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山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12-13郭万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农业农村局甘肃天水741300
●郭万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农业农村局 甘肃 天水 741300)
1 武山县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辖13镇2乡344个 行 政 村10个 社 区,总 面 积2011 km2,耕地面积423.47 km2,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中国韭菜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武术之乡”“玉器之乡”,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目前武山县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共设5个中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机技术服务中心、农经服务中心、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蔬菜产业发展中心)、6站(植物保护站、经济作物工作站、种子管理站、农村能源站、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农机监理站)、1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队(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乡镇设有15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1 深化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重视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把优化农技推广结构、提高精准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作为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引进、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对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结构进行了优化改革,形成了县有5中心、6站、1校、1队、1园区,乡镇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结构。
1.2 探索发展多途径农技服务
为适应新的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武山县积极探索和发展多种农技服务模式,促进了多元化的农技服务体系发展。一是在服务主体上,从只为农民服务发展到农民、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纪人等涉农的各个领域;二是服务形式上,从单一的指导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发展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农业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的宣传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卫生厕所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农业综合执法等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三是在服务的途径上,从现场培训和指导发展成互联网传送技术和信息、送农民和经营主体到农业科技应用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的传导服务方式;四是在参与度上,从只有农技干部参与发展为农技干部、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农民专家、其他行业的经济组织等多层次人员的参与,形成了人人服务农业、发展农业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格局。
1.3 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武山县通过加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的力度,形成了完善的县乡两级农技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本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蔬菜产业等龙头产业的发展,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6.67 km2,产量13.2亿千克,总产值24.5亿元。在模式上有省级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每个乡镇均建有千亩(每亩约667 m2)以上的日光温室和普通棚示范点。在产业链上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武山县蔬菜远销全国各地;借此机会促进了其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成了万头猪生产基地,带动了林果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并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种植、收获和加工,使武山县的农业生产迈上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
2 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农技人员收入不高,待遇偏低
“跑断腿、磨破嘴、晴天汗、雨天泥”是对农技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艰辛程度的写照,而“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一打听是农技站的”是对农技人员生活现状的有趣描写,却反映了农技人员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的尴尬境地。据统计,县级农技人员年平均工资4.2万元,乡镇农技人员年平均工资3.6万元,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也低于医疗、教育同级人员收入水平,常年奔波在下乡的路上,没有下乡补助,更没有交通补助。
2.2 职称评定和晋升难,机制不畅
对于基层农技人员而言,受文化水平所限,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及争取奖项,再加上限额等因素,无形中给农技人员职称的评定和晋升增加了难度,农技人员感到职称晋升困难重重,挫伤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农技推广人员缺失,老化严重
由于编制的限制,吸收农技推广年轻力量的难度加大,县一级农技推广人员老化严重,50岁以上的在编人员占比达55.5%。农技推广人员出现青黄不接、无人接班的现象。乡一级农技人员忙于开展中心工作,用于农技推广的时间寥寥无几,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需要。
3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的支持机制
资金投入不足是困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健康发展和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对此应建立健全对农技推广机构精准支持机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同步推进,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激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上岗、责任、收入、绩效的制度和办法,为基层农业推广人员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清晰的路径;加大各级财政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保障基层农业推广人员收入水平;加大对优秀农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充分肯定他们为农技推广工作做出的贡献[1]。
3.2 继续深化改革职称评定晋升制度
职称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获得社会承认感并增加收入的唯一渠道。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定晋升制度的改革,使农技人员得到获得感和存在感,促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发展,达到工作积极、成效显著、效能提升的目的。
3.3 适当放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人用人机制
基层农技队伍存在不稳定、弱化、老化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社部门应适当放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编制,激励和引进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稳定和壮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短缺、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促进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稳定和发展[2]。
4 总结
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