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在维语中的不同翻译刍议
2021-12-12阿卜杜外力·艾萨
摘要:杜甫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一千多年以来,杜甫诗歌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文学成就上,陶冶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满足审美需求。就像我国各民族从古至今心连心,为美丽的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在这种历史关系上,不同文艺作品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翻译传播也成了重要的友谊桥梁。因此,杜甫诗歌也在我国各民族之间翻译传播,已成各民族人民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就从维吾尔语翻译的角度来看,杜甫诗歌维吾尔文翻译版本,已成维吾尔语读者的喜爱读物,也成为维吾尔族文学家创作的典范和榜样。因此,对杜甫诗个在维吾尔文中的翻译传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以《春望》的维吾尔文翻译为例,分析其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春望》;不同翻译;分析
前言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一枚瑰宝,那就是唐诗。唐诗的创作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远,有一千多年的距离,不过如今,唐诗还是我们满足自己审美追求的珍贵财宝。我不仅表明唐诗的历史地位有多高,还能表明唐诗的艺术成就有多高。因为,一千多年以来,几乎没有那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超越了唐诗达到的顶峰。反而,唐诗一直成为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蓝本和典范。有研究者说:“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情操,都不能不读唐诗”。唐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天赋的文字记载,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感情的文字记载。
今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读懂唐诗。为了读懂唐诗,需要不少的解释。因为,今天的人要读懂唐诗遇到语言上的障碍。如果从翻译的角度来讲,翻译的版本我无法避免大大远离原文的艺术审美和语言魅力。不过,对汉文水平不够高的少数民族读者来说,只能依靠翻译传播的作用满足阅读的需求。所以说,唐诗的翻译的研究,也是唐诗传播的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就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杰出代表来说,情况更为如此。因为这三位诗人能够代表唐诗的中最高成就。本文,简要讨论杜甫的一些诗歌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版本。
杜甫诗歌与翻译
杜甫诗歌翻译成维吾尔文之后,不仅成了新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得到了广大维吾尔文读者喜爱的读物。不管是研究者还是普通的读者,都比较关心杜甫诗歌在维吾尔文中的翻译传播情况。不过,目前还没有具体分析翻译的结构、思想的研究成果。目前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介绍性,综述性研究。所以,我们认为杜甫诗歌维吾尔语文翻译的研究颇具开拓性价值和意义。首先,这是目前为止翻译传播的《唐诗三百首》(亚森·阿瓦孜子翻译)和《杜甫诗》(伊明·艾合买提翻译)等三本收录杜甫诗歌维吾尔文中的《春望》等诗歌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其次,对翻译中的优点和弱点,翻译中的成就和不足之处作全面的观察,这对杜甫维吾尔文的更加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再次,对翻译版本的补充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最后,由于是首次的研究,对杜甫诗歌在新疆的翻译传播的研究开拓道路,对以后的更深刻的研究打下基础。
翻译是历史悠久的行业。从理论上讲,人们交往时只要存在了语言的障碍,需要顺利完成交流,要正常的语言活动完成交流,翻译就要形成了,开始起作用。翻译作为一种技巧,很早就被人类关注和思考。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语言学、文学批评平、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现代的翻译理论逐渐繁荣了起来。
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说,翻译是一种交际事件,它涉及原文、原文作者、译者、译文以及译文读者。关于翻译,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不同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有不同的界定。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把握翻译的本质。
有的学者云,“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文文本代替原文”。有人认为,“翻译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有人则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句转变成一种语言的精神活动”。有的学者还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还有的学者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显而易见,以上所说的定义,有一点需要说明,既这些形形色色在阐释翻译实质的定义,基本上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强调“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复制”和“对等”。
不同的语言需要“翻译”来完成彼此交流交融,这时“翻译”就起到“桥梁”的作用。通过这座桥梁,不同的语言文化完成互相了解、彼此交融、达成友谊的目的。这样,翻译可以推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友谊关系,形成感情的共同体。译者,就是创建这座桥梁的主要参与者。他使用语言材料和感情情调来完成创建桥梁的工作。他使用的材料决定这座桥梁结实与否。换句话来讲,可以参照他使用的材料创建的建筑来衡量翻译的效率。创建过程中,译者选择自己认为质量好的材料,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以原文作者的感情基调和语用风格为基础,开始创建桥梁。所以说,翻译是为了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目的创建桥梁的工作,译者负责创建原文和译文之间创建友谊关系。
《春望》的两种翻译
翻译是各种,追求诗味表达是译者一直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理论探索中达成的普遍共识。文学翻譯家许渊冲说:“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要译意,还要译味”。所谓的“诗味”是抽象,也是感觉出来的因素。有内外的意义。从外部意义来讲,是诗歌形式的完美,从内部意义来看,是诗歌的旋律、押韵等。我们认为,押韵是诗歌的核心因素之一,尤其是古诗的核心因素之一。所以说,翻译诗歌中,表达其原有的押韵味也是达到如意的翻译效果的关键之一。比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Ot giyah qel’eni qoymay qaplighan.
Gvl chiicheklermu biighixlar mung elem,
Qush nawasidin kiiler hesret pighan.
