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大学英语茶文化读写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12-13陈静
陈 静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关键字:微课;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教学困境;茶文化;应用
大学为广大学生提供的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 学以致用”,将知识技能融合到实际工作中,尤其是英语学科,作为国际交流的必要媒介,读写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能将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 基本概述
1.1 微课的基本概述
微课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网络化、信息化、碎片化、延伸化的内容素材,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其核心组成要素是课例片段。微课可以应用到教学设计、课程导入、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中,这种授课模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单元式、主题式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1.2 微课的基本特征
由微课的定义可知,微课具有时间短、便捷化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容量小、具体化、针对性强的特点。首先教学时间短,基本维持在10分钟左右,在大学阶段知识点较为复杂,微课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但是不宜超过15分钟;其次是便捷化特点,微课教学只需要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微课的教学容量小,更加突出某一个或某一类知识点的教学,因此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性的特点,突出教学主题,侧重于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点。
2 网络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2.1 创新授课模式
在国家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即使是上了大学也不能摆脱成绩的束缚,再加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英语老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都将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作为教学目标,更加侧重讲解课本单词,课后练习和翻译写作技巧,而对于英语文化、语言传播、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没有深入的分析;教学方式陈旧,尤其在读写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按照课本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容易给学生造成还在学习高中英语的错觉。利用网络微课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录制好的视频、动画、影响播放出来,将平面化、静态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学难点,增强英语学习兴趣,活跃了课上授课氛围。
2.2 拓展获取知识渠道
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大多以纸质书籍为媒介,这种学生方式固然有很多优势,比如容易保存,操作方便,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勾画重点和难点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教学资源逐渐兴起,传统纸质媒介与网络资源相比就显现出诸多不足,比如不易携带,而且教学资源具有局限性,一本书的知识点是有限的,学生不能通过一本教材或一本练习册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网络微课不一样,微课虽然内容少、时间短,但是学生可以通过一部移动终端,播放并浏览多个视频,网络微课的学习资源是无限的,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
2.3 促进师生互动
微课教学具有极高的共享性,在授课之前老师可以将微课作为预习任务分派下去,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预习任务,同时微课的内容多样,可以是教师自行录制,也可以是视频短片,还可以是名校的公开课等等,形式可以是PPT,也可以是动画或视频录制,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一来,主课堂从传统的授课过程逐渐转变为查缺补漏的复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预习效果,将学生反馈的难点重复讲解,从而加深学生记忆,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3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困境
3.1 教学方法老套
当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方法老套的情况,很多英语老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模式较为固定,多年来难以创新发展授课思路和授课手段,仍然以“单词+语法+句型+造句+写作+提问”的模式进行读写教学,授课模式一成不变,学生“读”和“写”的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其次,大学英语教材中文章篇幅较长,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不能帮助学生划分文章段落,并总结每一段的大概内容,难以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将侧重点放在了标注单词、分解长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现偏差。
3.2 教学内容单一
教育工作岗位具有特殊性,无论哪一类行业,那种工作岗位,所有在岗人员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知识体系,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很多教师都是常年在学校任职,教学内容多,教学压力大,受到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充足的时间更新知识,直接导致很多教师与社会“脱节”,不能钻研专业知识,难以创新并丰富教学内容,仍然以领读、跟读、复读、复述、作文为主要授课标准,难以在授课过程中带给学生“新鲜感”,直接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3.3 教学资源缺乏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另一个教学困境是“读”“写”教学资源不充足,很多教师仅仅立足于课本来授课,而很多非英语专业的课本缺少一定的听读练习,学生“读”的机会少,“说”的机会更少,老师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听读环境,直接导致学生在大学期间延续了以往的“哑巴英语”学习模式,很多学生只会读,不会写,有些学生看见英语单词知道单词含义但是不能准确读出来,还有些学生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始终不能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大学读写资源的匮乏,老师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读写资源,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创作能力。
4 微课在大学英语茶文化读写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教学弊端,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将微课引入到大学茶文化英语读写教学中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数据库,借助微课平台,将其作为主课堂的有效补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本文以我校为例,探究微课在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 课前准备
4.1.1 制作视频。在微课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时间短”、“精炼性”、“趣味性”的特点,找好微课视频的切入点,比如以《Do you have the habit of drinking tea》为主题,让学生能够围绕茶的特性、茶的历史、煮茶的方式、品茶的技巧等问题展开研究,突出教学重点,才能给学生足够的启发和引导。最后要注重视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方式,通过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让学生在观看的整个过程都感觉到轻松、有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茶文化。我校大学老师路立足英语教学课本,将教材中的读写知识点进行分类,录制成学习导入模块、词汇模块、文章结构模块、阅读技巧模块和写作能力模块,将中英文化、中美文化、茶叶文化、跨文化交际、翻译技巧融入微课制作中,同时适当引入英语学习网站,口语学习网站、网易公开课视频资源等,作为微课制作的辅助工具。
4.1.2 发布预习任务。在微课制作完毕之后,就可以发布学习任务,可以将微课视频放到校园自主优慕课教学平台、外研社U校园学习平台、微信群、QQ群中,学生按照要求自行下载和学习,根据日常学习的节奏自主安排时间,教师在必要时可以对学生做出监督并指导,师生之间通过在线交流,适当梳理学习笔记和教学记录,在微课中班级可以组成学习小组针对茶文化问题有效讨论,等到正式上课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同学,提高学习效率。
4.2 实施教学
教学实施环节是微课教学的关键之处,教师为了检测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针对性地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微课视频要点,学生们在课上进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其次还可以创新多种学习模式,针对于茶的种类,设计black tea、Green Tea、scented tea与Longjing green tea、Jasmine Tea、Pu'er tea做连线游戏,或者分组抢答,利用竞赛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茶叶的起源、发展、传播、推广、继承的理解,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将难点重新讲解,或者利用情景教学,将微课中的语法结构、句型句式通过演讲、情景剧的方式“外化”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授课质量和效率。
4.3 课后反馈
在课下,教师可以将一些拓展性的内容当成作业,比如以微课中的引入知识为背景,根据自己对文章和知识点的掌握度,将课堂演练、情景教学、演讲比赛作为主题,写一篇英语作文,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英语读写练习网站和资料,扩充学生茶文化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针对当前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将微课引入到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来,精心制作视频,发布预习任务,针对性提问,进行课后反馈,从而保证大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