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以BYD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21-12-13邱晖严倩卿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邱晖 严倩卿(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BYD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BYD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YD”)于1995年在深圳创立并发展成为集汽车制造和新能源等业务于一体的集团公司,2020年营收近2000亿元,主要业务包含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汽车制造、手机及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充电电池研发及光伏业务和城市轨道交通业务。
秉持“技术、品质、责任”的发展理念,BYD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之一,拥有超过两万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和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且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电池和充电桩研发等技术,其推出的“秦”“汉”等以朝代命名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广受国内消费者青睐。BYD先后于2007年和2011年在港交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成功实现了“A+H”的资本市场布局,BYD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共建有9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
(二)行业背景
汽车行业主要指从事汽车生产、销售、服务等相关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组织机构所形成的经营体系的总和。
世界汽车组织(OICA)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汽车销量在2010年至2021年间呈明显上升态势,且在2019年,全球汽车销售量达到9323万辆,复合增长率1.5%,巨大的人口存量及人们的出行需求将保证汽车市场的稳定发展。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汽车产业都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家的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汽车行业较长的产业链可以带动工业结构的升级。庞大的汽车市场与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汽车零部件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汽车行业生产重心目前正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也为提高我国的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国产品牌汽车的崛起等均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BYD的SWOT分析
1.BYD的优势分析
BYD紧贴国家能源政策,积极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扩大了企业合作资源和融资渠道,增加了企业的公信力。
BYD最初的核心是电池业务,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的多年积累使得BYD具有同行所不及的竞争力,拥有成熟的研发体系更是如虎添翼。同时,BYD的新能源车型种类丰富,除了市面常见的家用轿车和SUV外,还有满足政府需求的公共交通车等。在服务上,BYD承诺对汽车的电池进行长达6年的质量保障,而价格却比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更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BYD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2.BYD的劣势分析
电池续航里程短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巨大瓶颈,同时如何解决电池体积过大、延长电池寿命、增强电池稳定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日益成熟的产品体系下,任何改革和升级都意味着巨大的研发成本。另外,除个别发达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充电桩数目较少,充电不够便捷,也是阻碍BYD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不足,国外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BYD的不足之处。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没有明显的续航优势,且BYD发展历史较短,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较弱,生产和装配工艺方面与美国通用等国际知名车企存在较大差距,整体的汽车工艺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由于缺乏严格的品控流程,多起失速、自燃事件给BYD的企业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BYD的机会分析
节能减排是全球范围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新能源发展的机会不言而喻,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也给BYD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额补贴和新能源号牌的大量发放也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巨大利好,BYD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头部企业,存在巨大的价值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各个城市设立了新能源绿色车牌,对北上广这种一牌难求的地区,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更加凸显。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能有效避开限行政策,政府减免新能源企业的多项税收,让消费者更加心动。庞大的国内市场给BYD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在为全球低碳发展作贡献,不断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这些都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4.BYD的威胁分析
首先,BYD在前期的研发投入上耗费了大量的成本,但研发投资的回报无法立刻兑现,这使BYD存在高负债、高杠杆的运营风险,深深威胁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BYD主要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是电能,不包括其他清洁能源如氢能源和生物能源等,同时,其他传统燃油车企业也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这块巨大蛋糕,甚至如恒大地产等其他领域的巨头也一拥而上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必会对BYD造成一定威胁。国内一些自主品牌汽车也纷纷涌现,如理想、蔚来等,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即使BYD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但要想守住市场乃至获得更大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
二、BYD财务报表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用资产来偿还长期和短期债务的能力。分析BYD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直接反映出BYD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也从侧面体现其经营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6-2019年BYD财务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大部分小于1。这表明BYD资产的变现能力弱,并且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值得一提的是流动比率一直较为稳定,虽然在2017有小幅下降,但流动比率一直在0.98-1之间,低于汽车行业的平均值1.1的水平;速动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企业来说现金比率一般在20%以上较好,但BYD现金比率指标虽然逐年上升,但始终低于20%。综合上述数据,BYD现金偿还负债的能力较弱,同时企业整体的营运资金紧张,存在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
表1 BYD偿债能力分析
