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叶菊细菌性根瘤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2021-12-13杨秋萍周群喜周国庆王倩茹袁隆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甜叶菊根瘤苗头

●杨秋萍 周群喜 周国庆 陶 春 王倩茹 袁隆进

(1.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 东台 224200;2.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 江苏 东台 224200)

甜叶菊根瘤病是甜叶菊扦插育苗阶段的一种主要病害,一旦发生,直接影响到种苗的繁育与生长,严重的造成死苗,影响大田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甜叶菊根瘤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经过连续多年调查,总结甜叶菊根瘤病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形成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1 甜叶菊根瘤病发生特点

1.1 发生部位

甜叶菊细菌性根瘤病在苗床内表现比较复杂,以根部发生根瘤为主。根瘤主要发生在地下部扦插苗头的切口处或近地表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根节处,少数发生在肉质根上,偶尔会见到地上部因剪取苗头造成的伤口处发生根瘤(图1、图2、图3)。

1.2 发生数量

一般一株甜叶菊种苗发生1个根瘤,但也有少数2~3个根瘤集聚在一起,还有的在植株地下部2~3个叶节处均有根瘤发生。

1.3 形状和大小

甜叶菊根瘤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多数根瘤直径在1 cm左右,最大的2~3 cm。

1.4 颜色

根瘤刚发生时,为淡黄色,随着时间的延长,根瘤颜色由浅到深,由淡黄色至淡褐色到深褐色、灰黑色,并由表皮向内逐步变硬,最终糠心腐朽脱落于土壤中。

2 甜叶菊根瘤病危害特点

2.1 发病前期的隐蔽性

甜叶菊细菌性根瘤病多数是由扦插苗头切口感染病菌引起的,但在育苗前期(扦插后20~25 d)很难发现甜叶菊种苗地上部的异常,随着根瘤的快速生长,与幼苗争肥争水,种苗地上部才会逐步显症。

2.2 极强的传染性

甜叶菊根瘤病最初侵染源是种苗携带的病菌,在土壤中传染性极强,2~3年足以毁苗,甚至毁棚。

2.3 品种间的发病率差异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同一苗床内不同甜叶菊品种发病率差异较大。自然条件下,部分品种病株率在5%以下,发病严重的品种病株率可达50%,目前暂未发现对此病绝对免疫的甜叶菊品种。

2.4 制约植株生长

甜叶菊根瘤病发生后,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供应根瘤生长。因根瘤多发生于根部,能优先获取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甜叶菊幼苗生长,直接制约甜叶菊种苗地上部生长,导致植株黄化、瘦弱、矮小,甚至死苗。

2.5 影响产量和品质

带根瘤的发病种苗移栽到大田后,直接影响甜叶菊植株的成活与生长,最终影响甜叶菊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将菌原带到新的甜叶菊种植区,成为当地土传病害。

3 防治技术

3.1 加强植物检疫

在进行甜叶菊种苗购买和调运前,务必要求供苗方提供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明确甜叶菊种苗不携带细菌性根瘤病,杜绝病菌随种苗传播。

3.2 加强农业防治

一是对甜叶菊扦插苗床进行轮作换茬,或采用基质、沙灰进行育苗,防止土壤传播病菌。二是选用无病苗头进行扦插,控制甜叶菊源头传播病菌。三是科学灌水,育苗过程中苗床补水应采用喷灌的方法进行,切忌大水漫灌,防止病菌随水流传播。

3.3 药剂防治

在甜叶菊苗头扦插后,直接用62%寡糖·乙蒜素1000~2000倍液(新苗床用低浓度,连作苗床用高浓度)对扦插苗和床土进行喷浇消毒,药液用量以扦插苗和床土全部湿润为准。然后补足甜叶菊种苗发根所需要的全部水分,再覆膜育苗。甜叶菊种苗发根并开始生长后,用62%寡糖·乙蒜素1000倍液对苗床种苗进行均匀喷雾,做到喷均喷透。可根据种苗在苗床生长时间长短连续用药2~3次,两次用药需间隔7~10 d。

4 总结

甜叶菊细菌性根瘤病不仅直接影响种苗成苗率,而且对甜叶菊大田生长影响极大,最终影响甜叶菊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甜叶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62%寡糖·乙蒜素微乳剂药液进行苗后喷浇的方法,控病效果好,作物生长安全,可操作性强,对大面积甜叶菊种苗繁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甜叶菊根瘤苗头
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豆合农85 根瘤的影响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我国甜叶菊品种发展概述及前景
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对学生中潜在危机进行苗头性发掘的探析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今年苗市出现好“苗头”
揭示大豆根瘤中磷稳态调节机制(2020.7.24 中国农业科学院)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