Oy xiiti erziydu ming tillaghimu,
Toxtimay qilghach yiigha vch ay dawam.
Toxtimay boldi biishimda sanjighuq,
Aq chiichimni tokti bu derdlik zaman.
(亚森先生翻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诗歌翻译成维吾尔文的时候,总是原来的一行分成两行翻译,就是说,原来的四行诗翻译成八行诗句。其押韵原来是“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通仄,平仄仄通平”。很明显,原文也是押韵,在翻译中亚森先生尽量押韵。不过,在维吾尔文的第六句并不是说跟其他的诗句很押韵。让我们看看维吾尔语诗歌的音节分解方法。维吾尔语诗歌一般按照每一个音节的结尾看,长音节或者短音节,要是以元音结尾,那就是长音节,如果以福音结尾,那就是短音节。看看亚森先生翻译的:“长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长短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长短短长长长/短长短短短长长短短长短/短长短短长长短长短长短/短长短长短长长短短长短”。在亚森先生的翻译中,押韵词都是“长短、长短、长短、长短”,不过第六句读起来不太雅韵,所以说这个翻译的不到位之处就在此。因为,音节的构成相同,不过不太雅韵也是维吾尔语诗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不过不太具有旋律感。因为,这种的押韵不太有全押韵的特点。这一点,对全诗的旋律产生了影响。我们再看看伊明先生翻译的《春望》:
boldi el weyran liikin deryayu taghlar oz piiti,
Ger bahar qel’e ademsiz,gvl giyahlar zepiran.
Iztirap birle wetenge baqimen yashliq kozvm,
Ayrilishtin chochvgen qushtek qaraymen her taman.
Jenggi jidelde otti vch ay,is tvtek asman ziimin,
Xet xewer yoq bilmidim yurtum amanmu bi’aman?
Aq chiichimni tola qashlap qalmidi hiichqanchilik,
Ger qisay targhaq diisem,turmaydu halim bek yaman.
(伊明先生翻译)
对比起来,伊明先生的翻译更押韵,因为我们发现原文的“仄平/平平/仄平/通平”在翻译中押全韵,颇具旋律感。我们再看看伊明先生翻译的音节:“短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短长长/短长短短长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长短短长长短长长长短段短长短/短长短短长长短短短长短短短长短/短长长短长短长短短短长短短短长短/短长短短短长短短短长短长长长短/短长长长长短短短长长短短长短/短长短短短长短短短长长短短长短”。在伊明先生翻译的版本中,押韵词都有“长长短、短长短、长长短、短长短”,不过都很押韵。这说明,比起亚森先生的翻译来讲,伊明先生的翻译更切合读者口味。需要说明的是,亚森先生翻译的是杜甫诗歌在维吾尔语中翻译传播的初期翻译版本,可能无法避免或多或少的错失。伊明先生翻译的虽然是很押韵,不过隔壁单词表达确切意思还需要完善补充。比如,亚森先生翻译的杜甫诗和伊明先生翻译的杜甫诗有翻译风格上的明显区别,这说明同一个作品在不同译者笔下的结果有所不同的事实。例如亚森先生把《春望》翻译成“bahar tesrati”也就是意义为“春天的体会/春天的感悟”;伊明先生把它翻译为“bahar arzusi”也就是意义为“春天的心愿/春天的愿望”。显而易见,这里的区别在于“望”字的翻译上。还有的是,亚森先生把“城春草木深”翻译成“Ot giyah qel’eni qoymay qaplighan”,表达“野草铺盖城墙内外”的意思;反而,伊明先生把它翻译成“Ger bahar qel’e ademsiz,gvl giyahlar zepiran”,表达“每个青春城堡无人,草花垂落”的意思。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很明显,两种翻译都需要补充。因为亚森先生省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的意思;伊明先生没有翻译出“长安城里草木茂密”的意思。所以我们认为,把这句话翻译成“her bahar qel’e ademsiz,yawa otlar yamrighan”更为到位。
结语
杜甫诗歌翻译成维吾尔文之后,已成维吾尔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广大的维吾尔文读者反响热烈。这说明,杜甫诗歌的维吾尔文翻译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社会效果。对翻译版本不作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对杜甫诗在维吾尔文中更广泛地接受和翻译传播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无论研究还是阅读,我们不能否认研究中的同化和异化,原文和译文的差异问题。简言之,我们在分析中简要的讨论杜甫诗歌《春望》在维吾尔文中的两种不同版本的押韵模式和部分诗句的意思。这是我们对杜甫诗歌维吾尔文翻译的初步的研究结果。对此作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研究是我们今后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国学典藏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9月
[2]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亚森译).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3]张新泰主编.杜甫诗(伊明译)(维汉对照本).新疆人民出版社、故宫出版社,2020年9月
[4]丛滋杭.翻译与文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4月
[5]张保红.诗歌翻译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6]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7]蒋绍愚.唐诗的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
本文系四川省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2021级题目“张大千诗词维吾尔文翻译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Q2021-18)。
作者简介:阿卜杜外力·艾萨(1987-),男,维吾尔族,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诗歌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