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2021-12-13
慎拿寓言故事励志
用科学思维来看待寓言故事(包括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固然不可取,但拿寓言故事来励志,来教育未成年人,也容易误导他人。《堂吉诃德》一书中,主人公的一系列荒诞行为,不就是因为虚构的骑士小说读得太多了吗?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国外许多学校规定,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中纪实的要占80%,虚构的只能占20%。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假如要让孩子读虚构的文学作品,则一定要告诉他们现实与文学的区别,以免他们将二者混淆,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
(读2021年11月《何必和寓言故事较劲?》)
王海银(山西)
不要被“猫相”唬住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是一幅漫画《有鱼吃谁还捉老鼠》,漫画中两只老鼠孝敬给猫一盘肥鱼,猫悠闲地享受,与老鼠亲如兄弟。没想到十年之后,漫画讽刺的事情在生活中再次上演:近几个月,全国的公检法机关有很多人落马,他们之中有的是黑恶势力保护伞,有的自己就是黑恶势力的重要成员。看到这样的新闻,老百姓惊呼:这真是猫鼠不分、猫鼠一家啊!
在生活中,猫两眼放光,四爪尖利,威风凛凛,但有些猫不但不捉老鼠,还与老鼠沆瀣一气,因而并不可敬,更可怕。
(读2021年11月《警惕与鼠勾结的“猫”》)
胡传虎(安徽)
礼让与竞争
礼让与竞争,究竟哪种教育理念好?仔细想想,便了然于胸。“让梨”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是否让梨是一个人的自由。问题就在于,一旦这种让梨行为被认可之后,不让梨往往会受到排斥。“倡导让梨强调无私奉献,却忽略让梨者的利益。”“争苹果”是西方国家的传统教育。最红最大最好吃的苹果谁都想要,但只有一个,怎么办呢?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比赛。同样的条件,谁完成得最好,誰就有权得到它。一个社会的企业精神,不该建立在“让”的基础上,而应该通过大家去“争”,从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才能促进法治社会的完善。
(读2021年11月《从“孔融让梨”到“约翰争苹果”》)
苗志学(陕西)
别让大脑缺氧
一名北大硕士生,发帖称对不起爸爸,因为名校毕业没能挣大钱、当大官。另一名北大博士生跟帖说,他爸说月薪不到一万以上,名校就等于白上。这很令人生疑:他们的大脑是否需要输氧?
三观不正势必欲望膨胀,被铜臭气熏昏头、迷住心,大脑岂能不缺氧?不思国家培养之恩,心心念念追求金钱梦,实在可鄙!偏执地抱守只为做官发财而读书的陈腐观念,确实可悲!为财神不开恩而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内心茫然如同迷途羔羊,真是可怜!
给虔诚的拜金者们输些氧,恐怕正是时候。
(读2021年11月《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冯 侠(辽宁)
“交流平台”栏目欢迎您的参与。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编辑探讨或与读友交流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疑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字数二百左右。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请于信封标注“交流平台”栏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zwxk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