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和健康,一个都不能少

2021-12-13张天宇

中国工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权益劳动者职工

张天宇

今年两会期间,5件与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提案引起了《中国工人》记者关注,涉及职工心理健康、休息休假、生育保障制度等内容。

长期以来,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话题备受公众关注。根据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9428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594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5898例)。

尽管以职业性尘肺病为代表的传统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复杂,但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也不容忽视。工作压力导致的职工生理、心理等疾病多发且维权难的窘境,成为维护职工健康权益的新挑战。

“加班”还是“不加班”

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曾爆红网络,歌词对都市白领生存现状的抱怨和调侃,击中了无数因加班被“掏空身体”的年轻人。数年后,有关加班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抛给当下年轻人的选择,更像是一个两难困境。

某国企职工郑燕(化名)几乎每天都在说服自己“今天不加班”,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今年春节假期,留在工作地过年的她,连续7天都没有出家门。她说:“因为我一直加班到大年二十九晚上,实在太累了,放假后我就只想睡觉。”

现如今,“累”成为职场人的共同感受。有人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迷失自我,有人因为生活的重负而焦虑不安。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时30分,拼多多一名女员工在与同事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新疆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经6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年仅22岁。事件发生后,人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痛心,不少网友留言说,担心自己会和她一样“过劳死”。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认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极限施压”是造成劳动者猝死的直接原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平台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独占制定规则的权力,在激烈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压力的驱动下,他们无极限地追求效率和业绩,将经营压力转变为工作考核指标,转嫁给从业者。

此外,不容置疑的是,部分企业宣扬的“加班文化”也成为劳动者“过劳死”的“帮凶”。在某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曲枫(化名)告诉《中国工人》记者:“去年底,我们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加班天数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有的部门主管甚至要求领导不走,我们也不能走。”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用人方的不自律,另一方面则是劳动者在职场中缺少话语权。同时,我国在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方面显露出的制度不完善,也给了部分企业可乘之机。

职工心理健康引人关注

除了身体健康“亮起红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同样越来越引人关注。

2020年7月,贵州安顺一名公交车司机因对拆迁不满,喝酒后蓄意驾车冲进湖里,造成21人死亡。同年,广东佛山一名機修员工请假遭拒后,在工厂内自杀身亡。一连串事情的发生,再一次把劳动者心理健康话题推到风口。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到他们情绪的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或许就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EAP专员李静说。

去年,山东滨州市总工会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市职工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高达98.07%的职工觉得心理学有用,各行各业对压力缓解和情绪管理服务的需求都很大,占比70%以上。

近年来,社会对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投射到了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声,呼吁加大监测和干预力度,从降低职业紧张和生活压力等途径入手,让职工少一些“心事”,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中。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就曾公开表示,职工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社会各界对此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亟须对此进行研判。

“预防这种局面,企业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孙承业建议,企业管理者应制定预防“职业紧张”的系列措施,从改善工作环境和优化劳动组织管理入手,引入专业力量对“职业紧张”进行监测,提高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等干预措施,使职工紧张情绪得以舒缓,全面提高职工身心健康水平,让职工以更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亟待有力制度保障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已成为社会共识,众多两会代表委员纷纷为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发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达了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密切关注。

其实,近年来各级工会也在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推动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少地方工会还在原有基础上加设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2020年,山东滨州市总工会高标准打造的职工心理健康检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中心设有心理测评及咨询室、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团体心理活动室等功能室,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室进行体验。滨州市总工会还组建了一支心理健康服务专家队伍,24小时转接职工打来的电话。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也在做有益尝试。航空工业昌飞公司结合职工实际实施全员心理支持行动,一方面搭建起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类别职工群体,每季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不断健全丰富企业对员工健康的服务模式。

除了持续发力线下服务活动,昌飞工会还利用昌飞“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开辟职工《心灵驿站》专栏,用职工喜爱的线上模式,有效疏导和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昌飞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世伟表示,公司的活动场所都对职工实行免费服务,为干部职工保持身心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又很好地促进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工会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完备的企业职工而言,他们的职业健康权益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即使出现问题也有渠道申诉。而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如何保障?谁来保障?”面对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话题,一些专家发出了这样的疑虑。

俗话说,有健康才有将来,不论是传统行业从业者,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始终是每一名劳动者开创未来的“筹码”。只有通过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推动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落实,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打破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困境。

猜你喜欢

权益劳动者职工
致敬劳动者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The Cost of Cute
沈阳桃仙机场 :1元停车权益银联
漫话权益
致敬最美劳动者
职工摄影(2)
在云端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