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

2021-12-13褚杨

新农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褚杨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原则,要充分考虑树木与土地,同时说明乔灌草有效结合、选择适宜气候环境、确保经济与生态效益协调以及保证商品树种的选择合理性等树种选择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种树选择;气候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要秉承乔灌草有效结合等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树种选择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林地所蕴含的潜力,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发展。

1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原则

要以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为依据,按照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树种。工作人员要选择适宜树种生长的地区种植造林,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选择合适的土壤环境,能确保树种与土质间相互适应,能为树种提供健康的土壤环境,并给予树种所需的养分,借此构建林业生态系统。此外,林地环境应在满足树种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各树种间所出现的问题,探寻各树种间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林地环境与树种间的协调性。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改良树木环境,通过及时换土、科学施肥、定期浇水等措施,确保林地能同时满足各树种的生长需求。

2 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对策

2.1 乔灌草有效结合

要坚持乔灌草有效结合的理念,并确保生态林环境植物的多样性。要主动了解树种生长特征与需求,科学配置树种,以确保树种与树种间能相互促进,有效提高树种存活率与生长效果。此外,要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给昆虫或其他动物,借此实现生态林环境植物多样性的目标。乔灌草有效结合是目前较常见的树种搭配模式,合理搭配树种不仅能增强层次感与美感,还能提高森林通风性与光照效果,避免树种生长高度参差不齐,部分树种无法吸收阳光与空气,最终降低树种生长效果。要科学管控树种的种植密度,为树种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避免布局过于狭窄或紧凑,致使生长空间无法满足树种成长需求,降低树种成长效果。为此,工作人员要根据乔灌草有效结合的理念,科学采取有效措施,为树种提供所需的养分与生长空间。

2.2 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

若想提高树种成活率,就要充分考虑气候环境,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选择树种,以确保幼种的成活率能达到基本要求。避免树种生长特性与气候不符,导致树种旱死,降低树种存活率。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区环境条件,合理选择与该地区气候、土壤等方面相符的树种,保证土壤养分能满足树种需求,能为树种提供所需养分,为树种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能为生态圈提供保障,防止因其他物种盲入对树种产生影响,导致树种被踩踏等外界因素影响。并能为树种提供适量养分与阳光,以促进树种健康生长,提高树种生长效果。

2.3 确保经济与生态效益协调

选择树种时,要首先考虑生态效益,并以此为基础保证经济林规划的科学性,将经济林种树为根本建设林业,采取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借此提高树种的存活率,促使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一般情况下能利用密植后疏植,或在种植间隔内穿插林草等模式,借此提高树种生长效果,以确保树种存活率。此外,为避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出现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树种选择的科学性等现象产生,为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明确绿化标准及相关要求,严禁不良行为产生影响生态平衡。林业相关部门要增强对农民选择树种或种植林木的指导,提高农民种植护林意识,为生态建设顺利展开提供良好条件。

2.4 保证商品树种的选择的合理性

工作人员要确保商品树种选择的合理性,保证树种的稳定性与抗病性,使其能有效抵御间接性灾害。可选用材林、经济林与炭薪林,其中材林对树种外形要求較高,为减少自然侵害对自身的影响,对树种的抗寒性与抗旱性有着相应要求。此外,工作人员要对树种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等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并将其作为树种选择依据,有效发挥树种优势,提高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以此形成双赢局面。

3 总结

综上所述,为确保树种选择的科学性,林业部门要提高对树种选择的重视,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合理选择树种,明确绿化标准及相关要求,促进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借此实现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探微
新时期林业推广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
林业生态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加强水土保持的措施
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浅谈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朝阳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析气候变化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苏尼特左旗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对策
肇庆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建议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