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2021-12-12周其河
周其河
延安不仅是红色旅游首选圣地,更是华夏炎黄子孙追根溯源的民族圣地。凡是到过延安游览的人,无一不去黄帝陵瞻仰。走遍天涯路,不忘中国根。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神州文明的精神标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勇于担当;光宗耀祖,才能福满天下;祭祀先祖,护佑平安健康。
四月下旬的一天,我随旅行团一大早就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黄帝陵,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寻根溯源。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静谧中的黄帝陵。阳光明媚,一片晴朗,她用温柔的怀抱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桥山之巅,沮水之畔,来此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按照导游的指点,我们先瞻仰了轩辕庙。此时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轩辕庙的来历。
轩辕庙始建于汉代,经过历代整修扩建,显得分外壮观,气宇轩昂。
一走进庙内,苍松翠柏,古树参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特别的古柏,树枝像虬龙一般在空中盘绕,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枝繁叶茂,生机勃发。它从落土的那一刻起,生命如同我们的民族一样,傲立苍穹、百折不挠。相传,古柏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因此人们称为群柏之首,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当地谚语形容“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这棵柏树的粗壮、优美与古老,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紧挨着的另一株古柏,叫挂甲柏。传说汉武帝西征回长安途中,特意来桥山祭祖,顺手把战甲挂在古柏上而得名。
我们向前走便看见石碑,它们两端还各有一条黄龙。这两条龙是雕上去的,你看它们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样子,引来众多游客观赏。龙嘴旁边还有雕上去的珠子,这条龙好像是在玩耍,神态泰然自若,不过只是单龙戏珠。
引人注目的廟内有两个碑亭,它的两侧是碑廊,廊内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走到碑廊的尽头便是大殿,殿门正上方挂有写着“人文初祖”的匾额,格外入目,门两边有“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的楹联。巡视大殿全貌,只见雕梁画栋,木柱红艳,珠帘纹窗,让人赏心悦目。再看那轩辕黄帝雕刻圣像,更显得崇高而又神圣。细看那黄帝圣像的背景,刻着无数幅小图案,展示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正是这位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把许多中原部落统一起来,开创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先河,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文明古国之林。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对轩辕黄帝肃然起敬,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应斗重山齐、显耀传扬。
从庙里出来,一块巨石展现在我的面前,上面刻有“黄帝脚印”四个大字,这哪是一般人的脚印,简直就是巨人的脚印。游人还时不时地扔下硬币,好像在祈求什么。
我随着上山的人流,直奔桥山之巅而去。环视四周,满山古柏,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据当地游人说,此山共有柏树八万多株,树龄达三千年以上的就有三万多株。真有“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桥山彻底高耸翠,泪水缠腰万载青”之感。无可非议的是,桥山古柏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活化石。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一直相信万物有灵,始终不渝地认为祖先没有远去,他们的灵魂一直在罩着我们前行,从而有了祭祖文化。我想,这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吧。
我赶超青年小伙子的速度,大步流星地向前奔,军人的锐气没减,经过十多分钟的攀登,桥山之巅近在咫尺。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累,反倒使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这可能是精神寄托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先祖护佑的作用吧。
经过汉武仙台时,我入了神。它由足有二十多米高的圆锥土台砌成,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七十七级台阶,下行八十八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只是一人行台阶。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寿添福,何不尝试一下呢?我三步并作两步登了上去,并恭恭敬敬地向汉武圣像三鞠躬,以示敬拜。
来到了桥山之巅,这座陵冢就是祖先黄帝的安息地。该陵为扁球形土冢,冢前有一碑,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而在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牌,刻有“黄帝陵”三个大字。
我毕恭毕敬地跪拜在黄帝陵前,双目闭着,平静自己的心情,用心祷告,以实现跨时空的灵魂对话,并许愿今后的殷殷希望,期盼先人的庇护,从而给我以精神上的极大安慰,去实现我美好夕阳的愿望。这就是我祭祀的目的所在,其实也是我的信仰所在吧。一时间,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黄帝陵,中华民族第一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久远的历史记忆,维系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厚重的民族情感。它是普天之下华夏儿女的“根”,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祭祀黄帝陵,复兴新征程。传承先祖文,铸牢中华魂。”这就是我千里之遥来黄帝陵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之根本所在。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定文化自信,汇聚民族力量,增强爱国热情,让先祖精神光耀中华,代代相传,经久不息。