进行抽象和推演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它在理解和分析语言等认知活动中极其重要。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是最常见的英语题型,“完形填空”要求学生猜测、推断和验证所给语篇的缺失信息,借助语篇的上下文逻辑关系及其文化背景知识等进行有效解题。这就要求学生要通篇考虑、上下求索、瞻前顾后,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和具体情境,有效选择合适的选项,从而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总体语言水平;

“阅读理解”更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从功利角度来说,做好阅读理解是英语得高分的关键,它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理解、推理、判断并快速识记所给语言材料,既考查语言知识,又考查非语言知识,既要求阅读速度,又要求阅读质量,包括细节理解、主旨归纳、推理判断、猜测词汇等,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信息及其逻辑关系,更要深度解读文本内涵,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等,通过分析、比较、分类、综合、判断、猜测、概括等,找到答案所隐藏的地方,从而完成预设问题。这两类题型都是训练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英美文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实质是一种理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是对已有思维进行的评判或批判,以考量其是否符合逻辑与标准,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都是学生四项核心素养之一,文化意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加强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思维品质则要求学生能够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独创性思维,就是让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心,不因循守旧,敢想敢做敢尝试敢验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阵地和坚实平台,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高效的阅读者。学生要在阅读体验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让语言成为理性智慧的工具,获得更多的阅读素养和创新精神。首先,学生要学会猜测标题。因为,文章的标题往往是题眼,是文本内容的聚焦点,它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积极预测,形成阅读期待,带着疑问阅读并验证自己的预测,从而抓住要点,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测、假设、验证等思维能力。其次,英语学习情境很重要。我们要根据学习内容设置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并感悟文本,与文本与作者互动和对话,并进行信息加工方式,实现一种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然后,我们还要挖掘文本的内涵,特别是那些创新教育素材,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输出的平台,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激情,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線,引导他们分析文章框架结构,把握作者意图和文章脉络,有效获取并处理加工信息,从而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文章,并能够在写作时,有效模仿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4.学习能力 learning ability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

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三条建议:

第一:要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知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可以建立一个错题本(词汇本),看看哪些题目是自己经常会做错的,然后归类知识点,相对应地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精读时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去读,去体会,去分析。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人擅长默记,有的人擅长开口背诵记忆。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法。

第三:要正确对比测试成绩,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在成绩出来的时候,正确的比较应该是与自己上一次的成绩对照,看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

总之,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盲目追求新概念。围绕英语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英语课程,必定会成为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程晓棠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3]程晓棠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4]赵军强学习间距中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9).

[5]李晓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10).

[6]梅德明对核心素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6(3).

猜你喜欢

语篇核心意识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