(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情况,产权比率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BYD产权比率指标总体来说逐年提高,2018年和2017年增加的浮动较大。产权比率越低,说明BYD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高;而产权比率越高,BYD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低。BYD2016-2019年的产权比率变高,表明长期偿债能力逐渐减弱。BYD资产负债比率在2016-2019年也持续增长,这一指标表明BYD负债比率逐年提高,偿债能力变差,BYD应该提高偿债能力,否则不足以应对偿债风险。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体现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企业营运能力的相关指标和其营运能力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如表2所示,从2016年至2019年期间,BYD的运营能力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企业的运营能力下降。其中的存货周转率这一指标,更是连年下降,从2016年的4.97下降到2019年的4.12,而汽车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是12.57,相较而言,BYD的存货周转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性差,侧面体现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BYD存货量也在逐年增加,导致存货在生产过程中转换为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减慢,企业的营运能力有待商榷。
表2 BYD营运能力分析
另外,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3.27下降到2019年的2.74,而汽车行业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26.44,BYD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这些指标无不提示着BYD资金回笼时间过长,应收账款的质量差且存在资金链断裂的运营风险。
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逐年下降,表明企业资产流动性不足,BYD整体的总资产周转率在0.7左右,相较而言比较低,BYD整体的资产利用率较低,说明企业的运营能力较差,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而取得相应利润的能力。BYD的企业盈利能力可以通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反映。
如表3所示,销售毛利率从2017年开始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5.3%降至2019年的1.66%。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兴起,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BYD作为头部企业,也不得不实施低价策略来保证市场占有率。总资产净利率表明企业利用现有资产来创造投资回报的能力,而BYD总资产净利率从2016年的4.21%下降到2019年的1.09%,下降幅度大,说明BYD仅根据现有资产很难创造大额回报。资产报酬率方面,2016-2017年有所下降,而后逐渐上升,这表明BYD企业的获利能力先下降后增强。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新能源领域的利润不再呈指数型增长。同时传统燃油企业涌入新能源汽车研发队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就需要BYD继续加强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市场活力,提高盈利能力。
表3 BYD盈利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表2-4主要描述了2016年-2019年BYD成长能力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表4可以得出反映BYD发展能力的四个主要指标,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BYD的主营收入增长从2016年的29.32%,下降到2016年的-1.78%。
表4 BYD成长能力分析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企业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BYD净资产增长率在2016-2019年的4年间持续下降,到2019年下降到3.14%,说明BYD的扩张速度变慢。总资产增长率从2016年的25.62%下降到2019年的0.55%,说明BYD资产规模扩张能力越来越差。
通过4个方面能力的分析,BYD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差,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盈利能力连年下降且成长能力有待提高。
三、BYD存在的问题
(一)偿债能力较弱
目前BYD负债总额已经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扩张市场的需求,导致资产负债率持续上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较差,这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不佳
经过财务分析我们发现BYD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比其他汽车企业低。研究后我们发现,BYD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占比特别大,而他们周转率方面的问题是因为BYD采用了信誉赊销的方式来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BYD应该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公司高层应该对其重视,提高自身的营运能力。
BYD的盈利水平和自身企业的规模不匹配,在运行中表现较差,在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比较少,利润水平过低,这需要BYD调整整体的经营管理战略和营销战略,以提高盈利水平。
(三)品牌知名度不高
品牌的知名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BYD在国内大众的心里一直都是国产性价比之王,但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还不高,与国际知名品牌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海外销量一直不够理想,要想拓宽海外市场,就必须在全球拓展品牌知名度。
(四)资本结构不合理
BYD的资产负债率远超同行,固定资产、存货和应收账款在总资产所占的比重过高,资本结构十分不合理。较低的现金流动性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占比较高的应收账款极易产生坏账,也会使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应收账款过高的主要原因是BYD为了提高销售额,在销售时采用信用赊销的模式,这样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偿债能力
资本结构指企业筹资方式的构成,筹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
首先,公司资本成本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负债融资来降低,并通过财务杠杆获得收益,但是过度负债会造成财务风险。合理的资本结构既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同时又可以降低偿债风险,可以控制短期借款规模,合理减小银行承兑汇票规模,提升公司业绩,在合理范围内可适当利用长期借款减少短期借款,在保证流动资产充分利用、且流动资产不会大量占用的前提下,留有充分的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债务。
其次,BYD需要降低资产负债率,具体可以通过扩大股权融资来实现,同时积极催收应收账款,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公司债务风险,同时积极储备现金,随时准备应对资本寒冬的到来。
(二)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营运能力
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应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减少库存量,利用新能源汽车创新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加销量,缩短存货周转天数,加快其周转速度;应收账款方面,强化应收账款控制,事先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切忌因追求销售收入而盲目赊销,缩短应收账款收回期限,加速其流转。
BYD可以从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对外合作的方式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首先应安排专人建立客户的详细档案,指派专人对应收账款的档案进行管理,对营收账款发生时间进行排序并逐项梳理。同时将应收账款分配到每个部门领导分别进行有针对性地跟踪处理。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时,应该全面做好背景调查,尽量杜绝与信誉差的企业合作,同时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择优选取合作伙伴。
(三)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盈利能力
针对制造产能过剩的情况,应该积极开展与其他生产厂家的合作,以租代售从而消耗剩余产能的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盘活固定资产厂房及设备。积极布局海外市场,BYD已经连续多年蝉联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销量冠军,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较大,可以拓宽海外市场。
(四)加大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形象
在销售方面,BYD应该运用大数据收集等方式,充分分析和研究客户的喜好,便于针对不同需求开拓各个市场。BYD可以与已经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进行合作,联合推出产品,引进顶级品牌设计师,积极寻求开拓国际市场,避免被人诟病只走中低端路线,打造自己的高端产品线。在营销方面,可以冠名一些汽车国际比赛,在推广时加大力度宣传品牌的绿色环保理念,突出品牌核心竞争力,让人们更加了解BYD,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要加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