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给欧盟企业带来新机遇
2021-12-13李卉嫔
李卉嫔
“2020年,在中国的42%欧盟企业实现了收入增长,其中在西南地区实现增长的比例最高,达到52%。这一地区以其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成为欧盟企业来华投资的新选择。”不久前,中国欧盟商会在成都举行《商业信心调查2021》新闻发布会,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西南分会主席马晓利说。
《商业信心调查2021》是围绕在华欧盟企业2020年业绩以及未来前景展开的调查,共有585家中国欧盟商会的会员企业接受了此次调查。中国欧盟商会是欧盟委员会与中国政府机构认可的欧盟企业在华官方代言机构,现由1700余家欧盟企业组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下,具有强大弹性的中国市场成为更多欧盟企业的选择。得益于中国迅速有效控制住疫情和快速的经济复苏,加之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金融及政策支持,中国市场已成为许多欧盟跨国企业全球业务的重要支柱。根据《商业信心调查2021》,51%欧盟企业在华业务的息税前收益率高于其全球市场平均水平;高达60%的欧盟企业考虑2021年继续扩大在华业务规模。
投资更加多样化
近年来,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发生了显著变化。马晓利说,此次接受调查的欧盟企业主要投资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随着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更加多样化,尤其在近两年对外资开放的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欧盟企业投资参与度更是不断提升。
“相比以往,欧盟企业更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马晓利说,他们纷纷提高其在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将供应链迁入中国,通过增加支出来维持市场份额。欧盟企业界一致认为,如果一家企业的在华业务不够强大,这家企业就不可能具备全球竞争力。
《商业信心调查2021》数据显示,2020年,75%受访企业在华业务收入与2019年持平或同比有所增长,其中,零售和汽车行业涨幅最为显著。超过1/3的零售企业报告收入增长幅度超过20%。30%受访企业已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了合资企业,25%的制造商打算至少将供应链的一部分迁入中国。
随着中国西南地区政策更加开放、营商环境更加成熟,加上新的交通优势,越来越多欧盟企业将这一地区作为投资的新选择。
马晓利介绍,近些年,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快,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天府国际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物流更加畅通,市场更加成熟。凭借地理优势,西南地区可以作为欧洲企业联通中国东海岸城市和欧洲国家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同时,基础设施的联通也是辐射更广泛人群的良好契機,欧盟企业在西南地区的投资更加多样化,从单一的制造业到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等都有涉足。如今,西南地区不仅是欧盟企业的制造基地,也是重要的销售市场、运营中心。”马晓利说。
“此外,西南地区尤其是成都,有优美的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美味的食物,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马晓利说,他打算在成都设立分公司,举家搬迁到成都,搭乘中国西部发展的“快车”。
并且,马晓利从数据分析,目前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的会员企业已经有200余家,且每年都有增长,他们对这里的营商环境满意度是非常高的。14%的受访会员企业于2020年在西南地区注册了新的分公司或分支办公室,其中29%的注册工作在15天内就已完成。“这些数据表明西南地区政府部门工作的高效,和欧盟企业对西南地区投资潜力的认可。”
创新合作正全面开启
“中欧班列的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欧盟企业获益良多,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流通效率。”马晓利说,几年前,他们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14%的欧盟企业已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服务领域都有合作,今天有越来越多欧盟企业希望参与其中。虽然受疫情影响,双方的合作有所减缓,但他相信,随着欧洲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复苏,欧盟企业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一定有更多合作机遇!
据《商业信心调查2021》显示:约68%的受访企业对所在行业未来两年的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23%的受访企业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将对其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其中67%的企业认为中国将加大对其他RCEP签署国的出口量,在华欧盟企业将实现增收;29%的受访企业准备增加投资,增加幅度超过其年收入的10%。
说到欧盟企业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前景,马晓利指出,从中国GDP历年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今后,这一数据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对生活日常用品、康养用品等需求也将提高,将吸引越来越多欧盟企业进来,提供相关服务。因为对增长前景十分乐观,欧盟企业既要守住已有的中国市场,还将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
马晓利强调,中国的创新能力逐年增强,72%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欧盟企业相当或比之更强。在这一方面,欧盟企业与中国企业可以有更多合作点。中企与欧盟企业的创新合作正在全面开启,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合作项目。
促进可持续发展
欧盟企业正在不断探索新机遇。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起各界积极热烈的反响。
马晓利指出,近几年,中国政府在环保、排污治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过碳中和的目标是全球性的,需要各方协作。“我们希望更多参与到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减排战略的讨论和相关政策的协调中,因地制宜,在科技、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更多改变。”
讨论和相关政策的协调中,因地制宜,在科技、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更多改变。”
马晓利了解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成为欧盟企业间的热门话题,已有不少欧盟企业向中国欧盟商会咨询在该区域投资兴业的具体内容,大家都很关心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建设过程当中,并借此实现更好的发展。他说,“2020年欧盟与成都的贸易额在成都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20.3%,是成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还有很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欧盟商会会员,涉及半导体、银行等行业,希望了解成都市场,由此可以看出包括成都在内的成渝地区对欧盟企业的吸引力”。
“相比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相对年轻,目前大多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们希望从初始阶段就参与其中。”马晓利说,他也非常希望与政策制定者、起草者加强沟通,促进这里的可持续发展。
马晓利认为,最好的招商引资不是已经建设好再进行,而是在规划阶段就让投资者参与其中,了解各方诉求和相互能提供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