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香处即是家
2021-12-13
“有茶香处即是家,在外漂泊多年的华人和游子,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摆在他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一杯简单的乌龙茶,茶里有他们淡淡的乡愁和远方家的味道”。
2021年11月8日上午,受冷空气影响,上海气温骤降。在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游山茶访”展台,30岁的傅伟程把亲手泡出的一杯杯乌龙茶,递到过往观众的手上。瞬间,氤氲的茶香和暖手的茶杯让整个展区变得温暖。
此刻,在距离进博会展馆1000多公里之外的台湾南投县竹山镇,32岁的游山茶访公司经理陈冠霖正在父亲陈重嘉的指导下,反复研习家族传统发酵技艺。太阳透过冻顶山的茶园,柔和地照在父子的脸上。
品茶和制茶场景同时出现在上海与台湾,虽地点不同,却都是一幅温暖的画面。
“牢记自己是中国人”
“我是第五代制茶人,家族前三代从事传统种茶制茶,我父亲和我打市场做品牌。”陈冠霖把自己命名为“制茶新生代”。
陈冠霖说,“游山茶访”取“游遍名山访名茶”之意,这代表着先辈的志存高远。他们家族有100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让“游山茶访”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品牌。“我们连续三年来上海进博会,就是要在世界商品展示的舞台上,宣传和展示我们悠久的茶文化、传统的制茶技艺。”
为传承好家族的制茶技艺,陈冠霖在大学读的是生物化学专业,目的是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茶成分和茶元素,为今后茶产品的深加工储备知识能力。“比如乌龙茶和红茶的发酵程度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仍然是靠师傅的经验,如果我们设置好统一的温度和湿度,通过现代科技监测茶叶内部的成分转化,这样就可以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从小受父亲和爷爷的熏陶,陈冠霖内心对家族传统制茶工艺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现代制茶技艺可以提高成品茶的生产效率,但祖宗留下来的老手艺才是品牌发展的根和魂。”
“虽然我们茶厂在台湾,但我们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陈冠霖表示,进博会为台企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展示机会,“我们不仅收获了人气,还提高了产品的名气”。
“她给爷爷敬杯茶”
傅伟程是游山茶访苏州店的店长。“我是福建人,从小就听长辈们讲‘两岸一家亲的故事,那时候不太懂,直到上了中学,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才懂得我们与台湾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傅伟程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福建一家台企,“发自内心地想去海的那一边看看”。
2014年12月,一次偶然的喝茶机会,傅伟程在上海认识了台湾游山茶访公司的董事长陈重嘉,并答应到公司在内地的门店工作。因为工作出色,2015年7月,傅伟程获得了去台湾公司总部和茶厂观摩学习的机会。“一到那里,我就被企业制茶做事的严谨态度深深打动,我觉得这家企业值得我去努力工作。”傅伟程说,陈重嘉早年为了把茶晒好,甚至可以挑着茶筐在山头田野追赶太阳,“台湾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回到苏州后,傅伟程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门店经营上。他说:“我在‘游山茶访干了6年了,总部很少有人过来巡店,我们彼此信任。”
2020年5月的一个夜晚,当傅伟程即将关掉店铺的灯准备下班时,一个表情凝重、被雨水打湿头发的女孩急匆匆地跑进店里。“她要买纯正的台湾乌龙茶。”心细的傅伟程在和女孩简单聊过之后得知,“女孩的爷爷在台湾去世了,因为疫情等原因,她不能回到台湾尽孝,就想远远地给爷爷敬杯茶”。
此后,傅伟程常和店里员工讲起这个故事。“每每说起这个故事,我内心都会有莫名的感动,台湾和大陆其实并不远,都在我们彼此的心里。”
“有茶香处即是家”
让世界热爱中国茶文化的人都能喝上游山茶访做出的好茶,一直是陈冠霖和父亲陈重嘉的共同理想。除了在大陆开店,他们还把游山茶访开到了美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地。“好东西要学会和朋友分享,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陈冠霖说,公司在海外布局,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茶文化,广交朋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我父亲在台湾主要负责种茶和制茶,严把茶叶入口的质量关,我目前主要做公司国内和国外的品牌,我们一前一后,既是父子,又是搭档。”陈冠霖说,家族产业能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家人团结一心,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连续四年举办的进博会,我们这些台商明显感受到祖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经常和海外的华人华侨朋友讲祖国现在的发展,他们也从内心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和自豪。”陈冠霖说,在美国、在英国,很多漂泊在外的华人,为喝上一口家乡的茶,带着家人甚至不惜花上幾个小时开车来到游山茶访所在城市的门店,“品上一口茶,闻一闻茶香,他们就非常满足了。”
在美国洛杉矶,一位祖籍福建的70多岁老人,每周末都要带着妻子、儿子和孙子到位于亚凯迪克的门店喝茶。“人年龄一大,难免会想念故土,即便是不能经常回国,但喝上一口乌龙茶,老两口都会开心快乐很久。”陈冠霖说,“有茶香处即是家,在外漂泊多年的华人和游子,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摆在他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一杯简单的乌龙茶,茶里有他们淡淡的乡愁和远方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