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与相关思考
2021-12-13梁丽娜王彦珍安嘉文
梁丽娜王彦珍安嘉文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97;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人事处,北京 100097;3.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引言
人才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又是实现社会转型、国家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现如今,我国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关注人才、重视人才的格局。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短缺、人才队伍架构不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向前发展。可见,农业科研单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任重道远,农业科研单位还需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2]。
1 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现状
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是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队伍的主要存在形式。这种分布形式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具有很大差异,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分析受历史、体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的农业科研单位可以按照中央—省市—地方几个层级进行分类[3]。
1.1 农业人才队伍基本现状
2020年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对2000—2015年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人事劳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农林系统科研人才呈现数量相对稳定且保持逐年递减、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逐年提升、人才队伍年轻化等特点[4]。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水稻研究所为例。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北京农林科学院目前拥有在职人员共计12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21名,占比42.7%,研究员158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有504人,占比为41.3%,中国工程院院士仅1人[5]。截至2020年10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拥有在职员工350人(含试验场职工103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237人,占比67.7%,具有博士学位141人,占比40.3%,硕士学位50人,40周岁以下青年职工占全所职工总数约50%[6]。
1.2 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引进与培养情况
为了适应和缓解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单位目前存在的激烈竞争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目前大多数农业科学研究单位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引进模式,形成了以三级重点人才(学科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骨干、青年拔尖人才)引进为重点,同时注重吸纳博士后人才,并且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创新型技术人才。持续加大对于高层次重点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明确各层次人才引进的条件、待遇、发展以及职位晋升渠道等方面的统一标准,完善人才引进、选拔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均具有完整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体系,对招聘引进的职工提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机会以及科研启动经费[7]。
1.3 人才管理机制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要不断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业创新型人才发展和培养的管理机制,做到因材施教,杜绝“一刀切”的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建立符合其成长规律的管理模式。农业科学研究单位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对于农业高层次领军人才来说,需要建立由领导牵头,专家和相关学者共同培育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对中青年学术骨干来说,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加强团队的支持和鼓励、优化科研平台、提供完备的科研技术设备,同时加大对于优秀中青年骨干的荣誉和宣传力度。对于专业型人才来说,需要采取部门负责制,即由单位内部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等组成导师组,进行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8]。同时在人才引进、职级晋升、配套服务、荣誉奖励等方面对重点科学技术人才给予优先考虑。
2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2.1 人才规模不大
目前,我国拥有的科研技术人才总量较大,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1,据统计,2014年我国科研技术人才比例比2010年增加了45%,但是农业领域科研技术人才比例变化不大。由此看出,我国农业领域科研技术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9]。2010年我国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为3.3%,这一数据相较于其它产业来说比例很低。农业发展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农业发展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同时农业科研周期长、产出慢,加之投身农业科研工作的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数量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无论与全国研发人员占劳动力比例比较,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都处于较低水平。
2.2 农业科研人员工资收入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年工资水平都是最低的。2016年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年平均工资约为8.5万元,这一数据刚刚超过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均工资,同年,全国从事其他类型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年均工资为9.6万元,差别高达13.0%[10]。农业领域收入低使得许多年轻人放弃对农业相关专业的学习研究,即使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很多也会在毕业后选择从事与农业无关的职业,造成农业高技术人才短缺严重。
2.3 晋升评选机制激烈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绝大数是国家事业单位,上升通道相比企业要窄。除此之外,目前对于农业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价机制仍不完善,评价主要从发表论文、重大科研课题和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受项目考核、人才评价、绩效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业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争取项目和资金,发表论文,以及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励等方面,而对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研究却投入了较少精力。
2.4 农业科学研究环境条件艰苦
农业科研工作需要农业科研人员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需要经常下乡、下地调研,需要深入农村和农民进行深度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农村、农民、农业。但是据调查,目前很多年轻科研人员都有畏难情绪,只希望在办公室里写写论文材料,有近50%的青年科研人员在受访时表示,其不习惯到田间地头去开展农业调查和实践,而喜欢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或者和同事、朋友交流学术问题。
大约3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今年轻科学技术人才尽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但对于农业实践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推进农业实践;至于深入农村、到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实践都是在浪费时间,对其提高职称或提高工资待遇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不愿意脚踏实地深入农村开展研究,只是将目光聚焦在个人发展和得失上。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改进农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方式
想要农业创新型人才,教育是第1步。我国农业类院校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和生源特点,改革创新涉农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农业科研人员进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同时,鼓励农业高等院校积极与农业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科研实训基地,让农业院校的学生走出大门,扩大科研范围。
同时,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学校开设农业大课堂,请相关教授、专家开设讲座或课程,引导大学生热爱农业、农村和农民;学校党组织也要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学生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农业科技创新各个环节中。学校各党组织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农村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驻村实践,在实践中向村书记等基层工作者学习,学会与村民交流,在实践中了解三农,从而深刻提高对三农的领悟,引导当代农业大学生在未来作有担当的三农工作者。
3.2 设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专项支持项目
目前,我国设立了很多专门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如国家层面设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项目。在各个地方,也设有丰富的人才专项支持项目,如北京市有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上海市有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等。上述计划几乎都是适用于所有科学领域的,但是专门针对农业科学领域的人才支持项目几乎没有。农业科研成果是需要长期田间工作积累,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可能需要5a甚至10a的时间撰写和修改,对于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工作人员来说,很难得到长期而持续的支持。如,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在300个申请者中只有6位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获奖[11]。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种子、耕地等领域以及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支持力度,还要不断提高对于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支持。
3.3 建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最强音。农业科学研究必须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只有将技术应用于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紧密结合。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要明确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要下沉到基层中,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要求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不仅要实践还要具备站在国家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的能力,要求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高瞻远瞩,不仅要沉下心来研究,还要大胆创新,为国家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与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农业科研单位应注重建立多元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在项目申请、项目管理、绩效考评、职称评审、收入分配、激励表彰等各方面,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