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窑洞的秘密

2021-12-13胡松涛

青年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冼星海窑洞延安

胡松涛

延安最常见的“住房”是窑洞。依山而建的窑洞,由低而高,多至六七层。白天看去,山上的窑洞像蜜蜂的巢穴一般;晚上,高高低低的窑洞灯火与天上的星星一起闪烁。一座座开凿窑洞的山,更像是一艘艘航船——从“一大”南湖驶来的航船,承载着革命者,承载着全中国的人心,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航行……

20 世纪30 年代后半期,众多革命者落脚陕北,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到普通的士兵,都住在延安的窑洞里,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窑洞里有各种美术展, 比如,“ 边区美协一九四一年展览会”,就是在三个相连的窑洞里举行的。窑洞在节假日还举办舞会。大家在窑洞里,读书、读报、做笔记。由于日军和国民党的封锁,延安物品紧缺,每个窑洞的点灯油定量发放。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经常晚上演出,半夜里回到窑洞,肚子饿了又没吃的。有一天,漫画家华君武看到白天糊窑洞纸窗户剩下半碗糨糊,拿来吃了,真香啊!但不是经常有糨糊可做夜宵,华君武想出一个办法,把总务科发的点灯的清油拿来炒小米吃。不久就被总务科发现了,总务科的同志也不批评,只是在清油里滴几滴煤油,不声不响地制止了他们。

夏天的窑洞自是清凉无汗,但冬日里着实不怎么温暖,水会结冰,笔尖冻结,要放在嘴里哈几口气才能写字。被子单薄,许多人都是蜷缩着睡觉,有的用一根草绳把被子的一头扎起来保暖。大家互相开玩笑说:“我们都是‘团长待遇。”

诗人艾青在自己的窑洞里, 请工人帮忙用土坯垒了沙发, 用白灰刷得溜光, 又购置了一条陕北本地产的白羊毛毡铺上, 他爱人用黑红两色的土布缝成两个坐垫。如此“豪华”的“沙发”成为窑洞里的“ 靓点”,赢得来客的惊叹与夸赞。

鲁迅艺术学院美术部的画家石鲁住在自己的窑洞里,一边创作,一边照顾几个月大的儿子。为了节约时间,他在窑洞后面架起一根木棍,吊上去一個筐,把孩子放在筐里,再用绳子把筐和窑洞窗户下的桌子连起来,他坐在桌子前刻木刻。儿子哭闹时,他手上的刻刀不停,用脚摇一摇系在桌子腿上的绳子,绳子一动,筐像摇篮一样动来动去,孩子就不哭不闹了。

窑洞分土窑洞和石窑洞。石窑洞比较结实,条件相对好一些。作曲家冼星海1938 年11 月从上海来到延安,没几天就遇上日本飞机对延安城的大轰炸,组织上安排他住在一孔石窑洞里。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道:“以前,我以为窑洞又脏又局促,空气不好,光线不够,也许就像城市贫民的地窖。但是事实全不然,空气充足,光线很够,很像个小洋房……”冼星海在窑洞里居住的一年多时间里,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更多的是打在土石松软山坡上的土窑洞,窑洞里有老鼠、虱子、跳蚤,在春天冰雪融化或夏季连天阴雨的时候,土窑洞还容易坍塌。为了防止坍塌,各单位一开春,都要指定人员压窑背以防渗水,逐个窑洞仔细检查,但仍不能保证万无一失。鲁迅艺术学院平剧研究院在演出《三打祝家庄》过程中,就发生了一起窑洞坍塌事故。那天,他们演完戏后,回到窑洞休息,半夜里几个窑洞突然塌了下来,谌曼里和张复兴被压在里面,被救出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新来的人住进窑洞,难免有些埋怨的声音。这些声音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毛泽东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看不起窑洞,全国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土窑洞里。”

窑洞属于日常生活,毛泽东赋予它革命意义。革命者依偎于简陋窑洞,调整着自己与窑洞的关系。他们在窑洞里扎下根来,他们走进老乡的窑洞,他们在窑洞里团结群众,接地气,形成与窑洞相一致的世界观,浴火重生。

中国共产党人的“老对手”蒋介石,关注到了共产党人的窑洞。1947 年8 月,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他看了抗日军政大学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又专门来到枣园,想看看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他先是站在门口张望一番,然后慢慢地走进窑洞。四下都是黄土,陈设简陋。蒋介石久久地沉默不语,他无法洞悉窑洞的秘密,更无以窥见共产党人创造的“窑洞文化”的真谛。

(摘自《青年文学》2021 年第3 期,本刊有删节,马建刚图)

猜你喜欢

冼星海窑洞延安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坐标式的“艺术高峰”——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读后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从冼星海两部交响曲的创作看中国早期交响曲的结构特征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走进延安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