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12-13王金霞
王金霞
(景泰县人民医院 甘肃白银 730400)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受诸多因素干扰所产生的脑部血液循环故障、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等现象,对神经功能有着严重破坏[1]。此疾病的发生原因相对复杂,但同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联系最为密切,但动脉粥样硬化又与血脂异常、血液高凝有着对应联系,因此临床治疗时,则往往将优化血脂指标、控制血栓作为主要的治疗目标和原则[2-3]。目前,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与生活结构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患脑梗死的人数也愈来愈多,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4]。同时,脑梗死发病后常伴有程度不一的神经功能障碍,为其家庭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因此,找寻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就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种药物的价值展开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 年2 月~2021 年2 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50 例,随机归为:对照组、研究组。所有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指征。具体资料如下表: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②患者知情研究事宜,同意参与;③患者近3 个月无相关药物服用史。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障碍者;②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③临床资料不全或缺失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统一先接受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并观察患者病情状况,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然后再对应滴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降脂、扩容等基础治疗,若发现有呼吸功能障碍者,还应立即做好相关吸氧支持。
1.3.1 对照组。对照组以阿司匹林(厂家: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25mg;批号:国药准字H1302371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以温水口服,初次剂量控制在300mg/次,每日1 次,后续则减为100mg/次,每日1 次,持续用药1 月。
1.3.2 研究组。研究组则增加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批号:国药准字H20123115)以温水口服,剂量控制在每次75mg,每日1 次,持续用药21d;阿司匹林药物及用法等均与对照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度。依据具体治疗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部分,有效度=(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划分标准如下: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水平、神经功能已恢复或基本趋于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肌力水平、神经功能正在恢复,有康复迹象;③无效:所有症状、功能等均无改善或加重。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择取NIHSS 量表展开神经缺损程度判分。
(3)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sf-36 量表作生活质量判分,分数高,则质量佳。指标选取其中4 项维度:活力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
(4)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含出血、肝功能损伤、过敏、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统计总概率。
1.5 统计学检测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度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度[n(%)]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改善(分数均有所改变),但研究组的效果更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神经/自理情况(,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神经/自理情况(,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NIHSS 分数治疗后NIHSS 分数对照组 25 7.14±1.14 5.56±0.21研究组 25 7.25±1.34 4.26±0.41 X2 0.313 14.110 P 0.434 0.00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
组别 例数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25 42.48±8.26 65.92±8.75 64.95±8.45研究组 25 50.49±4.54 78.47±4.22 79.65±4.42 t 4.249 6.459 7.708 P 0.005 0.001 0.002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相当,均较低(P>0.05)。具体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n(%)]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相对复杂,而急性期的脑梗死则主要有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两种类型,脑血栓形成在其中的出现频率最高,属于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型[5]。血液正常循环时,血小板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而在血栓形成时,其也会扮演着重要角色。血栓形成后,血管内皮细胞则会受损,相关的凝血因子也会被激活,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组成与结构则会出现对应改变,并将大量的蛋白活性物释放出来,由此加剧血栓[6]。同时,脑梗死又多受脂代谢异常诱发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脂质代谢异常后,便会不断在动脉壁上沉积,并形成斑块,损伤血管内皮,聚集血小板,而当斑块脱落后又会再次加剧血栓形成的程度,对脑供血影响极大。
现阶段,急性脑梗死治疗时常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此药能够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7]。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则还可起到血栓合成酶合成的抑制,能加速溶栓效果,减少纤维蛋白原的溶解性与血栓形成的基础系统,缩小梗死面积,增加供血循环,对脑梗死的疗效俱佳。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则为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的一种。阿司匹林自身含有镇痛解热的效果,同时也能抗血小板聚集,在诸多心血管疾病中均彰显了一定价值,不过,此药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可能会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而氯吡格雷属于新一代药物,特殊情况下还可替代阿司匹林使用,对腺苷二磷酸(ADP)介导有选择干扰作用,可降低血小板活化。有相关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后,前者对后者的抗血小板聚集无干扰效果,但后者则会对前者的抗血小板聚集有着一定抑制,不过效果依旧可以协同发挥[8]。
在本次研究中也充分证实了急性脑梗死中以双重抗血小板疗法的价值。文中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以单一疗法,选择阿司匹林,研究组则双重疗法,增加了氯吡格雷,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治疗前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两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度更高、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高,可见联用后更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时,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用之下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另外,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低,可见药物安全性高,利于预后。
综上所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方面的效果良好,对治疗有效度有提升作用,且有助于神经缺损情况的改善,对生活质量有着优化效果,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安全价值可观,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